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录】【料敌于先】浅谈“抢先”和“让先”
定义:在对局势走向有一定预见性和了解对手风格后针对局势进行的先后留手的判断。
抢先无非是抢占先机,通过预判在不良结果出现之前抢先补救。让先基于回合制游戏本质,自己想做的事暂缓通过按兵不动让先手于盟友,此法可节省回合,节省资源,不纳嘲讽。反向浪费盟友回合,盟友资源,而得到的仅仅是一点人头牌和公共的威胁,以及幸存者的嘲讽。
首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们不但要把控局势,更要把控人心。
而在国战这种局势时常扭转的模式里,从客观上讲,对局势的把控可以让我们节省回合数,让自己的输出有效地打在要打的人身上,而不是浪费自己回合数做一些结果必然偷鸡不成蚀把米还不得不做的尴尬举动。
从主观上讲,对人心的把控可以让我们从左征右伐中抽身而出,不沾不必要的仇恨和嘲讽,让我们可以不受干扰更顺利地部署自己的战术。
通过一场实战来阐述“抢先”和“让先”

(图1:抢先)群雄势力已经日薄西山,而此时盟军之间也出现了裂隙,起因魏延张飞挂闪电主视角顺独苗魏延张飞仁王,张飞扬言报复。此时虽然群雄仍是大国,但分析下张飞会不会真的动手呢。我觉得是会的,张飞的三句话显然动了杀心,另外其本身就是一蜀国独苗,被其他人攻击,但因某些限制,只能吸血主视角才能保证生存,状极似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屌丝,赢了算赚,输了不亏,谁得罪我谁死,另外其拥有不错的回复力和攻击力外加低嘲讽。其他人,群雄乐得看盟军内讧死一个,减轻负担。曹丕呢?其实曹丕估计会认为无关紧要,只要是有一个盟友在完全可以打四人局,威胁自己的死掉了最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有一个敢于豁出命来不怕打工的屌丝,那毒菜的威慑意义就很小了。所以在其冒出此想法萌芽之时就抢先予以铲除,排除自身的危险和了断曹丕对盟友的摇摆和选择,也当控制住曹丕的观望态度,将局势拉入主视角想要的正轨。

(图2:让先)此时该怎么办,即使在孔融有极大可能没有桃子的情况下。
思路1:先离间再杀,华佗死,得两牌吃桃过。可能导致的后果:盟友曹丕由于格局的改变瞬间变为敌人,且其多出的一回合做出的事基本偏向于对主视角不利,且俩敌人皆为男性,对貂蝉的仇恨值较高。主视角刚刚击杀孔融队友,切三人局对俩男性威胁较大,很有可能在仇恨没有很快扭转时做出对主视角不利的举动。
思路2:先杀再离间孔融/曹丕。华佗死。如果离间孔融死华佗,那对群来说主视角简直是丧心病狂,仇恨不共戴天了,掉牌的孔融很可能直接送曹丕。如果离间曹丕死华佗,那么主视角真的是损人不利己加魏国天使的合体了,曹丕和孔融依然会仇视你,华佗死后在曹丕无所事事的回合依然会把你当敌人,顺便拿着你帮他充实的人头牌来用在你身上。
思路3:击而不杀,输出华佗把其压到一血过。这样我们可以减少自身手牌压力的同时,把问题踢给盟友,反正在共同的大敌没有死一个之前,我们的联盟虽然各怀鬼胎,但表面依旧是联盟,如果曹丕搞死华佗,那么接下来肯定也要接受孔融的仇恨,而主视角在接下来的回合也节省了力气,可以用来部署战术。而曹丕则浪费了本来进三人局的一个先手回合。
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细节来观察盟友的态度,上回合曹丕挂着的麒麟弓并没有用来强袭华佗,以确保本回合盟友可以万无一失地击杀华佗,可以看出此时盟军开始各怀鬼胎了,都不想出力,如果自己再一厢情愿简直是热脸贴冷屁股。
争斗是残酷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但细节决定成败,不想得早一点,想得多一点,想得远一点,怎么能保证站到最后的人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