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秘史吧 关注:431贴子:7,672
  • 13回复贴,共1

【乾隆秘史】立根原在破岩中——从刘心武角度看乾隆秘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乾隆秘史如约而至,可喜可贺。这部电视剧从李家抄家开始开始写起。由于编剧是刘心武,所以打上了很浓厚的刘氏烙印,很多的内容都和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所以可以看成是电视剧版本的刘心武续写红楼梦。
勤劳的贴吧观察员魔镜大叔详细的解答了一些乾隆秘史的取材,感想。魔镜大叔以他平实简单的语言,老道的笔法,渊博的知识对乾隆秘史的一些细节,故事整体脉络做出了相当精妙的解读。并指出了里面一些不足之处。表达了他对刘心武先生观点的推崇与喜爱。利用他对刘心武先生的了解,详细的解说了乾隆秘史的一些潜藏着的秘密。为没接触过红楼梦的吧友们答疑解惑。收到了广泛好评。令人钦佩。
不过魔镜的文章的始终一刘心武观点为证多少有些不足,这里说的不足,并不是此人知识能力的不足,主要是观点的不全面。但是乾隆秘史这不电视剧主要就是以刘心武续红楼梦为重要取材的文艺作品。所以不得不提刘心武。魔镜大叔很好的解说了,所以我就不再多说。我就补充和扩展一下吧。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5-27 16:48回复
    周汝昌和哥哥用了五十六年心血的结晶《石头记会真》,汇集已发现的现存于世的古抄本10余种,对其进行全面汇校,展示所有异文,使之成为接近曹雪芹原本真笔的一部可以信赖的《石头记》。
    周汝昌一生致力于红学研究,其研究方法师承于胡适,但又独树一帜。集体方面而言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周汝昌重点考证了曹雪芹的身世与家世,并且仔细研究了大量清宫档案之后,得出了《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的观点。并且通过对前八十回的仔细研读结合曹家史实,经过严密思考和逻辑推理,为人们揭开了隐藏在书中的深刻艺术内涵,伟大的诠释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此大功,堪称红学研究的福尔摩斯!
    第二《红楼梦》的主旨:大旨谈情,而不是前辈以及一些庸俗迂腐的道学家所说的那种色即是空的陈词滥调,具体就是:体贴,推己度人。为他人设身处地的着想,为了自由,爱情,而欣喜,忧愁……重视人本身的价值,对欲望的合理理解。
    第三,周先生靠着严谨的考证,的除了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畸笏叟是脂砚斋的化名。脂砚斋并非如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与原批点作品毫无瓜葛,而是一位与着《红楼梦》及作者极其密切关系的人,他对《红楼梦》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与贡献。
    这些观点在当时算得上是惊世骇俗,后来随着研究的越发深入,证据越来越多的出现。周汝昌老先生的价值更加可贵!
    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刘心武先生。刘心武先生自称自己就是周汝昌最忠实的学生!而周汝昌队伍刘心武提出的观点也是大加赞赏。鼓励其继续研究。称得上为红学研究史上的佳话。
    此外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新索隐派,及其后来出现的众多红学家观点各一,众说纷纭。但无论是学术权威度,还是文章的可信度而言,均与周汝昌先生相差不少。限于篇幅和本文章的主旨,就不一一介绍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5-27 17:15
    回复
      2025-05-28 19:14:53
      广告
      从红学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以知道,刘心武的观点并非是孤立的,他的观点是百年红学研究的余脉。但更是现代通俗文化普及大众的风气的重要的参与者。
      他更早的时候提出过大众文学精致化,精致文学大众化。的构想。体现了肩负启蒙使命的作家在市场经济大潮流中的世俗化倾向。以前的一向刻板深奥神秘的学术研究开始渐渐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从二十一世纪初的前五年,担负着向14亿百姓宣传重任的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的学术界终于走到了一起。在中央电视台第十套频道上播出百家讲坛。刘心武先生借着这股东风,以秦可卿为入眼点,成功开创了秦学这一研究分支。自从进入百家讲坛以来,收到观众广泛好评,一时间,他的出版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洛阳纸贵。各个网络媒体,新闻报刊都加入了讨论刘心武秦学的范围中来。有对刘心武观点进行批判的,但更多的是往好的方面进行宣传。
      我们可以大略的了解一下秦学的内容。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是曹雪芹着墨比较少的一个女子。第五回才出现,到了第十三回就死了。剩下的回目中,再未提及。比起宝钗黛玉等重要角色来,很多读者都会对秦可卿这个形象不以为然。认为她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但刘心武先生却认为,她是前八十回中唯一一个有结局,也是最透明,最清楚的人物。从她的身上研究,可以找到揭开红楼梦结局大门的钥匙。因此秦可卿这个形象再刘心武的研究下,顿时成了红楼梦中最神秘,扑朔迷离的人物。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5-27 17:18
      回复
        此观点确实很吸引人,又牵扯到了清宫秘史,更是吸引人的眼球。但对秦可卿的研究,刘心武确实成果累累。却并非是红学史上第一回。
        红学大家俞平伯曾有专文论秦可卿之死,文中提出过秦可卿非病死,而是自缢身亡。并列举几条证据作为理由,比如秦可卿死的时候只从荣国府角度来看,而未写死者死因。张太医看病之时,秦可卿对王熙凤的一番对话。秦可卿死后,婆婆尤氏的反应。限于篇幅就不做详细介绍。另外胡适先生在考证红楼梦新材料一文中,对俞平伯先生进行了一番归纳补充了秦可卿死后,瑞珠的自杀,脂砚斋劝其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细节等内容。
        这就是刘心武先生秦学研究的基础参考。但后世研究者并没有太过于脱离两位前辈的成果,知道刘心武的研究开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5-27 17:23
        回复
          但学术观点毕竟只是观点,而非真理,没有任何一种观点不会受到质疑。
          这也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出场后很短的时间里收到了追捧甚多,质疑甚多的原因。刘心武的红学研究承袭周汝昌索隐方法,尽管刘心武先生非常不喜欢被别人称呼成为索隐派。但从他对秦可卿的过度解读,在证据不是很值得推敲的情况下。大胆想象,来写成一本小说的形式的研究作品而言,说他是索隐派,并无不妥。
          其实文学的虚构性是文学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也离不开想象与虚构,除非是报告文学,和新闻稿。所以凡事不能太过于较真,任何作品中的人物都会与现实中的很多人物进行一些嫁接。如果一定要寻找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原型,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否则肯定事倍功半。索隐派红学就是如此,起于猜测,也同样终于猜测。一个个观点经不起考验,被历史所淘汰。
          而刘心武就是如此,在考证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时,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比如在考证秦可卿和废太子胤礽的关系时,只是说一些或许,可能,大概,猜一猜等词语含混过去,如此构建秦学大厦的顶梁柱都这样含糊其辞,那么其他的人物研究,故事结构,怎么可能成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05-27 17:26
          回复
            但是如果换一种说法而言,刘心先生的观点其实并不是没有价值,相反他的价值非常重要。综上所诉,乾隆秘史并非红楼梦的解密,更不是说出了红楼梦背后的故事。只能说是一家之言,或者是续写红楼梦的独立小说作品的文艺改编。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6-05-27 17:28
            回复
              乾隆秘史,马上就要在安徽卫视播出了。这部争议很大的作品终于可以上星了。我想不管怎么说,都是红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拭目以待吧!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6-05-27 17:35
              回复
                好文章,顶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6-05-27 20:20
                回复
                  2025-05-28 19:08:53
                  广告
                  这部剧在豆瓣上评分差得很,这种只有看过刘心武评红楼梦的人才能欣赏的剧,真不知道上星之后众多观众会怎么评价。尤小刚拍这种题材也真是大胆。


                  IP属地:北京22楼2016-06-01 11:01
                  收起回复
                    你特么的就是我的撒气筒,哪个吧不能教训你?@无加无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8-15 12:58
                    回复
                      在舒畅吧鬼鬼祟祟的删我贴干什么?想看我说了哪些话是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6-08-15 23:20
                      回复
                        我想说你,透露你的内幕,你觉得你删得了么?
                        东北病夫,二手贱货。@无加无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08-15 23:2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6-08-26 0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