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41,251贴子:16,698,739

回复:【中哲】“天人合一”的核心内容是“人”?还是“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客观唯心


来自iPhone客户端72楼2016-11-08 19:00
回复
    中华至圣王阳明


    73楼2016-11-08 19:01
    收起回复
      嗯,本人没什么古文化底蕴,随便谈谈。我觉得天人合一是有一个大前提的,就是顺天而为。纵观历史,我还真没发现有什么大家提出逆天而为。顺天而为是老子的思想,那个什么为道日损,損之又损…,核心就是感悟天道,最终为天道之所为,便是得道。所以天是前提,天是不变的,人要向天学习,最终像天那样。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74楼2016-11-11 21:36
      收起回复
        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天与人同时消失臻入虚无,冥想原始淳朴的真实意志


        来自iPhone客户端75楼2016-11-11 21:50
        回复
          下面是《管子》里关于天与人的一段话:
          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
          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
          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
          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
          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
          楼主怎么看待这里的天与人的关系?
          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天之道、天理说的都是客观规律,天代指客观规律,“天命”在此基础上神化,在阴阳五行盛行的汉朝,董仲舒改之为“天人感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宋,这种“天人感应”不复流行,代之以“天理与人欲”的讨论!
          所以说,用马克思的哲学说就是,“天人合一”反映的是主客关系,不存在“谁是核心内容,谁是表现形式”的问题。只存在:主体受客体限制,但主体又可以通过认识客观规律即“物动的原则”,来改造客体。


          76楼2016-11-11 22:09
          收起回复
            《孟子 万章 》第五篇里有天、君、民之间的讨论。
            孟子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这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在道理上是一致的。


            77楼2016-11-11 22:43
            收起回复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6-11-12 03:54
              回复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6-11-12 06:58
                回复
                  问题于问题一问题单位问题方位问题津津问题动作问题道理


                  80楼2016-11-13 11:29
                  回复
                    密林中我遇见了你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6-11-14 03:08
                    回复

                      什么是现实?
                      现实就是“觉”的全部。
                      那么“觉”是什么呢?
                      看图画中的繁体字“觉”。
                      它告诉我们,“觉”是“自见”,也是“见自”,可是这个“自”却因为“见”的缘故而被生生地分裂了(上面的部首就是表示“自”被从中间劈开)。
                      被分裂的“自”被我们分别表述成了“自己”和“自然”,而其实“自己”和“自然”指向的是同一位,也就是“觉的全集”。
                      “我”是觉的全集,“现实”是觉的全集,根本不存在独立于感觉的所谓“灵魂”,也不存在独立于感觉的所谓“世界”。


                      IP属地:河北85楼2016-11-14 18:35
                      回复

                        “我”这个汉字本身交代的也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我”是什么?
                        “我”字交代:抬头而“找”。
                        也就是说:当下体验的全部就是“我”,而不要只把目光收缩在眼下这幅皮囊上,因为皮囊与外界没有绝对分界。


                        IP属地:河北86楼2016-11-14 18:46
                        回复

                          “自”这个字交代的还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自”在哪里?
                          “自”字交代:抬“目”而观,也还是说当下体验的现实全集就是“自己”,“自己”和“自然”是一回事,而“自然”的意思又是“自的样子”。
                          追索“自己”的“己”字,只是天干第六位,表示“中宫”,意思也仅仅是“正中间”,而可以发现它其实是在勾画太极图中间的那条分界线,也就是说“自己”这个词汇实际上是从“自”的“内界面”上来认识“自”。


                          IP属地:河北87楼2016-11-14 18:54
                          回复
                            天人合一只是触发条件
                            既然你说到天人合一 最基本你该明白 我们说的是天人合一后出现的那个东西
                            那个东西就是核心类容
                            为了那个东西 所以追求天人合一


                            IP属地:贵州88楼2016-11-14 23:51
                            回复
                              如果,年华不曾老去,我不愿以清绝的姿态,总以忧伤示人,每当狂欢响起,而我总会念着谢幕,念着残缺。如果,年华不曾老去,我不愿再坐等年轮一圈圈卷起,不会让友情与爱情,以沧桑的名义在身旁悄悄地溜走,而是耗尽此生时光,用最温暖的文字为爱写歌,为情谱曲。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6-11-15 0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