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6,943贴子:53,094,701

独孤九剑起源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1楼2016-05-24 18:18回复
    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猜想。宇文通活跃期大致在南宋初期,与北宋时期那些逍遥派传人如无崖子、丁春秋、苏星河等等著名的武术家有着遥远的年代距离,已无可考。
    宇文通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在经历了许多爱情波折之后,他或许厌倦了情感上的流浪,或许有着心灵上的忏悔,总之大概在绍兴二十年前后,他来到偏远的大理国并隐藏姓名了很多年,然后又在一个名为崇圣寺的佛教寺院中出家,成为一名普通的僧侣,度过了他平静安定、默默无闻的晚年岁月。
    不过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位名叫黄慎之的年轻人曾经在宇文通的老年时期跟随他学习,后来这位黄慎之游走江湖,结交了许多武术家朋友,并且在参与了一次剿灭海盗的重大行动,夺得了一座位于东海上,名为“碧潮岛”岛屿。黄慎之后来将其更名为桃花岛,据说原因是他的妻子也来自横渡小镇,是宇文通的同乡。后世的武林历史爱好者在考证这一段逸闻时,曾经怀疑他就数年后那位名闻遐迩的黄药师,至今研究者们都没有给出一个定论。
    事实上,宇文通手中的确拥有那本《天玺三诀》,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毕竟他是数百年前那一支宇文族人的后裔,而且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但宇文通非常清楚自己很难成功地练习上面记载的技能,所谓《天玺三诀》其实只是薄薄的几页纸,包括智商很高的宇文通本人也无法对此有真正的解读,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的重大决定——将书赠送给了他的一位朋友,这位同为鲜卑族成员的人名叫独孤方。据说独孤方是几百年来,最具一个武术天赋的年轻人。


    IP属地:重庆4楼2016-05-24 18:20
    回复
      2025-07-19 13:56:15
      广告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5-24 18:21
      回复
        这种说法在另一个著名的学者身上得到了证明,公元1196年(宋宁宗庆元二年)的国家级考试第一名获得者,福建泰宁人邹应龙在记者招待会上除了感谢国家之外,并没有像大多数获奖者一样满含热泪地追忆家乡的梨花和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只是淡淡地说:“无他,唯乔君未参试耳。”意思是:我没有特殊的才华,之所以能中到状元,只是因为乔山没有参加这场考试而已。
        当话题回到乔山不能参加考试的原因,就回到了《天玺三诀》,就在乔山已报名参加考试前夕,乔家拥有《天玺三诀》这个根本没有任何依据的传说铺天盖地流传在江河与湖泊之间,讹传带给了乔家深重的灾难,整个家族遭受了那些企图获得《天玺三诀》的武士们的杀戮,仅有乔山一个人得以逃脱并开始流亡。关于他不平凡的一生,我们可以在另一部关于箭术的记载中去了解,总之在他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个可以用意志幻化为锐利的箭并杀死对手的人,传说在公元1259年,就是乔山用这种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技法在位于合州的钓鱼城射杀了一位来自蒙古、名叫蒙哥的首领,这种技术似乎与武术家区别了,更像是一个魔法师。无论怎么说,乔山的技术或魔法让南宋政权的生命待续了二十年的时间。从某种角度上,他甚至改变了世界的历史,尽管他不是通过经济发展的方式来完成的。


        IP属地:重庆9楼2016-05-24 18:23
        回复
          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转眼间又是一百多年的时光过去,一直采取种族压迫政策的蒙元政权被推翻,新的明朝政权建立并稳固。而林无惑在久远的岁月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制作豆腐并贩卖,这时他的年龄至少在两百岁以上了。曾经有持不同意见者因为年龄原因,怀疑这个贩卖豆腐的超高龄老人是否就是当年的林无惑,我们推测,林无惑在壮年时期,曾经在湘西巫教中生活过一段时间,在那里他与一位对巫术有着极高造诣的女性发生过暧昧关系,而那位女性显然深爱着他,并为此用生命和多年的修炼为他炮制了一种特殊的药材,以致让林无惑有了超常的寿命。
          毕竟药物的效用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林无惑在长达100年以上单调重复的劳作中,渐渐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过去的一切经历,忘记了那位早已离开人世的女士,他甚至也忘记了关于击剑技能的一切。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他并不是功能性衰退的记忆损害,而是长期的、单调的、重复的、有规律的生活带给他的暂时的障碍,并且他身体执行力的和年轻时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IP属地:重庆12楼2016-05-24 18:26
          回复
            根据林的老年回忆录的记述,他的记忆恢复是来自于他的邻居,一位姓风的少年,当这位名叫风清扬的年轻人提到少年的梦想,就象当年林无惑在乔山面前提起一样,风也说到了剑,提到击剑的技能,当时,风清扬说到他一位老妇人祖先的遗言时,这个简单的事实就象暗夜中的闪电,照亮了老年林无惑记忆中的过往。所以,恢复了记忆的林无惑把散落在记忆中的那些有关剑的内容再次收集、整理,形成了一套有关神奇击剑术的技能体系,由九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构成。
            这就是后来的独孤九剑,虽然后世流传的独孤九剑与独孤方的击剑技能相比,有着难以逾越的巨大差距,甚至还不及上林无惑一半的成就,但也足以让所有学到独孤九剑的皮毛的武士们,一生之中都可以毫无惧色地、骄傲地行走在江湖之上。


            IP属地:重庆13楼2016-05-24 18:26
            回复
              参考资料:
              1.《后汉书》:“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
              2.《周书》:“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子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
              3.《忘情箭》
              4.《少年林无惑之独白》
              文/伏魔半仙(简书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a3cadfbe66c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作者”。


              IP属地:重庆14楼2016-05-24 18:27
              回复
                声明:此文并非出自我手,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多年研读金庸小说并且发散思维,经过多番著书立说推理论证的来的结果,嗯,既是老朋友,也是老朋友。这位老朋友叫做伏魔半仙,传统武侠的狂热爱好者,文中出现的《忘情箭》、《少年林无惑之独白》都是他的作品,小弟曾有幸拜读,甚爱《少年林无惑之独白》,这两部小说也可以说是延伸版的独孤九剑起源考,有兴趣的盆友可以去看看。稽首。拜谢。


                IP属地:重庆15楼2016-05-24 18:35
                回复
                  2025-07-19 13:50:15
                  广告
                  这么好的帖子,别沉了,顶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5-24 18:39
                  回复
                    牛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5-24 18: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5-24 18:40
                      回复
                        看看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6-05-24 21:58
                        回复
                          顶,虽然没看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5-27 19:35
                          回复
                            留~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5-27 19:39
                            回复
                              2025-07-19 13:44:15
                              广告
                              d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6-05-27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