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朙吧 关注:2,271贴子:59,345

被湮灭的明末烈士和遗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作者 杜车别
一、从诗文言辞来看明末烈士遗民的壮烈决绝
 鲁迅曾说“我觉得许多烈士的血都被人们踏灭了,然而又不是故意的”。他说的是推翻满清时的烈士,然而我觉得明末抗清的烈士的血更属于被踏灭之列,一起被踏灭的还有明朝的遗民。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烈士与遗民数量最多,事迹也最壮烈,但被刻意埋没与遗忘的程度最深。现在的人但知宋亡的崖山,然而又怎知明亡时类似崖山的壮烈数不胜数!
         我曾经阅读过明亡时反清烈士的言辞诗歌,悲愤亢烈,让人毛发悚然;我曾经看见过明亡后遗民心怀故国的浩叹,哀痛幽抑,让人心灵震颤,
    翻阅那一段历史,慷慨悲歌,血泪呜咽,无穷怨愤,一层层,一叠叠,巨涛大浪般打过来。肉体撕裂的痛苦,精神煎熬的痛苦,心灵粉碎的痛苦,凝聚绞合在一起,即便穿越几百年的时间间隔,仍旧可以感受其刺心的尖锐。  


1楼2016-06-05 11:26回复
    有些是思想家、如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顾炎武、傅山、李二曲等;有些是学有专长的学者,如史学方面的张岱、查继佐、屈大均等  


    6楼2016-06-05 11:28
    回复
      有些是抗清义士但有诗文留传于世的,如瞿式耜、张煌言、吴钟峦、钱肃乐等;而数量众多的则为士大夫,如颜元的好友王余佑,黄宗羲的好友谢时符、汪魏美等”[4]     


      7楼2016-06-05 11:28
      回复
        “南明三忠”中的张家玉[7]的诗:
        “撒手已无儿女意,回头宁有室家谋”,
        “从拼侠骨齐生死,终哭奴颜拜犬羊”,
        “年来枯尽英雄血,独有吞胡志不磨”,
        “真同丧狗生无愧,纵比流萤死有光”
        “云崩日落豺狼啸,地黑天昏傀儡强”,
        “死去不妨蝇作客,生还何必爵封侯?
        年来努发冲如戟,愤处犹堪刺虏头”  


        10楼2016-06-05 11:29
        回复
          被清军“寸磔于市”的陈邦彦,留诗:
          “难将忧愤填沧海,剩有悲歌贯白虹”


          11楼2016-06-05 11:29
          回复
            张煌言有诗曰:
            “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 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 予之精神兮变为日星”


            12楼2016-06-05 11:29
            回复
              曾祖父为万历名相张居正的张同敞留诗:
              “亡家骨肉皆怨鬼,多难师生共哭声。
              想见刀头空一切,长宵盼不到天明”
              “白刃临头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
              “破碎山河休葬骨”
              “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
               和张同敞同死的瞿式耜遗诗:
              “四大久拼成泡影,英魂到底护皇明”
              “二祖江山人尽掷”“坐看神州已陆沉”
              “举世滔滔狂不醒,孤臣矫矫行偏危。无逃大义昭千古,敢望文山节并垂”
              “日月晦朦天不霁,河山破碎地偏寒。俘囚血热魂常在,炯炯双眸死后看”
              “诗篇留血泪,千载有人知”
              “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13楼2016-06-05 11:29
              回复
                与侯峒曾一起领导嘉定抗清的黄淳耀,临死前血书于墙上:
                “大明进士黄淳耀,以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自裁于僧舍,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事者尚知予心!”


                14楼2016-06-05 11:30
                回复
                  领导江阴抗清的阎应元: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李定国在“吴三桂缢死朱由樃”噩耗传来的时候:“号恸祈死”,曰:‘负国负民,使中原沉沦何以对天下?何以对祖宗!’”“两眼惟流血珠,号哭自掷地百许,三日不食,自表上帝以祈死,终于愤郁致病,七日而死”。“有说李定国墓在景线者,景线为旧普洱府管景线宣抚司,其墓‘至今寸草不生,蛮人过路,必稽首顿拜,大呼李将军三声而后去”。[8]
                   李定国临死前留下的遗言告诫儿子“宁死荒徼,无降也!”,他一生战功赫赫,但因为各种原因牵掣,壮志难酬,被已故历史学家顾诚评价为“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   


                  15楼2016-06-05 11:30
                  回复
                    虽有同室操戈罪过的绍武帝朱聿鐭,被清兵抓捕后,拒绝饮食,说 “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自缢而死。


                    16楼2016-06-05 11:30
                    回复
                      烈士慷慨赴死,遗民们则无日不生于痛苦。
                        屈大均[11]:
                      “师仇兮未复,与国耻兮孳孳。早佯狂兮不仕,矢漆身兮报之”;
                      “文章总为先朝作,涕泪私从旧内挥。”
                      “万古遗民此恨长,中华无地作边墙”
                      “慷慨干戈里,文章任杀身”
                      “血泪长江泻,愁心日月悬。千秋兰麝土,万里虎狼天”。
                      他在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写的《翁山屈子生圹自志》更把他在满清黑暗统治下的痛愤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六十六年中,无日不蒙乎患难,无时不处乎困穷。险阻艰难,备尝其苦,亦何尝有生之所耶?所受于父母者,而已毁伤。所秉于天地者,而已戕贼。无罪而为城旦之髡,无辜而有裸国之逐,亦何尝一日而得为人也耶?则一日之生,非即一日之死耶”[12]


                      18楼2016-06-05 11:30
                      回复
                        陈恭尹[13]诗:
                        “一二孤臣山岭间,泣尽苍穹还继血。
                        只期不负方寸心,宁知姓氏千秋列?……
                        身膏草野几何人?毅魄英丅魂总英杰。……
                        表往所以勤方将,大书特书吾所望,其副寄我山中藏”
                          他在《先友集序》中说:
                        “更变以来,其间毙于行杨,仆于草野,逃于浮屠方士者相继,……想见其淋漓杯酒,掀髯唱酬,奋袂激昂之日。嗟夫!彼何时也?今一二存者,大抵困卧穷山,愊恻日暮。有所欲言,咀嚼喉舌间,周视四座之人而后敢发。……”


                        19楼2016-06-05 11:30
                        回复
                          明末清初云南的抗清义士陈佐才,不顾满清的留发不留头之令,蓄发明志:“巍巍仍汉官威仪”,出入蒙舍山中,身骑毛驴,以示不踩满清之地,头戴斗笠,以示不顶满清之天,唯饮雨水度日,以示不饮满清之水,晚年更凿石为棺,以示死不入满清之土。他愤极之时,亦挥臂大呼:“摘句寻章学腐儒,触机掩卷又狂呼。眼前多少不平事,昔赠莫邪还在无?”
                          七十岁死,在亭柱上写着一副挽联:“其生明臣其死明鬼,不葬清土不戴清天”。
                          家人把他埋葬在石棺之中,并在石棺上刻上他的自挽诗“明末孤臣,死不改节;埋在石中,日炼精魄;雨泣风号,常为吊客。”[14]   


                          20楼2016-06-05 11:31
                          回复
                            王夫之1672年得闻方以智殉难的消息[15],作《闻极丸翁凶讯,不禁狂哭,痛定辄吟二章》,摘录两句:“长夜悠悠二十年,流萤死焰烛高天。春浮梦里半归鹤,败叶云中哭杜鹃。”
                            他以前投奔南明永历而不得时有一首诗“天涯天涯,吾将何之?颈血如泉欲迸出,红潮涌上光陆离。涟水东流资水北,精卫欲填填不得。”
                              在满清康熙二十八年(1690)其自题墓石中说:“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戊申纪元后三百年十有年月日” ;
                              他特别告诫儿子“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为之,止此不可增损一字。行状原为请志铭而设,既有铭,不可赘作。若汝兄弟能老而好学,可不以誉我者毁我,数十年后,略纪以示后人可耳,勿庸问世也。背此者自昧其心。己巳九月朔书授攽” ;
                              墓志铭中说的“戊申纪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元年,即明朝开国的时间。王夫之特别强调“墓石可不作”,但如果作,则“不可增损一字”,“背此者自昧其心”,其心迹可见。这和陈佐才“其生明臣其死明鬼”是同一用意。


                            21楼2016-06-05 11:31
                            回复
                              1680年,顾炎武夫人死于于昆山,顾炎武身在北方,于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说“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他另一首诗:“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是把推翻满清统治比作精卫平东海,这一事业只要一天不实现,他就一天不甘心。


                              22楼2016-06-05 1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