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也想去复读的,不过最后考虑了很久也是没去,主要怕明年又坑,那不是得真跪。
其实大学努力学,差距真的不会太大。我助班双非去华工一个宣讲会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也拿到了广州唯一一个offer。当然,他们大部分人找的工作比其他校好,这是事实,基础和资源在。不过大学,挺多人读着读着就懒了,连期末都懒得去翻书。
记住,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不只是说大学的名头,更重要的是四年的付出。大池的资源多,你未必抢得到,小池的资源虽少,但是你或许反而更容易获取。
如果真的想给自己多一个机会,可以尽量找转专业容易,门槛低的院校。多一年时光复读,或许可以重生,但是再多挤一年,读个研出来也不错。
多说一句,复读不要一脑子热就做决定,如果真的选定,如果能断网,效果可能更好。功能机+平板(买不起ipad,小米也不贵阿)翻资料不是一般舒服+高效,续航也不错。
最后来句鸡汤: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其实大学努力学,差距真的不会太大。我助班双非去华工一个宣讲会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也拿到了广州唯一一个offer。当然,他们大部分人找的工作比其他校好,这是事实,基础和资源在。不过大学,挺多人读着读着就懒了,连期末都懒得去翻书。
记住,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不只是说大学的名头,更重要的是四年的付出。大池的资源多,你未必抢得到,小池的资源虽少,但是你或许反而更容易获取。
如果真的想给自己多一个机会,可以尽量找转专业容易,门槛低的院校。多一年时光复读,或许可以重生,但是再多挤一年,读个研出来也不错。
多说一句,复读不要一脑子热就做决定,如果真的选定,如果能断网,效果可能更好。功能机+平板(买不起ipad,小米也不贵阿)翻资料不是一般舒服+高效,续航也不错。
最后来句鸡汤: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