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共春秋吧 关注:30贴子:1,631
  • 7回复贴,共1

(我给你举个坚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卓之后丹顿复辟,南疆事发。不久后,浩罕新国王纪梵贝格,公然派兵增援和卓之后作乱】
急报再抵京,永稷怒,发太子谕增派援兵,并欲捷后切断六城全部对外商贸。🌰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6-29 16:46回复
    其实是监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6-29 18:15
    回复
      【皇阿玛龙体欠安,晨昏定省,察其不豫色渐重。久居宫中,敕命监理国事,全权处置朝中一应事务,非紧急不请见。多年历练,虽从容应对,然仍颇感重负。边疆急报再次呈至案头,夜已深,灯下展观,不禁怒从中来。纪梵竟公然派遣浩罕军增援和卓,并趁机扰境,身为清藩,实属不该。又忆及往昔早种过节,提笔欲落墨,却发现难以压抑,遂将笔扔回洗池,又抬手打落案沿一摞书册,暗骂混账。起身负手,回身盯了壁上条幅一眼,思忖半晌,方对修编口述谕命,末了再三考虑,终是添道】
      大捷后,切断喀什、阿克苏、和阗三城对浩罕一切商贸往来。不,还有库车,乌什——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6-29 20:53
      回复
        【话未说完,骤然被打断。侧首向殿门望去,余怒未消,眸中尚带着凌人寒意。浩罕近邻颇多,于错综形势中愈发繁荣,的确不易。但其中少不了大清拂照,不然仅一个沙俄,它就无力消受。几乎占尽南境商贸不假,然竟据此为傲,觊觎更多,真是痴心妄想。我知她也是心系家国,却不想正被其听去。顿了片刻,转身行往堂下,语气缓和,却也不曾迟疑】
        你知道,大清最忌讳妇人干政。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6-29 21:29
        回复
          【听其所言,神色一凝。无论身处何境,家国抉择前,我们终究还是各择吾乡。我也知道如此做的后果,然大清地大物博,缺一浩罕,尚有他处沿边商贸通路,仍可维持运转。至于浩罕,我非仁慈圣贤,无法顾及,既然其君主有过,君国降罪,子民应当同受。双目相觑,她说的无错,只是我们的立场,也许生而不同。无奈道】
          我能有什么办法?若不严苛以待,纪梵必觉大清乃可欺之辈,一再三番祸及天朝子民。他是什么样的人,你该懂得。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6-29 21:47
          回复
            【今日决定,并非我冲动而为,皇阿玛早就有此意。正如她所言,如今大清边境黎民正置身水火。二者择一,我怎会有所犹豫。此时不立威,更待何时。苦笑回应道】
            有的是办法……?
            【别过脸避开她的目光,又道】纪梵贵为王,深居浩罕城。大清为浩罕东邻,想拥兵取之,就要直贯大半个汗国,中途要经由多少无辜兵士、百姓?君主受过,子民理应同领,总比失了性命强百倍。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6-29 22:19
            回复
              【她言辞稍显激烈,似对其父余威深信不疑。诏书,我怎会忘记此事。彼时一笔带过,让她莫放在心上。因我并非到过浩罕,更不知其国内情。虽为前国王所留密诏,但知纪梵心性,它能否发挥效力,当为我所深疑。我也不想处于这种境地,可发兵迫在眉睫,如何善后亦亟待解决。时日一长,恐徒增变数。抬手扶上她双肩,稍施力一握,望其冷静。心中有所动,注视其双目】
              你以为我曾信过那诏书,若纪梵一意孤行……
              【见其目光灼烈,欲言又止,顿了一顿】你有几成把握?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6-29 23:50
              回复
                【默声良久,从未见她如此坚定,也许是我低估了汗王。欲取其主,比之一国民不聊生,不大动兵戈自然是好。切断商贸,对边境百姓何尝不是损失。有法可试,我非冥顽之人,怎会偏执】
                好,我答应你。但是你要明白,这只是为了你。时日不多,倘若此法无果,无论我作何决断,你都不能再拦。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6-06-30 1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