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与自我认知
1什么是性取向
性取向的科学定义,是“持久性的对某种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性取向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性取向分为异性、双性和同性取向。现在有人提出“无性取向”,但这个概念还未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还没有很清晰的科学定义。 现代研究,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以及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异性取向约占总人口的95%,同性取向约3-5%,双性取向约1-2%。
2区别性取向与性行为
上面说到,性取向是“持久性的对一个或两个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这与其他与性有关的概念,比如生理性行为,自我性定位和社会性角色,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虽然科学界的对于性取向的共识指出,性取向是持久性的,不可改变的。但对于人类来讲,性行为是高度可控的。所以一个人完全可以有与性取向不相符合的性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异性取向的人,可能涉入同性性行为,而一个同性取向的人,可能涉入异性性行为。所以,区分性取向与性行为,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个同性取向的人可能选择与异性有性关系甚至结婚,这只说明他/她的性行为对象是“异性”,并不意味他/她的性取向“变为”异性取向。 在中国,有些人相信所谓“假性同性恋”或“境遇性同性恋”,他们举例认为军队里、寺庙里,有些人是同性恋,但离开之后,就不再是了,并以此来证明性取向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典型的将性取向与性行为混淆的例子。这些人中很多只是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机会,所以介入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但他们从未属于同性取向。
3如何判断性取向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性吸引一般在儿童期间(6-10岁)即已出现。性取向的出现,并不须要有性行为或感情关系经历。有些人错误地以为,如果没有尝试过,性取向就无法判断。性取向实际上是一种直觉,即使一个人在还没有任何性经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判断自己的性取向。 性取向的判断,只有靠自己,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主要根据两个因素来判断:一个是性欲望,也就是对哪个性别的个体有性吸引、性冲动;另一个是感情欲望,也就是对哪个性别的个体,有强烈的、愿意与其建立亲密感情关系的欲望。
4性取向的成因是什么
目前科学界尚未明确性取向成因,但普遍认为它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影响交互作用而决定,并认定性取向不可选择。他们赞成基于生物学的理论,指出性取向涉及基因、早期子宫环境、或两者兼有,或基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但未有确切证据指出子女教养、早期童年经历对性取向有影响。虽然有些人认为同性性行为反自然,但科学证据已表明同性恋是人类性取向的正常和自然形式之一,并且其本身并不产生任何负面心理伤害。同时目前尚未有充足证据证明运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性取向。
5自我认知
同性取向与同志,严格地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性取向是 homosexual orientation的翻译,同志则约相当于gay。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称呼有时混用,但前者是内在的,自己不可控制的特征,后者则包含自我认知的成分。也就是说,一个人有可能是同性取向,但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人生很晚的时候才意识到,甚至终身都无意识。这些人仍然是同性取向,但可能完全以异性取向的社会角色生活着。
同志一般是指同性取向并且自己已经意识到,并且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接受的人。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倾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虽然科学界对于同性取向在总人口中的分布已有共识,但具体在每个文化中,“同志”的比例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中国近年来一再流传的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缺乏知识造成的。实际上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同性取向的人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在自己生活中(或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以自己的真实本质生活,才给人这个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印象。 自我认知,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谱带,从勉强、无可奈何的接受自己,到平静地约纳自我,再到以自己的性取向为自豪,这个改变对一个人的生活、心态、感情关系的状态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却不能良好地接受,就可能出现焦虑、自卑、自我怀疑等等,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推动良好的自我认知是每个同志个人和同志群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1什么是性取向
性取向的科学定义,是“持久性的对某种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性取向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性取向分为异性、双性和同性取向。现在有人提出“无性取向”,但这个概念还未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还没有很清晰的科学定义。 现代研究,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以及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异性取向约占总人口的95%,同性取向约3-5%,双性取向约1-2%。
2区别性取向与性行为
上面说到,性取向是“持久性的对一个或两个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这与其他与性有关的概念,比如生理性行为,自我性定位和社会性角色,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虽然科学界的对于性取向的共识指出,性取向是持久性的,不可改变的。但对于人类来讲,性行为是高度可控的。所以一个人完全可以有与性取向不相符合的性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异性取向的人,可能涉入同性性行为,而一个同性取向的人,可能涉入异性性行为。所以,区分性取向与性行为,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个同性取向的人可能选择与异性有性关系甚至结婚,这只说明他/她的性行为对象是“异性”,并不意味他/她的性取向“变为”异性取向。 在中国,有些人相信所谓“假性同性恋”或“境遇性同性恋”,他们举例认为军队里、寺庙里,有些人是同性恋,但离开之后,就不再是了,并以此来证明性取向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典型的将性取向与性行为混淆的例子。这些人中很多只是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机会,所以介入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但他们从未属于同性取向。
3如何判断性取向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性吸引一般在儿童期间(6-10岁)即已出现。性取向的出现,并不须要有性行为或感情关系经历。有些人错误地以为,如果没有尝试过,性取向就无法判断。性取向实际上是一种直觉,即使一个人在还没有任何性经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判断自己的性取向。 性取向的判断,只有靠自己,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主要根据两个因素来判断:一个是性欲望,也就是对哪个性别的个体有性吸引、性冲动;另一个是感情欲望,也就是对哪个性别的个体,有强烈的、愿意与其建立亲密感情关系的欲望。
4性取向的成因是什么
目前科学界尚未明确性取向成因,但普遍认为它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影响交互作用而决定,并认定性取向不可选择。他们赞成基于生物学的理论,指出性取向涉及基因、早期子宫环境、或两者兼有,或基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但未有确切证据指出子女教养、早期童年经历对性取向有影响。虽然有些人认为同性性行为反自然,但科学证据已表明同性恋是人类性取向的正常和自然形式之一,并且其本身并不产生任何负面心理伤害。同时目前尚未有充足证据证明运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性取向。
5自我认知
同性取向与同志,严格地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性取向是 homosexual orientation的翻译,同志则约相当于gay。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称呼有时混用,但前者是内在的,自己不可控制的特征,后者则包含自我认知的成分。也就是说,一个人有可能是同性取向,但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人生很晚的时候才意识到,甚至终身都无意识。这些人仍然是同性取向,但可能完全以异性取向的社会角色生活着。
同志一般是指同性取向并且自己已经意识到,并且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接受的人。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倾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虽然科学界对于同性取向在总人口中的分布已有共识,但具体在每个文化中,“同志”的比例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中国近年来一再流传的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缺乏知识造成的。实际上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同性取向的人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在自己生活中(或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以自己的真实本质生活,才给人这个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印象。 自我认知,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谱带,从勉强、无可奈何的接受自己,到平静地约纳自我,再到以自己的性取向为自豪,这个改变对一个人的生活、心态、感情关系的状态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却不能良好地接受,就可能出现焦虑、自卑、自我怀疑等等,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推动良好的自我认知是每个同志个人和同志群体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