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人文关怀的史鉴与实践
《砥柱铭卷》节选
在纷繁的艺术活动中,书法家和书法艺术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发挥人文价值?这都是关乎书法发展和书法实践的重要问题。
书法家人文关怀的艺术源流
“人文”一词意义极为丰富。“文”在《说文解字》中释作“错画,象交文”,后引申为纹理、文采、文字、文辞、文学,包括礼乐制度、法令条文等等。《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人文”与“教化”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
“文人”有弘道与教化的责任,这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汉字是承载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而书法恰恰以这种载体为创作对象,所以书法在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具有核心的地位。
书法艺术的人文关怀,指书法家借助特定内容的文字,并通过作品的笔墨形式所表达的人文关怀。唐孙过庭《书谱》谓:“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宋代书法艺术,最重人文关怀,这其中尤以黄庭坚为典型代表。据笔者研究,黄庭坚把书法视作文人在修身治经之外,最重要的雅好。并强调书法具有弘道义、助风俗、解人困、利佛缘、畅文思的功能。
《砥柱铭卷》就是一件充满人文关怀的重要书作。该作文字是唐代名相魏征的《砥柱山铭》,黄庭坚先后多次与青年朋友书写此文,以此告诫青年人在世风倾颓之中,要坚持道义,不随世碌碌而勇猛精进,心存砥柱。
明代项穆《书法雅言》把书法的中和之美与规矩法度上升到哲学高度,认为“穹壤之间,莫不有规矩;人心之良,皆好乎中和”。又说“法书仙手,致中极和,可以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功将礼乐同休,名与日月并曜。”把书法的人文境界推到一个极致。

在纷繁的艺术活动中,书法家和书法艺术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发挥人文价值?这都是关乎书法发展和书法实践的重要问题。
书法家人文关怀的艺术源流
“人文”一词意义极为丰富。“文”在《说文解字》中释作“错画,象交文”,后引申为纹理、文采、文字、文辞、文学,包括礼乐制度、法令条文等等。《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人文”与“教化”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
“文人”有弘道与教化的责任,这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汉字是承载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而书法恰恰以这种载体为创作对象,所以书法在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具有核心的地位。
书法艺术的人文关怀,指书法家借助特定内容的文字,并通过作品的笔墨形式所表达的人文关怀。唐孙过庭《书谱》谓:“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宋代书法艺术,最重人文关怀,这其中尤以黄庭坚为典型代表。据笔者研究,黄庭坚把书法视作文人在修身治经之外,最重要的雅好。并强调书法具有弘道义、助风俗、解人困、利佛缘、畅文思的功能。
《砥柱铭卷》就是一件充满人文关怀的重要书作。该作文字是唐代名相魏征的《砥柱山铭》,黄庭坚先后多次与青年朋友书写此文,以此告诫青年人在世风倾颓之中,要坚持道义,不随世碌碌而勇猛精进,心存砥柱。
明代项穆《书法雅言》把书法的中和之美与规矩法度上升到哲学高度,认为“穹壤之间,莫不有规矩;人心之良,皆好乎中和”。又说“法书仙手,致中极和,可以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功将礼乐同休,名与日月并曜。”把书法的人文境界推到一个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