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奇怪的《梁书·武帝纪》说起
梁武帝是历史上与天学有特殊关系的少数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有长春殿讲义、建同泰寺、改革时刻制度三事,皆与天学史上之中外交流大有关系。
梁武帝与天学之特殊关系,首先从《梁书·武帝纪》就可以看出来。《梁书·武帝纪》是一篇星占学色彩极浓厚的奇怪传记。其中结合史事的叙述,记载天象凡14种,57次,依出现之顺序为∶
岁星昼见, 1次
老人星见, 34次
太白昼见, 6次
日有蚀之, 5次
月犯氐, 1次
月犯东井, 1次
有星晨见东方光烂如火 ,1次
岁星见南斗, 1次
星陨如雨, 1次
长星见, 1次
荧惑在南斗, 1次
月行左角星, 1次
白虹贯日, 1次
荧惑守心, 2次
正史其他帝纪中,不但南朝诸帝,而且上至两汉,下迄隋唐,未有记载如此之多天象者。[i] 特别是其中“老人星见”多达34次,引人注目。反复记载“老人星见”,寓意何在?
老人星,即船底座α,为南天之0等亮星。公元530年时其坐标为∶
赤经、赤纬∶ 87.90° -52.43°
黄经、黄纬∶ 84.70° -76.02°
在北半球,这不是一颗常年可见的恒星。
老人星之星占意义,《开元占经》卷六十八“石氏外官·老人星占二十九”所述极为详备∶
石氏曰∶老人星在弧南(入井十九度,去极百三十三度半,在黄道外七十五度太)。
《黄帝占》曰∶老人星一名寿星,色黄明大而见,则主寿昌,老者康,天下安宁;其星微小若不见,主不康,老者不强,有兵起。
郗萌曰∶老人,南极星也,立秋二十五日晨见柄午之间(以秋分见南方,春分而没,出于丙,入于丁)。
巫咸曰∶老人星,木官也。
《春秋元命苞》曰∶直弧比地(晋均著∶《天官书》曰∶比地,近地也),有一大星,曰南极老人,见则主安,不见则兵革起,常以秋分候之南郊,以庆主、令天下。
《春秋纬》曰∶老人星见则治平主寿,老人星亡则君危若世夭。
《春秋文耀钩》曰∶王者安静则老人星见。
《春秋运斗枢》曰∶王政和平则老人星临其国,万民寿。
石氏曰∶老人星明,主寿昌,天下多贤士。
又占曰∶老人星色欲黄润,王者老人吉;其色青,主有忧,老人疾;色若黑白,主有□,老人多死;各以五色占吉凶。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承天则老人星临其国。
所引各家之说,大同小异,“老人星见”显然被认为是安祥和平的吉庆天象。
《梁书·武帝纪》中的天象记录,从梁武帝即位第四年开始,至他困死台城而止。在他的统治比较稳定且能维持表面上的歌舞升平之时,“老人星见”的记录不断出现。而太清元年他接纳侯景----这是他晚年昏愦的极端表现----时,出现的天象记录是“白虹贯日”;此后更是只有“太白昼见”和“荧惑守心”,皆大凶之象也。[ii] 可见这是一篇严格按照中国古代星占学理论精心结撰的传记。
史家以特殊的风格为梁武帝作如此一篇特殊的传记,或许应该有着某种特殊的原因吧?
事实上确实如此。
梁武帝是历史上与天学有特殊关系的少数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有长春殿讲义、建同泰寺、改革时刻制度三事,皆与天学史上之中外交流大有关系。
梁武帝与天学之特殊关系,首先从《梁书·武帝纪》就可以看出来。《梁书·武帝纪》是一篇星占学色彩极浓厚的奇怪传记。其中结合史事的叙述,记载天象凡14种,57次,依出现之顺序为∶
岁星昼见, 1次
老人星见, 34次
太白昼见, 6次
日有蚀之, 5次
月犯氐, 1次
月犯东井, 1次
有星晨见东方光烂如火 ,1次
岁星见南斗, 1次
星陨如雨, 1次
长星见, 1次
荧惑在南斗, 1次
月行左角星, 1次
白虹贯日, 1次
荧惑守心, 2次
正史其他帝纪中,不但南朝诸帝,而且上至两汉,下迄隋唐,未有记载如此之多天象者。[i] 特别是其中“老人星见”多达34次,引人注目。反复记载“老人星见”,寓意何在?
老人星,即船底座α,为南天之0等亮星。公元530年时其坐标为∶
赤经、赤纬∶ 87.90° -52.43°
黄经、黄纬∶ 84.70° -76.02°
在北半球,这不是一颗常年可见的恒星。
老人星之星占意义,《开元占经》卷六十八“石氏外官·老人星占二十九”所述极为详备∶
石氏曰∶老人星在弧南(入井十九度,去极百三十三度半,在黄道外七十五度太)。
《黄帝占》曰∶老人星一名寿星,色黄明大而见,则主寿昌,老者康,天下安宁;其星微小若不见,主不康,老者不强,有兵起。
郗萌曰∶老人,南极星也,立秋二十五日晨见柄午之间(以秋分见南方,春分而没,出于丙,入于丁)。
巫咸曰∶老人星,木官也。
《春秋元命苞》曰∶直弧比地(晋均著∶《天官书》曰∶比地,近地也),有一大星,曰南极老人,见则主安,不见则兵革起,常以秋分候之南郊,以庆主、令天下。
《春秋纬》曰∶老人星见则治平主寿,老人星亡则君危若世夭。
《春秋文耀钩》曰∶王者安静则老人星见。
《春秋运斗枢》曰∶王政和平则老人星临其国,万民寿。
石氏曰∶老人星明,主寿昌,天下多贤士。
又占曰∶老人星色欲黄润,王者老人吉;其色青,主有忧,老人疾;色若黑白,主有□,老人多死;各以五色占吉凶。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承天则老人星临其国。
所引各家之说,大同小异,“老人星见”显然被认为是安祥和平的吉庆天象。
《梁书·武帝纪》中的天象记录,从梁武帝即位第四年开始,至他困死台城而止。在他的统治比较稳定且能维持表面上的歌舞升平之时,“老人星见”的记录不断出现。而太清元年他接纳侯景----这是他晚年昏愦的极端表现----时,出现的天象记录是“白虹贯日”;此后更是只有“太白昼见”和“荧惑守心”,皆大凶之象也。[ii] 可见这是一篇严格按照中国古代星占学理论精心结撰的传记。
史家以特殊的风格为梁武帝作如此一篇特殊的传记,或许应该有着某种特殊的原因吧?
事实上确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