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质偏颇是常见现象
什么是体质?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比如从形态上来看,有的人高大威猛,有的人短小精悍,有的人五大三粗,有的人娇小玲珑,女性更是环肥燕瘦,体态各有不同。从皮肤上来看,有的人皮肤非常好,肤如凝脂,不用花很多的钱去买化妆品,一年四季皮肤都非常有光泽;有的人皮肤干燥,尤其到了秋冬季,天天离不开油腻的、滋润的护肤品;而有一些人是油性皮肤,终年毛孔粗大,油光满面,时不时的脸上还长痤疮,令人烦恼。从头发上来看,有的人的头发浓黑茂密,有的人头发则稀疏黄软。
从性格心理方面来看,有的人心胸宽广,有的人心眼狭小;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迟钝;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内秀沉静。从疾病方面来看,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癌症,或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史,在一个家族里面,可以有多个患者。这些病本身不遗传,但是因为这个家族的先天禀赋有共性,体质遗传,使得他们对这些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
2、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
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体质。大家知道中医治病的精华是辨证施治,重视个体差异,而精华中的精华就是辨体识病、治疗和养生,也是观察、把握病人的体质,在此基础上分析疾病、制定治则、因人养生。
体质作为生命的现象,包含形、神两大部分。有形无神是尸体,有神无形是幽灵,形神相合则生命诞生,形神和谐则健康,形神不和则生疾病,形神分离即死亡。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都属于形,性格、心理、精神、情绪都属于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体质按照形态特征、性格心态、寒热适应细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而《灵枢通天》按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在生理范围内的偏阴偏阳,书中认为“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比如太阳之人,常现精力旺盛,目光有神,坚定刚毅,或自足傲慢之貌,好说大话,无能而虚拟,动作敏捷,性急自用,主观、冲动、有野心、有魄力,暴躁易怒,不怕打击,有进取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顶撞。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阳气偏盛。而太阴之人,常现外貌谦虚,内怀疑虑,思前想后,悲观失望,胆小谨慎,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内省孤独,情感不外露,不追赶时尚,保守自私,不带头行事,反应较为迟钝,动作较为缓慢,沉默少言。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阴气偏盛。我的临床观察来看,上述内容在今天还是很符合临床实际的。
3、 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
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也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可变性、可调性。正因为体质的相对可变、可调性,才使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通过调养,使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的疾病具有易感性。比如说痰湿体质的人,就特别容易出现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或者容易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气虚的人,则容易出现低血压、低血糖、内脏下垂、慢性炎症、贫血等,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阳虚的人,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各种痛证、痹证、水肿、不孕不育等。阴虚的人常内热上火,易感受热邪,常见咽喉疼痛、失眠、便秘、烦躁、泛酸等。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痛证等。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体现个体差异,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养生保健。养生要看你的生命之树根植于什么土壤,是肥沃滋润还是相对贫瘠,是缺水干燥还是水多潮湿,是偏寒还是偏热等。清楚了解自身的体质,就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生命的吟唱,触摸生命的韵律。关爱生命,呵护体质,我们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生命体验,走过健康和幸福的一生。体质也应该是医生认识生命、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和维护健康的一条思维主线。医生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一个鲜活的生命,这个人有着复杂的生活背景,有着独特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心理。作为医生,要关注患者生命的整个过程,不仅是疾病状态,还有病前状态;要关注人生的病,更要关注生病的人。
阳气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思是说,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阳气的温煦使人关节筋脉柔韧。阳气盛衰还决定了人的生殖以及繁衍能力。人体运行不息的津液、血脉得寒则凝,遇温则行。阳气作为动力、火力,能保证体温,产生能量,促进废物排泄,鼓舞人的生机,使生命的河流清澈、畅通。因此,阳气不足容易使人精神不振、消沉,容易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不育不孕、水肿、畏寒怕冷以及得各种痛证等,也会使得生命的河流壅滞、混浊,新陈代谢不畅通,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很多女性,月经前后不能受凉,稍微受凉,就会比别人敏感,出现月经延后或者痛经。有的人不能吃凉东西,一吃凉东西就会拉肚子,拉得很厉害。还有的人,一得病就是寒证,比如说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爱流黄鼻涕,吐黄痰,扁桃腺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阳虚体质的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火力劲不够。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在中医的经络学说中,被称为“阳脉之海”,主导一身阳气,作为中国4050健康公益工程指定的康复机构,祥和康庄着重于督脉的调理,“通督扶阳,驱除阴邪”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待到阳气充足,六脉平和,自然诸病已愈,身体素质全面恢复。
4、疾病和药物影响体质: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得病。但凡是伤到元气,不论外伤、外感病还是内伤病,都会对体质产生深刻影响。比如说“久病及肾”、“久病入络”,说明久病者肾气亏损,多数会引起阳虚。久病者不仅大的经络不畅通,就连细小的孙络、微循环也不畅通,所以慢性病,特别是经常疼痛、有肿物包块者,往往是疾病与瘀血体质纠缠搅和在一起,尤其是慢性肝病、慢性肺病、慢性心脏病更是与瘀血体质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药物也会对体质造成影响。最常见的就是经常、过量、不适当服用诸如抗生素、激素、利尿药、减肥药、通便药、保健品、补益药、凉茶(岭南地区的人最为常用)、清热解毒药等。抗生素、凉茶、清热解毒药、激素、利尿药、减肥药、通便药会造成或加重气虚、阳虚、气郁体质。小孩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后,医院往往主张输液吊水,几天下来,烧退了,也不咳嗽了,但是孩子小脸青青白白,小手冰冰凉凉,一点精神没有,还拉肚子,这是典型的一派阳虚之象。有的人用利尿剂降压,多少年下来,血压是维持住了,但是阳痿早泄,缺乏性欲低,腰酸,夜尿多,这是伤了肾阳。滥用保健品、乱补益,则促生或加重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有的人经常吃理气的、止痛的药物,这种药物吃多了,容易伤阴,会加重阴虚体质,形成热性体质。
什么是体质?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比如从形态上来看,有的人高大威猛,有的人短小精悍,有的人五大三粗,有的人娇小玲珑,女性更是环肥燕瘦,体态各有不同。从皮肤上来看,有的人皮肤非常好,肤如凝脂,不用花很多的钱去买化妆品,一年四季皮肤都非常有光泽;有的人皮肤干燥,尤其到了秋冬季,天天离不开油腻的、滋润的护肤品;而有一些人是油性皮肤,终年毛孔粗大,油光满面,时不时的脸上还长痤疮,令人烦恼。从头发上来看,有的人的头发浓黑茂密,有的人头发则稀疏黄软。
从性格心理方面来看,有的人心胸宽广,有的人心眼狭小;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迟钝;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内秀沉静。从疾病方面来看,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癌症,或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史,在一个家族里面,可以有多个患者。这些病本身不遗传,但是因为这个家族的先天禀赋有共性,体质遗传,使得他们对这些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
2、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
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体质。大家知道中医治病的精华是辨证施治,重视个体差异,而精华中的精华就是辨体识病、治疗和养生,也是观察、把握病人的体质,在此基础上分析疾病、制定治则、因人养生。
体质作为生命的现象,包含形、神两大部分。有形无神是尸体,有神无形是幽灵,形神相合则生命诞生,形神和谐则健康,形神不和则生疾病,形神分离即死亡。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都属于形,性格、心理、精神、情绪都属于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体质按照形态特征、性格心态、寒热适应细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而《灵枢通天》按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在生理范围内的偏阴偏阳,书中认为“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比如太阳之人,常现精力旺盛,目光有神,坚定刚毅,或自足傲慢之貌,好说大话,无能而虚拟,动作敏捷,性急自用,主观、冲动、有野心、有魄力,暴躁易怒,不怕打击,有进取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顶撞。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阳气偏盛。而太阴之人,常现外貌谦虚,内怀疑虑,思前想后,悲观失望,胆小谨慎,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内省孤独,情感不外露,不追赶时尚,保守自私,不带头行事,反应较为迟钝,动作较为缓慢,沉默少言。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阴气偏盛。我的临床观察来看,上述内容在今天还是很符合临床实际的。
3、 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
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也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可变性、可调性。正因为体质的相对可变、可调性,才使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通过调养,使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的疾病具有易感性。比如说痰湿体质的人,就特别容易出现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或者容易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气虚的人,则容易出现低血压、低血糖、内脏下垂、慢性炎症、贫血等,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阳虚的人,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各种痛证、痹证、水肿、不孕不育等。阴虚的人常内热上火,易感受热邪,常见咽喉疼痛、失眠、便秘、烦躁、泛酸等。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痛证等。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体现个体差异,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养生保健。养生要看你的生命之树根植于什么土壤,是肥沃滋润还是相对贫瘠,是缺水干燥还是水多潮湿,是偏寒还是偏热等。清楚了解自身的体质,就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生命的吟唱,触摸生命的韵律。关爱生命,呵护体质,我们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生命体验,走过健康和幸福的一生。体质也应该是医生认识生命、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和维护健康的一条思维主线。医生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一个鲜活的生命,这个人有着复杂的生活背景,有着独特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心理。作为医生,要关注患者生命的整个过程,不仅是疾病状态,还有病前状态;要关注人生的病,更要关注生病的人。
阳气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思是说,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阳气的温煦使人关节筋脉柔韧。阳气盛衰还决定了人的生殖以及繁衍能力。人体运行不息的津液、血脉得寒则凝,遇温则行。阳气作为动力、火力,能保证体温,产生能量,促进废物排泄,鼓舞人的生机,使生命的河流清澈、畅通。因此,阳气不足容易使人精神不振、消沉,容易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不育不孕、水肿、畏寒怕冷以及得各种痛证等,也会使得生命的河流壅滞、混浊,新陈代谢不畅通,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很多女性,月经前后不能受凉,稍微受凉,就会比别人敏感,出现月经延后或者痛经。有的人不能吃凉东西,一吃凉东西就会拉肚子,拉得很厉害。还有的人,一得病就是寒证,比如说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爱流黄鼻涕,吐黄痰,扁桃腺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阳虚体质的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火力劲不够。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在中医的经络学说中,被称为“阳脉之海”,主导一身阳气,作为中国4050健康公益工程指定的康复机构,祥和康庄着重于督脉的调理,“通督扶阳,驱除阴邪”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待到阳气充足,六脉平和,自然诸病已愈,身体素质全面恢复。
4、疾病和药物影响体质: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得病。但凡是伤到元气,不论外伤、外感病还是内伤病,都会对体质产生深刻影响。比如说“久病及肾”、“久病入络”,说明久病者肾气亏损,多数会引起阳虚。久病者不仅大的经络不畅通,就连细小的孙络、微循环也不畅通,所以慢性病,特别是经常疼痛、有肿物包块者,往往是疾病与瘀血体质纠缠搅和在一起,尤其是慢性肝病、慢性肺病、慢性心脏病更是与瘀血体质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药物也会对体质造成影响。最常见的就是经常、过量、不适当服用诸如抗生素、激素、利尿药、减肥药、通便药、保健品、补益药、凉茶(岭南地区的人最为常用)、清热解毒药等。抗生素、凉茶、清热解毒药、激素、利尿药、减肥药、通便药会造成或加重气虚、阳虚、气郁体质。小孩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后,医院往往主张输液吊水,几天下来,烧退了,也不咳嗽了,但是孩子小脸青青白白,小手冰冰凉凉,一点精神没有,还拉肚子,这是典型的一派阳虚之象。有的人用利尿剂降压,多少年下来,血压是维持住了,但是阳痿早泄,缺乏性欲低,腰酸,夜尿多,这是伤了肾阳。滥用保健品、乱补益,则促生或加重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有的人经常吃理气的、止痛的药物,这种药物吃多了,容易伤阴,会加重阴虚体质,形成热性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