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民族吧 关注:30,131贴子:1,586,718
  • 8回复贴,共1

南宋、南明、和民国蒋政权不同命运辨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华夏


1楼2016-06-30 13:59回复
    (转载)
    为什么南宋存在一百五十多年,而南明只维持了二十年?为什么赵构保住了大半壁江山(保住了淮河至渭南一线,包括整个长江流域、四川和半个中原),而蒋介石却被迫退守只比海南岛大一些的台湾岛?
    对于这些个问题,许多华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南明和民国蒋政权更加腐败!这种笼统含混的回答,等于没有回答,甚至还不如没有回答,因为没有回答会引发深思,而笼统含混的回答,只会助长惰性,而更不利于汲取历史教训。
    凭什么说南明和民国蒋政权就比南宋腐败?就凭他们失败了?失败就是因为腐败?凭什么说藏污纳垢、奸淫掳掠公行、卖官卖爵制度化的满清,比南明更清廉?凭什么说某一贯正确的集团(它是胜利者,迄今仍然胜利着。。。),比民国蒋政权更清廉?当年的欧亚大陆,四十多个国家被蒙古人踏平,都是因为腐败?显然,腐败说等于脑残说。


    3楼2016-06-30 14:04
    回复
      三,南宋拥有一批足以抗御北方蛮族的强劲军队,而南明则缺乏战斗力强的军队。
      自北宋末到南宋末年,宋朝始终拥有多路能战的军队,如岳飞兴起之前,北宋留下的凤翔军战斗力最强,且马匹充足,能够与女真骑兵正面对决;虽则建炎四年关中会战,凤翔军被金军兀术部击溃,但金军也伤亡惨重,并由此耽误了南下江淮的时机。除凤翔军外,两宋交际时期的宗泽军、刘锡军、刘锜(刘锡之弟)军、王彦军、吴阶军都有抗击金军的强劲实力,宗泽还发展出一套以步兵小组战法克制女真铁骑的战术;岳飞军、韩世忠军、虞允文军则是后起之秀:韩世忠、虞允文的水军是金军无法逾越的障碍;岳飞则创造出克制金军的战术和阵法,甚至发展出战力不逊于女真铁骑的宋军骑兵部队,后来十万岳家军,成为宋军中唯一能够对金军发起大规模攻势作战、并能制胜的精锐部队。
      正是在这些军队的抗击下,金军南下一再失败,金国征服南宋,终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南明就没有多少能战的部队。崇祯时期明军尚有几路强军,但这些军队,多被崇祯帝的蛮干“报销”掉了:贺人龙被轻杀、袁崇焕被冤杀、卢象升部被逼与优势满洲铁骑野战,全军覆灭;孙传庭部十万军队,被逼出潼关与李自成数十万军队决战,全军覆灭;明朝最精锐的部队——袁崇焕创建并留下出来的关辽军,则在吴三桂带领下投降满清,这支抗清经验最丰富的军队,反而成了清军入侵的急先锋!
      南明弘光朝、隆武朝、浙东鲁王“监国”政权,虽则水军对清军有些优势,但都没有一支能够阻遏八旗兵攻势的陆军;南明永历朝的后期,虽则产生了能够与八旗兵正面对敌的李定国大军,水军郑成功部更令清军闻风丧胆,但大局已失去太多,满清牢牢据有大半壁江山已经生根,而且南明内部条块分割、政令不统一、郑成功与李定国互不配合、孙可望和李定国更相互内斗拆台。
      大局艰危之际,南宋得有多路能战的军队狙击金军,南明则缺乏善战的军队,此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南宋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而明军为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军消耗很大。


      7楼2016-06-30 14:08
      回复
        比之赵构的精明,南明的统治者对满清的战略,一开始就大错:崇祯帝对满清的大错是,有条件议和不议和,蠢硬到底(皇太极出于满人入关后亡族的担忧,对进取中原并不热心,倾向于在关外与明国长期并存);但南明统治者则走到另一个极端,当多尔衮大军入关,窃据燕京、畿辅、占领山东,虎视眈眈磨刀霍霍预备大举南下,民族矛盾已经取代阶级矛盾(李自成占领北京时期),成为中原主要矛盾的当头,居然做起了“联合满清”的大梦,无论是首辅马士英、还是大学士督师史可法,都高举“联虏平寇”的大旗,多尔衮准备出师攻明了,弘光帝派出的使团,还带着一百万两白银的赎金和礼品,企图找满清“赎还”燕京。。。可见其昏庸到什么地步!
        秉持此种战略,马士英临到最后关头,还在调兵防范左良玉集团,而对满清不作防范,马士英咋咋呼呼地说:“北兵(清兵)至,犹可议款,若左逆至,则若辈高官,我君臣独死耳!”此种逻辑实在荒唐可笑,敌人能不费功夫地抢你,凭什么要与你“议款”呢?
        在这种认敌为友的错误战略影响下,南明弘光朝的“江北四镇”数十万军队,自然战守俱废,八旗兵杀来的时候,当然不是败死就是投降。
        直到南京失陷后,逃到杭州拥奉潞王朱常芳“监国”的马士英,犹在做“款虏”的迷梦,他派陈洪范出使清营求和,企图以割让南京和江南六郡换取对清议和,此种请求,在胜利在望的清方眼中,自然不屑一顾。马士英等人的求和,换来的是杭州的迅速失陷,直到这时,马士英才如梦初醒。
        隆武建立时,明朝才以满清为主敌,开始调整战略“联寇(农民军)抗清”,只是,此时,不仅关中、江淮、整个长江流域都已沦陷,有点晚了。


        9楼2016-06-30 14:10
        回复
          五,前朝建都的不同。
          南宋之前,北宋首都开封,地处中原,距长城一线约八百公里,金国攻北宋,采取诸城争夺的稳健战略,要打到中原消灭北宋非常困难,采取绕城不攻、长驱直入的“斩首”很有效,但有孤军深入的弊端,必须要在攻取宋都之后,回身扫平身后的宋朝地方政权,才能继续南下江淮。所以金灭北宋后,其军队长时间被拖在华北和中原,给了江南赵构集团充分喘息之机,北宋定都中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南明之前,明朝定都于北平,则极有利于北方蛮族而不利于本土王朝延续。因为北京位于长城脚下,(在锦州、宁远、山海关等要塞已失的情况下)蛮族一旦突破了长城一线、占据了北京,则再无身后之忧,进可攻退可守。
          朱棣剑走偏锋定都于长城脚下,就已埋下把国家整体亡于北方异族的隐患,为了拱卫首都,明朝的防御和精锐部队都集中于北京周边的长城沿线,一旦这个地区沦丧,国防的中坚也就崩溃,入关的外敌在黄河以北地区也就如无人之境。而定都中原的原因,令宋朝在华北地区有着比明朝更为韧性的防御,不易出现突破一线,就突破全面的情况。
          如果朱由检及时迁都南京,并重新组织对清防御的话,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延续明朝的生命,但这个政治白痴没有这样做。
          这些个重大的区别,就是南宋存在一百五十多年,而南明只维持了二十年的原因。


          10楼2016-06-30 14:1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6-30 15:40
            回复
              蒋介石呢?不管现代政党如何,我们这代人(8090后)恐怕是自西晋灭亡以来为数不多,从出生到进棺材都不会受外辱的一代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7-03 13:39
              回复
                只要人人充满恨,中国将变成分裂分子的地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7-03 1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