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即使是一年后的今天,我和我现在的同学也经常会聊起这场考试。不同地域、不同规则、不同试卷、不同招生情况,相同的只是我们现在来到了一起。即使这样也是有话可谈的,比如考试结束的一晚狂欢,比如考前的时光,比如跑题的作文,比如那年今日对未来的憧憬。
说是考完就结束了,说是一考不会定终身,现在却发现这果真是影响一生的考试。
(二)
我熟悉的同学之间,似乎只有上海是考前就填志愿的。大概这是一件和“上海数学不学导数”一样目瞪口呆的事。
“分都不知道怎么填志愿?”
的确是不知道分,我们是带着规划好的可能性进入考场的。
我们听命于分数,在这个前提下,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三)
十一点,语文作文大概在跑题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希望那是人生中最后一次跑题,因为以后的题会更加跑不起。
(四)
我其实是有些自卑的,因为身边的同学在高中阶段普遍比我更优秀。他们来自省市最好的学校,以优秀的排名来到上海。
不过当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专业,我们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了。哦,某些已经跑远了的学霸除外。
没什么可自卑的,也没什么值得骄傲。这是崭新的开始。
不论在哪里,都有比你优秀的人;但不论在哪里,你都可以比过去更加优秀。
(五)
有位高中同学去了今天的考试现场(也是我的母校),拍了照片。与一年前没有什么改变,不过是2015 变成了2016。对社会来说,这考试不过是每一年的惯例。
对自己来说是头等大事的事,在更多人看来可能也并不是那么重要,许多事不是亲身经历的话,哪怕是经历过也是不能体会的。
(六)
我的空间被各种加油和必胜刷爆了。
我们接受着来自前辈的祝福,现在,我们祝福自己的后辈。
此刻,衷心祝福每位考生。挺起胸膛吧,你无需惧怕未来。
写于2016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