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衣赤足吧 关注:65贴子:2,258
  • 6回复贴,共1

谈交友与朋友相处之道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tw.myblog.yahoo.com/king85828582/article?mid=426&sc=1

文/张巧琳

  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所以必须了解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真正的好朋友是能互相规劝、砥砺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除了亲人,朋友是我们人生道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人际关系,而且许多事情是靠朋友知交才能处理的。朋友也是个人自省知己的一面最佳明镜。人生在世若有个好朋友可以谈笑风生,也可以聊天解闷,好处多多。那么「交友之道」有哪些?如何才能得到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

第一、以德交友,患难与共

  要如何交朋友呢?首先需问自己想交什么样的朋友。如果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就要拿出自己的真心,以道德、以义气、以慈悲来交往;如此得来的朋友,在最紧要关头时,大都能同甘共苦。所谓「患难见真情」,在最困顿的时候,还能不变初衷的支持扶持,显现忠贞气节,才是真正的朋友。

第二、以诚交友,肝胆相照

  和朋友相处,彼此要讲究知心,讲究坦诚,讲究肝胆相照。双方以真实的言语、真实的感情交往,摈除利害关系,拥有手足般的义气情谊,能相知相惜,相互关爱,彼此扶助,就是真正的肝胆相照了。如战国时的隐士田光,为助燕太子丹刺秦王,举荐荆轲,更为守密而自刎颈,田光之忠诚,可谓肝胆相照。

第三、以知交友,见多识广

  见识广博或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会受到朋友的尊重与信赖。同样的,要结交有内涵的朋友,也要先充实自己的内涵;懂得随时吸取新知的人,智慧容易开启,也会吸引许多见多识广的人到身边来。刘禹锡之交往即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第四、以道交友,法乐融融

  「道风德香传千里」,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无人不欣喜,不论远近,大家都会争相来亲近。和他交往的人,也都会依他自勉,而得到提升,此即所谓「与善交友,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中庸说:「待人以诚,感人以德,交人以善,这是率性之谓道。」朋友交往以诚以真,相待以礼以敬,相处以平以淡,相勉以学以道,都是交朋友的原则。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个好朋友,他不会是「有友如华」,你如花美丽,人气正盛,他就和你往来,等你像花萎谢了,就丢到地下不要了;也不会是「有友如秤」,你地位重要了,他就依附你,你人微言轻,他就傲慢起来,这都是不对的。我们交的朋友,要如青山丛林,群类众鸟都能群集;要如大地盘石,让人感到安全厚实。人要时常结交好朋友,使你在学问上、事业上以及婚姻上溢注美满于人生。所以,古人对交友很重视,并列于五伦之一,因为与朋友之间的互动是为人处世重要的一环。如果关系顺利,可以带来生命的互助与喜悦。

  明朝的苏浚在【鸡鸣偶记】中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对于朋友相处之道,提供四点意见:

  第一、要互相交流

  唐朝李白、杜甫是一见如故的朋友,他们相互讨论诗作,将唐诗带到文学的高峰。要互相要交流,平时的关心慰问不可少;逢年过节也要礼尚往来。有时候可以特别举行茶会、餐会、读书会等,彼此以新知交流,增进了解,彼此更加融和相知。

  第二、要互相帮助

  朋是由两个个体的联系,有了彼此互动的关系,必然是荣辱与共、忧戚相关,所以要有「同体共生」的认识。如三国时代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公及张飞,贫富与共,患难相扶,侠义之情令人敬佩。

  第三、要互相尊重

  不要将朋友视为私人所有,这样的友谊必定不能长远,因为朋友也有他独立的人格,不但要给予相当的个人空间,还要尊重他好的传统、正信的宗教、光明的观念、正常的嗜好,以及他的家庭、性格等等,尊重可以带来长远的情谊。



1楼2008-08-02 17:03回复
    哦。


    4楼2009-04-05 22:59
    回复
      2025-05-24 12:27:49
      广告
      很好


      6楼2010-07-27 1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