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闪灵 虺文忠】
曾经的他,是一代李氏宗嗣,是一位皇亲国戚。因为武朝的政变,历史的巨浪便把他推向反武的深渊。
这是命运的转轮,扭转了他的一生。本应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这让他一生充满尔虞我诈,打杀无尽。
李文忠,这个名字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虺文忠”。他内心充斥着仇恨。“蛇灵六大蛇首之魁”的生命对他而言无关紧要。家族的仇恨已胜过它的自身性命。只要武氏不符李唐天下,李氏宗嗣定会前赴后继。
“虺”,指意在于它将为他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可事实真是如此?
他若悔,又为何独自隐匿在深山之中,只凭细细的一条水道与外界联系;他若悔,又为何在自己屋内细心为蛇灵研制各种兵器;他若悔,又为何在败兵之际,硬要和李元芳进行殊死一搏呢?
这次第,怎一个悔字了得?
在生与死的空隙中,它看破了人心的善良与黑暗,看破了恩情与仇恨,只是麻木地、机械地为了杀死敌人不择手段着。
虺文忠,我倒认为这个名字比李文忠要好听得多,但是我还是愿意叫他“闪灵”。
还记得闪灵被“救”出后,对狄仁杰手的第一句话便是:“文忠,愧悔难当。”他真的悔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次第,怎一个悔字了得?
闪灵不悔,自从身上背负了家族仇恨时,他便愿意以虺代李。换掉的不仅仅是姓氏,换来的不仅仅是复仇的心态。而是将一个武艺高强,却无所事事的王孙贵戚换成了一个英勇奋战,终于老主人的蛇灵堂主。
文忠不悔,自从列入蛇灵蛇首名单起,他便有了用武之地,有了与李元芳交手的机会。天意吧,上天让这两位高人撞在了一起。他们那三战,真可谓惊天动地,神啼鬼嚎。电光石火之间,一个微不足道的失手便会丢到性命。初逢之战,闪灵以其闪术逃于元芳刀下;再会之战,元芳故意中招,技高一筹;生死之战,闪灵死于元芳手中。
其实,这不是二人的争斗,而是正义与邪恶的对决。
若说文忠要悔,悔的便是错跟了主子,错投了胎。
闪灵不改姓李,血液里不该有李渊的分子。仇恨是天下最可怕的东西。一个仇字,腐蚀的不仅是人心中的善,他还需要无尽的敌人的鲜血供奉。
他若不姓李,也不会变得如此心狠、奸诈。又是天意,它的名字还有“文忠”二字。听起来多么有正义感的名字,文采风流,忠心赤胆。
噫!本一代江湖豪侠,应如元芳那样,游走江湖,得一盛名,令敌人闻风丧胆。如今,他傻傻地为袁天罡卖命,全无复仇之心。只愿反武之后,称陛下,得江山。
追根究底,断送闪灵性命的不是李元芳、狄仁杰,亦不是武则天。而是袁天罡、与他血脉相通的李姓子孙及那一颗满是贪念的蛇心。
它们让文忠内心已无善可言,无情可讲,这是何等的恐怖!人心中若没有这些,莫不是禽兽?
他应悔!悔自己为何布大彻大悟,悔自己为何不被流放后就隐退江湖,与世无争,悔自己为何有如此贪念,如此蛇心!
这次第,怎一个悔字了得?
费尽心机,处心积虑许久,且不说得到什么,就连性命闪灵都赔了出去。他悔了吗?
“古今成大事者,首先考虑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和乐。可笑尔等对此全然不顾,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成就辉宏大业。’到此关头还执迷不悟,不知悔改。真是恬不知耻,可笑之极。”
闪灵,他听懂狄仁杰的话了吗?可为何那时,它的脸上还挂着一丝狡黠的笑?
呜呼!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国破家亡时候,最难将息。三番两次入死,怎敌他,仇火弗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满桌刀剑堆积,血淋漓,如今有谁堪用?守着孤屋,独自怎生得悔!师徒处心积虑,至神都,生生死死。这次第,怎一个悔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