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计划这周去县城和县移动公司就“村通宽带”事宜进行接触,因市督导组要进行工作检查,不得不一直呆在村里候着。
在山里生活,生物钟完全失灵。早上几点醒没个定准儿,但有一点肯定准,基本都是在六点之前起床。前天早上四点多钟驻地屋后就有说话声,是村民赶在下雨前抢种玉米。昨天早上三点多被冻醒了,睡不着,插上电热毯,开了电热风,一口气把前几天在单位职工捐赠给村子农家书屋中挑出的《悟空传》最后剩下的部分给看完了(真叫一个绕嘴),五点半起床。今天是自然醒,起床时间是五点十五。
前天一天的豪雨,让这几天一直忙着种地的村民在昨天有了一天的假期(这句也绕嘴,反正我知道自已在说什么),再加上好像又回到冬天,一整天街上都冷冷清清。今儿个气温回升,人们又重新活跃起来。刷牙的时候,跟路过驻地的孙海峰打了声招呼。他扛着锄头帮人去种地。
七点左右,佟素琴带着一小把儿绿油油的植物来到驻地(这个佟素琴在日记里出现频率有些高,她的事以后再说),让我猜这是什么,我猜不出。她说,这就是于书记说过的“驴笼头尖”……

纳尼?这就是传说中的“驴笼头尖”啊?!
说传说也只是从于书记一人口中N次听说。每N分之一次说起,他都会眉飞色舞,说怎么怎么好吃。每N分之一次听说,我大脑都会快速检索这到底是什么纲什么目什么科什么属什么枝什么叶什么花什么果……检索结果:描述不清,检索不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某一特别的经历让他这么衷情于斯。
拿过来一根儿,放嘴里嚼了嚼,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于书记出来了,看到这东西,又眉飞色舞起来,问在哪儿采的。佟素琴说,就在后面的坝沿儿上。
吃过早饭,我们决定去多采些,中午包蒸饺。
周一从兴隆进村的时候,我们在超市买了计划这周要吃的肉和菜。因为上周六和县移动公司的李总约好,这周三,和他谈谈村通宽带的事儿。周四、周五两天,再跟其他项目分管的部门领导见见面,了解一下北双洞村项目落实情况,所以就没多买,现在立马就要菜尽粮绝了。可基层办几次通知说,这周市督导组要来兴隆,让全体队员在村待命。所有计划都要跟着变化来,我们不得不重新计划这周的计划。采些野菜回来,既可以补充给养,又可节省经费开支,还可让于书记重温那激情燃烧的记忆……一举N得。(今天“N”用了N次了,灵感源于今天于大书记亲自撰写的向督导组的汇报里用了一次N,现学现卖)
佟素琴所说的坝沿儿,其实就在我们住的房后不到三十米的地方。就是于书记也不止一次到过这里,居然不知这里就有他朝思夜想的“驴笼头尖”。这一团团一蔟蔟(承德土话都说这一堆一堆的)不都是嘛。真应了那句话:什么什么什么,只源身在此山中哈。
中午,从刁淑江家的棒子桔垛上捩下N片棒子幄(就是长在玉米外面那层包皮,呵呵,字可能不对,承德土话。PS:捩之前跟刁淑江同志的爱人打过招呼的哟)当屉布,蒸了烫面薄皮大馅的驴笼头尖馅饺子。那叫一个好吃,一连吃了七个……吃完后,不由感谢基层建设年活动,要不是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这辈子恐怕都不会知道驴笼头尖到底是神马东西,更甭说用嘴亲密接触了,感谢感谢感谢……
下午,于大书记写工作汇报,李大主席搞小片开荒,我整理小花园。有关李主席的菜园和我的小花园,有时间再仔细说说。
晚上九点半,打开电脑,这日记刚写一开头的时候,有人敲门……是小强!我和小强谈心了……小强的事,抽空也写写。
就这些。困了,关机,睡觉,明早去兴隆
文章来源:燕山深处有人家的博客
在山里生活,生物钟完全失灵。早上几点醒没个定准儿,但有一点肯定准,基本都是在六点之前起床。前天早上四点多钟驻地屋后就有说话声,是村民赶在下雨前抢种玉米。昨天早上三点多被冻醒了,睡不着,插上电热毯,开了电热风,一口气把前几天在单位职工捐赠给村子农家书屋中挑出的《悟空传》最后剩下的部分给看完了(真叫一个绕嘴),五点半起床。今天是自然醒,起床时间是五点十五。
前天一天的豪雨,让这几天一直忙着种地的村民在昨天有了一天的假期(这句也绕嘴,反正我知道自已在说什么),再加上好像又回到冬天,一整天街上都冷冷清清。今儿个气温回升,人们又重新活跃起来。刷牙的时候,跟路过驻地的孙海峰打了声招呼。他扛着锄头帮人去种地。
七点左右,佟素琴带着一小把儿绿油油的植物来到驻地(这个佟素琴在日记里出现频率有些高,她的事以后再说),让我猜这是什么,我猜不出。她说,这就是于书记说过的“驴笼头尖”……

纳尼?这就是传说中的“驴笼头尖”啊?!
说传说也只是从于书记一人口中N次听说。每N分之一次说起,他都会眉飞色舞,说怎么怎么好吃。每N分之一次听说,我大脑都会快速检索这到底是什么纲什么目什么科什么属什么枝什么叶什么花什么果……检索结果:描述不清,检索不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某一特别的经历让他这么衷情于斯。
拿过来一根儿,放嘴里嚼了嚼,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于书记出来了,看到这东西,又眉飞色舞起来,问在哪儿采的。佟素琴说,就在后面的坝沿儿上。
吃过早饭,我们决定去多采些,中午包蒸饺。
周一从兴隆进村的时候,我们在超市买了计划这周要吃的肉和菜。因为上周六和县移动公司的李总约好,这周三,和他谈谈村通宽带的事儿。周四、周五两天,再跟其他项目分管的部门领导见见面,了解一下北双洞村项目落实情况,所以就没多买,现在立马就要菜尽粮绝了。可基层办几次通知说,这周市督导组要来兴隆,让全体队员在村待命。所有计划都要跟着变化来,我们不得不重新计划这周的计划。采些野菜回来,既可以补充给养,又可节省经费开支,还可让于书记重温那激情燃烧的记忆……一举N得。(今天“N”用了N次了,灵感源于今天于大书记亲自撰写的向督导组的汇报里用了一次N,现学现卖)
佟素琴所说的坝沿儿,其实就在我们住的房后不到三十米的地方。就是于书记也不止一次到过这里,居然不知这里就有他朝思夜想的“驴笼头尖”。这一团团一蔟蔟(承德土话都说这一堆一堆的)不都是嘛。真应了那句话:什么什么什么,只源身在此山中哈。
中午,从刁淑江家的棒子桔垛上捩下N片棒子幄(就是长在玉米外面那层包皮,呵呵,字可能不对,承德土话。PS:捩之前跟刁淑江同志的爱人打过招呼的哟)当屉布,蒸了烫面薄皮大馅的驴笼头尖馅饺子。那叫一个好吃,一连吃了七个……吃完后,不由感谢基层建设年活动,要不是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这辈子恐怕都不会知道驴笼头尖到底是神马东西,更甭说用嘴亲密接触了,感谢感谢感谢……
下午,于大书记写工作汇报,李大主席搞小片开荒,我整理小花园。有关李主席的菜园和我的小花园,有时间再仔细说说。
晚上九点半,打开电脑,这日记刚写一开头的时候,有人敲门……是小强!我和小强谈心了……小强的事,抽空也写写。
就这些。困了,关机,睡觉,明早去兴隆
文章来源:燕山深处有人家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