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发自2015-8-7《采风报》,该报纸是天津日报集团发行。

1945年5月我在冀热辽区第15分区八路军承德、兴隆联合县支队 (简称承兴支队)当战士,当时驻地就在迁遵兴联合县(今河北省遵化市)的洪山口村。县政府,当时称承兴办事处、县委,当时因党不公开,只称承兴政治处的干部驻地均在附近的村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我们并不知情,数天后才得以证实。县领导当即决定向敌占区全面开展反攻,向敌伪收复失地。1945年8月21日县支队配合基干民兵很快攻下兴隆县伪满敌伪半壁山据点,随即乘胜占领了石庙子敌伪据点,很快使这一带日伪制造的“无人区”和强迫群众集家并村建立的“人圈”得到解放。
1945年8月底,冀热辽军区第14分区司令员兼八路军13团团长舒行到兴隆县前苇塘村与伪满洲国西南防区司令兼第四旅少将旅长黄方刚进行谈判,通过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终于使黄方刚提高了认识,最后宣布率部及伪满讨伐队二万多人举行起义,参加八路军。不久分区将其所部绝大部分(有极少数人叛逃)调到第14分区平谷县(今北京市属)进行整训改编。
1945年9月初,遵照上级关于兴隆县由承兴县负责接管的指示,承兴办事处、承兴政治处、承兴支队立即进入兴隆县。很快组建了兴隆县民主政府及职能科室。组建兴隆县抗联合,后更名为建国联合会简称建联会,同时与县政治处合署办公。扩建县支队,组建县武装部,组建11个区政府(当时称区公所),我被调到县政治处工作。
民主政府成立后接管了伪满兴隆县公署、警察署、伪满兴农合作社、伪满村公所等单位,接管了敌伪房产和大小仓库。至此,兴隆县全境得到解放。

1945年5月我在冀热辽区第15分区八路军承德、兴隆联合县支队 (简称承兴支队)当战士,当时驻地就在迁遵兴联合县(今河北省遵化市)的洪山口村。县政府,当时称承兴办事处、县委,当时因党不公开,只称承兴政治处的干部驻地均在附近的村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我们并不知情,数天后才得以证实。县领导当即决定向敌占区全面开展反攻,向敌伪收复失地。1945年8月21日县支队配合基干民兵很快攻下兴隆县伪满敌伪半壁山据点,随即乘胜占领了石庙子敌伪据点,很快使这一带日伪制造的“无人区”和强迫群众集家并村建立的“人圈”得到解放。
1945年8月底,冀热辽军区第14分区司令员兼八路军13团团长舒行到兴隆县前苇塘村与伪满洲国西南防区司令兼第四旅少将旅长黄方刚进行谈判,通过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终于使黄方刚提高了认识,最后宣布率部及伪满讨伐队二万多人举行起义,参加八路军。不久分区将其所部绝大部分(有极少数人叛逃)调到第14分区平谷县(今北京市属)进行整训改编。
1945年9月初,遵照上级关于兴隆县由承兴县负责接管的指示,承兴办事处、承兴政治处、承兴支队立即进入兴隆县。很快组建了兴隆县民主政府及职能科室。组建兴隆县抗联合,后更名为建国联合会简称建联会,同时与县政治处合署办公。扩建县支队,组建县武装部,组建11个区政府(当时称区公所),我被调到县政治处工作。
民主政府成立后接管了伪满兴隆县公署、警察署、伪满兴农合作社、伪满村公所等单位,接管了敌伪房产和大小仓库。至此,兴隆县全境得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