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受菜价升幅显著回落影响,内地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按年升幅放缓至2%,累计首五个月平均CPI按年升2.1%。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CPI指数连续第5个月高于同期银行定存利率。
就在去年10月降息之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统一上浮16.67%,为1.75%;10家上市的股份制银行,除了招商银行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保持一致为1.75%外,其他9家统一上浮33.33%,一年期定期利率为2.00%。而在今年1月,CPI已达到1.8%,在2月再度升高至2.3%。
延续的负利率格局下,居民存款“缩水”风险亦在增大。记者调查发现,6月14日,17家商业银行中,一年期定存利率为1.75%-2.025%不等。以10万元办理一年期定存,利率为1.75%为例,则可获得本息为101750元。而据现金价值,假设今年CPI一直保持在2.1%,即以2.1%的通胀率对到期本息进行折现,101750÷1.021等于99657.20,即一年后的101750元仅相当于现在的99657.20元,这也意味着,存10万元一年期定期,到期实际上是净亏342.8元。
在相关专家看来,负利率的持续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中低收入居民的财富。而另一方面,面对通胀压力,可靠的方法就是让握在手中的资金升值,而资金升值的关键就在于制定更为合理的个人投资理财计划。那么,在经济增速下滑和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有哪些理财方式可以作为抗通胀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