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之夜吧 关注:1贴子:36
  • 4回复贴,共1

人文苏州——这些苏州地名你经常遇到,但一直没读对过!不服来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苏州这些地名,你会读吗?


1楼2016-06-28 13:04回复
    沧浪亭

    从小到大,不知听到不知有多少人都念的是cānglàngtíng。然而这里的浪,其实读阳平而不是去声。即,沧浪亭的正确读音应该是cānglángtíng。
    这里面是有说法的,“沧浪”一词因楚辞《渔父》篇的“沧浪之水”而得名,大家都知道它指的是水流。按照辞书解释,“沧”是水青绿颜色的样子,“浪(阳平)”是水流动的样子,都是用来修饰“之”后面的“水”的。
    听到这里,本地小伙伴不要慌,不管这个“浪”是第几声,当我们用苏州话读的时候就没差别了,所以我们装作一直没读错的样子。


    2楼2016-06-28 13:07
    回复
      2025-07-27 22:17: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干将路

      古城区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很多刚到苏州不久的人会读成gànjiàng。于是本地小伙伴就会笑着纠正:错啦,这个读gānjiāng,这是古代铸剑大师的名字。
      这里要对你说,后半句对了,前半句错了,这位大师的名字其实读作gān jiàng。因为“将”发去声时,才能用于人名,而且也符合发音习惯,你把这位大师的名字试着用苏州话读读看就明白了。
      但是苏州话的发音又比较特殊,当后面加“路”时,不管你把“将”发阴平还是去声,听起来都是阴平。不过到普通话里,你就要分清楚了。


      3楼2016-06-28 13:09
      回复
        藏书

        一看就知道,这个是藏书羊肉。不过小编听过不少小伙伴表示搞不清楚到底是“cángshū”还是“zàngshū”。
        这就要从这个地名的得来说起了。这里面有个故事,说的是汉代名臣朱买臣,没错,就是故事“覆水难收”里的那位,他是吴县人穹窿山这边的人。他四十岁以前都很贫困,一边砍柴维持生计,一边大声读书,整日“之乎者也”。这副穷酸模样很受乡邻鄙视,他也知趣,于是虽然依旧是边打柴边读书,但看到有人来了,就把书藏到一块大石头下面。
        五十岁的时候,经人引荐,他终于发迹做官了。于是就有人用“藏书”一事做了地名,以纪念他贫贱不移的精神。
        说到这里,你也明白了,“藏书”的“藏”当然读cáng了。


        4楼2016-06-28 13:11
        回复
          饮马桥

          把yìn mǎ读成yǐn mǎ的,语文课一定没学好,这是现成的词语啊,给马喂水嘛。当然这个桥的得名也有故事:
          东晋高僧支遁,骑着一匹叫“频伽”的马来到这里时,放马到桥下饮水。结果,马饮水的地方居然生出了莲花,人们感到惊奇,所以取名为“饮马桥”。以前在饮马桥的南面有条小巷叫做莲花巷,也是和这个传说有关。


          5楼2016-06-28 1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