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看PPT

最高2.8GHz,30%性能提升,30%能效提升,每个核心仅0.65mm²

A73主要设计目的是能保持A72高性能的同时降低功耗,所以IPC性能相比A72不会有多大提升。
图中可以看到性能提升主要来源于频率的提升,而每周期性能几乎没有变化。


和A72微架构比较,首先记住所有的设计主要都是以降低功耗为目的。
流水线级数从15降低到11/12
先不看FP流水线
decode从3降低到2
dispatch从5降低到4
issue queue从7降低到3
流水线从8降低到5
看上去整体而言降低了一个档次,但是A73延续了,A17的设计,FP流水线被独立了出来
那么加上FP的流水线,dispatch总宽度其实提升到了6,issue queue 4,pipeline 7。整数流水线被整合了shifter,load和store也被整合了。
并且,A72 decode需要3周期,A73只需要1周期,A72 dispatch需要4周期,A73 2周期(算上FP 3周期)。
A72的macro-op看来也被保留了下来,macro-op是ARM用来提升dispatch的microop吞吐的中转指令,这个设计在A72中首次被使用,也因为,今后的ARM处理器中dispatch将会是更为重要的单位。

性能提升

能效提升

面积最小的高端ARM CPU

ARM建议的中端市场配置,2 x A73 + 4 x A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