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10ac8e0ba119313c743ffb855380c10/3b614e086e061d955832311a73f40ad162d9ca78.jpg)
可并非每一位在艺术的田地里耕耘者,都是在修行。但马蒂斯,这位享誉全球的野兽主义代表艺术家,确确实实是艺术领域的修行者。从21岁因为生病,而在母亲的影响下,与绘画相遇,从此一发不可收,一直坚持创作到生命的终点85岁,整整64年,笔耕不辍。
修行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无量,找到适合自己的并在笃信中坚持,是修行的开始。马蒂斯21岁时因盲肠炎住院,母亲为帮助他打发无聊的时间,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作为礼物。在这段时间的画画中,他生平第一次感觉到“自由、安宁和闲静”,因此认定了艺术这条道路,从律师改行学习绘画,并且一生投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艺术)主宰我。”
修行并非在别处,就在日常中的点点滴滴。踏上修行路,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将成为我们修行的途径。马蒂斯选择在艺术中修行,也将表现的对象放在了生活日常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描绘生活中最寻常的事物,窗外的风景、室内的静物、亲近的朋友。他说:“奴隶式地再现自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我被迫来解释自然,并使它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调关系被找到了,就必须从其中产生出生动活泼的色彩的合奏,一支和谐的乐曲。颜色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像在新印象派那里)。我没有先入之见地运用颜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 他追求表现真实,讲求在作品中重现对象带给他的感受,因此,艺术同时也成了马蒂斯面对自我的方式,他将自己内在涌现的色彩借助外在事物表现出来,一切事物在他的笔下著上了他的色彩。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8bb81039b13b07ebdbd50003cd79113/de686c061d950a7b514148e602d162d9f2d3c978.jpg)
修行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艰辛之旅。马蒂斯对自我超越的不懈追求显现在他对艺术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上。半路出家的马蒂斯最初拜在风格唯美的写实画家威廉·阿道夫·布罗格的名下,后入美术学院,跟随象征主义画家莫罗学习,并且以写实的绘画获得了艺术界的认可。正式学习艺术三年后,在26岁这年,马蒂斯以学院派手法创作的室内油画作品《读书的女人》(1895)被政府收购,获得了无比的荣誉,紧接着画家马蒂斯被选为法国两大沙龙之一 ——国际艺术协会沙龙的预选会员。按常理,马蒂斯应当顺着这条路往深处走,但他对自己不满意,继续寻找新的方向。他从印象派、新印象派以及后印象主义中汲取营养,受西涅克影响,创作了点彩画法的《豪华、宁静与欢乐》(1904),深受青年艺术家崇敬,而他自己却不满意;受高更作品启发,用装饰风格创作了《生活的欢乐》(1905-1906),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体现出了野兽主义的主张。此后马蒂斯依旧坚持探索,为研究人体,他借助于雕塑并创作出了70多件雕塑作品,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构成,为使喔喔的感觉条理化,发现适合于我的风格。当我在雕塑中发现它时,它在绘画上帮助了我。”通过雕塑创作,他能更好地将形体压缩在二维平面上,从而取得整体效果。晚年的马蒂斯因为疾病的缘故,他通过彩色剪纸来试验色彩关系,创作了许多更加简练的大型装饰作品,并且启发了后来的无数艺术家,比如米菲兔的作者迪克·布鲁纳就深受其影响,米菲深受人喜爱的色彩就来源于马蒂斯的智慧,《米菲在美术馆》与马蒂斯的作品《La gerbe 》是最直观地例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658a001b87eca80120539efa1239712/fc661f950a7b02082fbd39c36ad9f2d3572cc878.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65a836cc28065387beaa41ba7dda115/8ff5087b02087bf45f9851cbfad3572c11dfcf78.jpg)
(Luxury, Serenity and Pleasure)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637f9926d380cd7e61ea2e59144ad14/981b00087bf40ad13490c1c15f2c11dfa9ecce78.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dc9562a04d79123e0e0947c9d345917/906879f40ad162d9a59a643e19dfa9ec8a13cd78.jpg)
修行是“小我”消弭,“大我”兑现的过程。马蒂斯与艺术相遇后即臣服于它,艺术成为了马蒂斯精神世界的神,成为了他的主宰,成为了他笃信的主,他“小我”的主张放弃了,他在艺术中面对真实的自己,也誓愿用艺术渡化他人。他说,“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一种艺术,对每个精神劳动者,像对艺术家一样,是一种平息的手段,一种精神慰藉的手段,熨平他的心灵。对于他,意味着从日常辛劳和工作中求得宁静。”他后来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说:我的作品“好象一种抚慰,象一种稳定剂,或者象一把合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马蒂斯从最初体验到绘画带给自己的平静与安宁后,便尝试探索同样能给其他人带来慰藉的艺术作品,并且一生不懈。近几日搜集了500多幅作品图片,一一浏览,却是感受到一股宁静的魔力,多日的疲累与阴郁瞬间消散,浮躁心也静了下来,却有了对生活的热情。60多年后,马蒂斯的作品依旧在带给人慰藉与启示,这是真正的修行者的意义与价值归属。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d713fc5992397ddd679980c6982b216/e99408d162d9f2d30f6522cda1ec8a136327cc78.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59ea2319fdda144da096cba82b7d009/98b160d9f2d3572c48969afe8213632762d0c378.jpg)
现收藏于: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Paris, France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b6aa4cfa944ad342ebf878fe0a20c08/f0b9f0d3572c11dff3a5b9016b2762d0f703c278.jpg)
在艺术中修行是马蒂斯坚定的选择,他矢志不渝,保持高昂的斗志,不懈地追求了64载。如果我们同样与艺术结缘,并且希望此生能有所提升,那么,向马蒂斯学习应当是一条捷径。
表达艺术疗法,是运用各种艺术体,如动作、绘画、雕塑、书写、声音和即兴创作等,对成长与疗愈的各种情境给予支持。它不要画得美,跳得好,也不要不断地重写一首诗,以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是透过某种艺术体来帮助我们从深层情绪的部分达到自我发现的一个过程,进而在艺术的表达中整合、自愈!
来吧,来一场借着各种艺术体的深层自我探索,让转化在自然而然中发生!
来吧,来经由深刻的自我体验与小组操练,学着全然开放地陪伴案主探索与表达,整合与疗愈!
未来我会找一个村庄,去寻找我的艺术修行。用绘画的方式去表现大自然的心情。远离手机和城市的喧嚣。赵仕奇2016年6月17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