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世界各国在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 20 年来,越来越重视开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装备。如以色列的高效、低量、低毒农药和防扩散污染技术和施药机械,化肥深施技术和机械,免耕作业机械及成套设备等,就足以说明了这一切。21 世纪世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实际上是农业机械等装备技术融合现代液压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并向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的过程,我国正在进行农业机械化实践,应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资金力度和补贴机具的种类范围,设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培训、新机具推广专项资金。
2.充分发挥科技的创造力。
以色列利用 50 年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中发展出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他们所依靠的除了科学而先进的理念外,主要是充分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色列在农业发展中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教育投资作为最根本的经济投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色列教育经费始终高于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8%。社会各方面都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工作,除了政府外,雇主组织以及各种大小企业都建有自己的职业培训中心,基本形成了一个不同层次、不同门类、专业和技能较为齐全的职业培训网络。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能较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每个农业科研人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重视科技的力量,注重培养现代化的农业科研人才,让科技切实服务生产。
3.强化政府投入,鼓励研究开发。
重视研究与开发,科研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并举,这是以色列农业的发展机制。目前我国应强化政府投入,不断改善旱区环境,降低开发风险,通过项目倾斜和改善生活、研究、待遇条件,鼓励科技人员投身于旱区资源与环境研究和开发事业,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基础问题和技术瓶颈,继承和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
4.制定积极的节水政策。
以色列的土地 1/2 以上属于半沙漠地区,因此土地贫瘠和缺水成为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两大难题。政府针对这两大难题,制定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开发盐水与再生水灌溉管理体系两大总体发展目标的积极政策,建立全国输水工程,大力发展微灌技术,改造受损土壤,为集约耕种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源。我国属于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农业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必然趋势,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发展节水农业的相关扶持政策,走多元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