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全区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祖孙三代5口人从事教育工作,2009年5月,被省教育厅、省教育工委命名为“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尊重知识,是这个家庭传承的家风。如今,孙女梁爱香把这一家风传承了下来,续写着“教育世家”的传奇故事。
本报记者张进宝通讯员邢鹏飞李旭东李宏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小数。什么叫小数呢?简单地说,像3.45、0.85、2.60等,这样的数字就叫做小数,小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记牢概念,灵活掌握。”走进万全区孔家庄小学三年级4班教室,梁爱香正在给同学们上数学课。
讲台上,梁爱香讲得起劲儿;讲台下,同学们听得带劲儿。5月20日,梁爱香老师讲述了祖辈、父辈传承好家风的故事。
祖父母都是“教书匠”
中午时分,梁爱香走下讲台。我们驱车跟随她一起前往她的奶奶乔秀珍家。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万全区高庙堡乡黑石堰村。
“奶奶,快放下菜籽,让我来。”进入院落后,梁爱香接过奶奶手中的菜籽,帮奶奶种菜。
进入家中,乔秀珍拿出了年轻时和丈夫的合影,向我们讲起了往事。
别看老人今年已经81岁高龄,但身体健康,记忆清晰,还能下地干活,精神非常好。
照片是黑白的,岁月的流失,让底色已经褪去,颜色已经泛黄,但乔秀珍对年轻时教书育人的美好记忆永远抹不去。
“我和爱香的爷爷都是黑石堰村人。”乔秀珍说,他和丈夫梁永富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别看父母都是农民,但对知识特别看重,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让他们懂得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
对知识的渴望,就像一条红线,把两人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成了伴侣。
梁永富1956年2月毕业于柴沟堡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怀安县当老师,1958年在怀安县梁家庄学校任校长,直至1986年退休。梁永富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1988年因病去世。
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乔秀珍用手把老花镜向上抬了抬说:“我是1935年1月5日出生的,小时候家里姊妹们多,没得吃,炕上没席,好几个孩子盖一床被褥,只念了个高小就回家了。”
“我从小要强,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乔秀珍说,后来在劳动之余她自学成才,1956年在怀安县陡坡小学任教,1970年因公离职。尽管乔秀珍离开了教师岗位,但她割舍不下教育事业,希望儿子梁荣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教师。
父母亲传承好家风
“父母都是教书匠,从小就教育我,没有知识对国家、对家庭、对社会都不会有大作用。”梁荣说。
带着父母亲的嘱托,梁荣在学校里认真学习,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家里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奖状。
1978年5月,梁荣高中毕业后,带着满腔热情走上黑石堰小学的讲台,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梦想。
“孩子,先做人,后教书,只有做一个合格的人,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去黑石堰小学报到的头一天,父母亲坐在炕头上,拉着梁荣的手叮嘱道。从拿起教鞭的那一天起,梁荣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把教育事业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的誓言,在家乡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提高执教水平,梁荣抓紧一切时间学习。1985年,参加河北师大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本科文凭;1995年,梁荣到天津教育学院进修。从1998年起,梁荣先后担任安家堡学区副教导主任、高庙堡小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2002年5月担任高庙堡小学校长后,梁荣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性学习模式”,主持的科研课题《小学学科中创新教育方法的研究途径》,被市级科研部门立项为“十五”科研课题。
辛勤耕耘赢得赞誉一片,也换来硕果满枝。梁荣在任高庙堡小学校长期间,学校先后被市教育局评为首批“卫生达标示范学校”、“英语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他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
尽管现在不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了,但梁荣仍然每天坚持学习。
“我在黑石堰小学当了16年小学老师,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梁荣的妻子王天花说,每天只有站到讲台上,她才能找到自我的感觉,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觉得年轻。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梁爱香今年29岁,在万全区孔家庄小学任教。
“小时候,我觉得爸爸站在讲台上讲课时的形象很高大,那时我就想,长大后如果也能当一个老师,该有多好啊。”
教师梦伴随着梁爱香长大。2004年,梁爱香考上了唐山师范学院。梁爱香说:“当时,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实在是太爱了。”
4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就过去了。2008年6月,梁爱香大学毕业后回到万全,在安家堡小学任教。
2009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梁爱香从安家堡小学调到万全区孔家庄小学。
梁爱香说:“我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任班主任。我既要管理好学生的日常学习,还要以朋友和长者的身份,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传授给学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梁爱香7年的埋头教学换来的也是硕果满枝:2010年8月,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荣获全国中小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被授予“张家口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爷爷奶奶是教书的,父母都是教书的,如今我也是教书的,弟弟梁国东今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第一志愿还是选择教书,我们一家三代人真的称得上是‘教育世家’了。”梁爱香说出了一家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教育的目标至高无上,个人的奋斗永无止境。我将用我最真诚的心,去换取至善至美的情。我将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去创造灿烂的明天。”谈起今后的打算来,梁爱香满怀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张进宝通讯员邢鹏飞李旭东李宏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小数。什么叫小数呢?简单地说,像3.45、0.85、2.60等,这样的数字就叫做小数,小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记牢概念,灵活掌握。”走进万全区孔家庄小学三年级4班教室,梁爱香正在给同学们上数学课。
讲台上,梁爱香讲得起劲儿;讲台下,同学们听得带劲儿。5月20日,梁爱香老师讲述了祖辈、父辈传承好家风的故事。
祖父母都是“教书匠”
中午时分,梁爱香走下讲台。我们驱车跟随她一起前往她的奶奶乔秀珍家。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万全区高庙堡乡黑石堰村。
“奶奶,快放下菜籽,让我来。”进入院落后,梁爱香接过奶奶手中的菜籽,帮奶奶种菜。
进入家中,乔秀珍拿出了年轻时和丈夫的合影,向我们讲起了往事。
别看老人今年已经81岁高龄,但身体健康,记忆清晰,还能下地干活,精神非常好。
照片是黑白的,岁月的流失,让底色已经褪去,颜色已经泛黄,但乔秀珍对年轻时教书育人的美好记忆永远抹不去。
“我和爱香的爷爷都是黑石堰村人。”乔秀珍说,他和丈夫梁永富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别看父母都是农民,但对知识特别看重,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让他们懂得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
对知识的渴望,就像一条红线,把两人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成了伴侣。
梁永富1956年2月毕业于柴沟堡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怀安县当老师,1958年在怀安县梁家庄学校任校长,直至1986年退休。梁永富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1988年因病去世。
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乔秀珍用手把老花镜向上抬了抬说:“我是1935年1月5日出生的,小时候家里姊妹们多,没得吃,炕上没席,好几个孩子盖一床被褥,只念了个高小就回家了。”
“我从小要强,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乔秀珍说,后来在劳动之余她自学成才,1956年在怀安县陡坡小学任教,1970年因公离职。尽管乔秀珍离开了教师岗位,但她割舍不下教育事业,希望儿子梁荣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教师。
父母亲传承好家风
“父母都是教书匠,从小就教育我,没有知识对国家、对家庭、对社会都不会有大作用。”梁荣说。
带着父母亲的嘱托,梁荣在学校里认真学习,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家里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奖状。
1978年5月,梁荣高中毕业后,带着满腔热情走上黑石堰小学的讲台,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梦想。
“孩子,先做人,后教书,只有做一个合格的人,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去黑石堰小学报到的头一天,父母亲坐在炕头上,拉着梁荣的手叮嘱道。从拿起教鞭的那一天起,梁荣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把教育事业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的誓言,在家乡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提高执教水平,梁荣抓紧一切时间学习。1985年,参加河北师大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本科文凭;1995年,梁荣到天津教育学院进修。从1998年起,梁荣先后担任安家堡学区副教导主任、高庙堡小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2002年5月担任高庙堡小学校长后,梁荣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性学习模式”,主持的科研课题《小学学科中创新教育方法的研究途径》,被市级科研部门立项为“十五”科研课题。
辛勤耕耘赢得赞誉一片,也换来硕果满枝。梁荣在任高庙堡小学校长期间,学校先后被市教育局评为首批“卫生达标示范学校”、“英语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他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
尽管现在不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了,但梁荣仍然每天坚持学习。
“我在黑石堰小学当了16年小学老师,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梁荣的妻子王天花说,每天只有站到讲台上,她才能找到自我的感觉,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觉得年轻。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梁爱香今年29岁,在万全区孔家庄小学任教。
“小时候,我觉得爸爸站在讲台上讲课时的形象很高大,那时我就想,长大后如果也能当一个老师,该有多好啊。”
教师梦伴随着梁爱香长大。2004年,梁爱香考上了唐山师范学院。梁爱香说:“当时,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实在是太爱了。”
4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就过去了。2008年6月,梁爱香大学毕业后回到万全,在安家堡小学任教。
2009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梁爱香从安家堡小学调到万全区孔家庄小学。
梁爱香说:“我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任班主任。我既要管理好学生的日常学习,还要以朋友和长者的身份,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传授给学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梁爱香7年的埋头教学换来的也是硕果满枝:2010年8月,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荣获全国中小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被授予“张家口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爷爷奶奶是教书的,父母都是教书的,如今我也是教书的,弟弟梁国东今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第一志愿还是选择教书,我们一家三代人真的称得上是‘教育世家’了。”梁爱香说出了一家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教育的目标至高无上,个人的奋斗永无止境。我将用我最真诚的心,去换取至善至美的情。我将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去创造灿烂的明天。”谈起今后的打算来,梁爱香满怀信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