考试来了,学霸学渣各有对策,做小抄,用手机,互帮互助,上大学以来各种方式都见识过了,甚至考试都要提前占好座,为的就是“方便”,更有甚者,倾全班之力在考场上分工合作。于是乎,不管平时学与不学,学得好与学得不好,大家都会及格,甚至精灵的人比认真学习的同学更容易拿到奖学金;于是乎,大家都自我陶醉,看,我不学习考试也没问题嘛,或者下定决心下个学期一定好好学习,这次及格比较重要。然后,重蹈覆辙。一旦某个老师管的严一点,各种吐槽这个老师的不是。毕业到了社会,发现自己根本没学到什么,于是说,哎呀,是这个学校太差,我上了四年什么也没学到。诚然,这个社会不需要人人都是学霸,考试分数也不是衡量的唯一尺度,但是,它最起码是督促我们的一个手段。当考试重点给的越来越细,当监考越来越松,当各种旁门左道大行其道,考试过得很轻松,大家都觉得这样相安无事。四年后,学生找不到工作,学校声誉越来越差,学生们很自然的觉得,是学校太差了,是老师太不负责了。那么请问,你有自觉地去学习一点东西吗?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也不是学霸,但是我宁愿挂科也不会去作弊,那样更会激励我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荒废这四年。当我们四年后一无所成,外界对学校的评价的越来越差,那么这差劲的到底是学校还是我们?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