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龙藏吧 关注:11贴子:76
  • 7回复贴,共1

一位普通道长的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家三千六百门,全在数术一门中”。在华夏历史上,曾经为皇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伊尹、傳说、姜子牙、范蠡、邹衍、张良、陈平、诸葛亮、魏征、李靖、李泌、刘伯温、范文程等不可胜数之人都是我道门人物。就是素有素王之称的孔子也是在拜老子为师后才开创了儒家学派,因此说儒家思想本身也源出于道家。早年出身武士世家,精于骑射、通于剑术、善于技击、驭于战车、怀藏兵谋的孔子,在任鲁国大司寇时率领弟子子路等人为鲁国推行政治改革,震慑了季氏贵族。他还率领弟子申句须、乐欣等武将亲临战场,指挥做战,克敌制胜,平定叛军。同时还曾任鲁国大傧相(司祭)之职专管神道。因此后来孔子在流亡列国的时候,对遇到的种种阻碍,甚至身临险境都能从容应对。史书记载,卫灵公、楚白公等人都向孔子请教过从政之策与兵谋之法,可见孔子不只是思想家,更是是名副其实的大政治家,军事家。
孔子的门徒都从不同方面继承了孔子的军事及学术精神。他的弟子冉有就是一代武中名将。之后他的得意弟子子夏的子弟中也出了一位武中悍将——吴起。魏斯、李悝、商鞅等人都源于子夏的子弟门下。墨道之教也源于儒家学说。身怀兵谋的一代高士鲁仲连、赵蕤等人,其学说也源于儒家学说。足见孔子昔日是以武技立名,以兵谋立威,以神道立道。最后在不得志的情势下才著书立传设礼立教。但后世所传的《论语》等著作并非孔子亲作。不过在民间信奉孔子的宗教都设有文道、武科之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孔子具有的军事谋略才华。遗憾的是后辈子孙并没有继承孔子武谋易术的千变万化之道,而独崇孔子文说,被规所束,导致孔子的武学思想早已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贫道虽不才,但独尊孔子武谋之道,唯赏黄老之学,而且曾历拜昆仑、华山、武当、少林、峨眉、龙门、崆峒等十余名门正派的道长修习玄术。而开创数术一门,亦可谓桃李满天下。年前无意间得到名为《中华佛学理论全集》的两本书,书的作者五浊行愿人的本名叫曹福强,不禁引起贫道的注意,开卷细读,拍案叫绝,甚感欣慰。虽然贫道门徒众多,但曹福强却是最让贫道不能释怀之人。记得大概九年前,一个清瘦精干、沉默寡言、操着浓重河北方言、名叫曹福强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贫道门下,发愿要学黄老道学、孔孟之术以济天下。断断续续三、四个春秋下来,曹福强已将堪與学、道中玄术、谋略之策修炼的达炉火纯青之地。尤其是他的辩才、敏锐力更是无人可比。由于他的天赋加上勤奋努力,而深得各派真传,他的名号主要有:身承九真玄门之术,号明真。身继武当之道,号至真。身有华山之功,号宗行。身载全真龙门之灵,号高尚。身修禅宗之脉,号恒康。身入密宗之法,号自在上人。身行龙虎三山之艺,号演道。同时还被香港中国道林太学授予“地理系本科学位”、“佛学名誉博士学位”。被国际道林文化院授予“易学、道学荣誉博士学位”、“道林真人”等荣誉称号。正当贫道为得高才而倍感高兴,而且准备再将中医之术倾囊相授,并欲将他培养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师、中医师的时候,不想偶然去藏经阁翻阅过几部大藏经的他,突然决定放下之前所学的各门技艺,放弃大好前程,向吾告别并发誓要去学习佛法。虽然贫道晓以利害,但多次劝阻无果,看他已铁了心要去学佛,只好忍痛割爱,送他下山。后来听说他曾拜在一位少林延字辈精通忍术的隐僧门下,修习忍术中能成就上忍的不动明王法门。自那以后再没有联系,更是不知其所踪。
不曾想数年后当看到《中华佛学理论全集》的时候,方叹功夫不负有心人。再看书中之像,当初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已相貌大变,不但透露出端正威严之风,而且颇具仙风道骨。后经多方了解,才知道曹福强以他的智慧早已成为许多达官贵人的座上宾了。而且除《中华佛学理论全集》外,还著有《正法宝藏》一书。观其书,乃集兵、道、儒、术、艺之大智慧炼就而成,振聋发聩,理法分明,使释迦天书以通俗文字的形式呈现于世,广润群荫。书中有佛,其佛至慈至慧。书中有法,其法至简至易。书中有僧,其僧至真至诚。书中有丹,陀罗尼妙丹超脱生死。最欣慰的是吾徒顺天之势著完《中华佛学理论全集》、《正法宝藏》两部典书后,秉承太上老子无为而治之道,不敢越天下为先之逆势而悄然退出佛学界,以布衣行迹,藏身尘海,隐身市井。吾徒曹福强(五浊行愿人)不愧为黄老玄门九真一脉嫡血传人也。
大道本无名,贫道名何有?故以无名之道为道助炁也。
无量天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30 09:21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6-30 09:30
    回复
      2025-07-26 05:06: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顶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6-30 0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