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景区,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的唯一遗存水域。东平湖风景区西近京杭大运河,东连大汶河,北通黄河。她过去是漕运要枢,现在蓄水滞洪,无论过去和现在她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即将实施的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水利工程,东平湖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东平湖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全部湖泊水面176940.5亩,折合117.94平方公里,占东平县总面积的8.8%。
东平湖风景区,三面环山,景色优美,素有“小洞庭”之称。东平湖中的小岛叫“聚义岛”,岛呈椭圆形,据说历史上曾是九省御道,设有重兵把守,历代都是军事要塞,更是水浒传中水浒英雄出没之地,传说“智取生辰纲”之后,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七个水浒头领为了躲避官府缉拿,便来到此岛寺院聚义,所以也称“聚义岛”。晁盖死后,就葬于此岛,岛上原有一寺庙叫“观音堂”,由于晁盖生前喜爱梅花,为纪念晁盖,后人便把观音堂改称为“藏梅寺”。寺内原有口大钟,与东平府院内的大钟合称为“姊妹钟”,撞击其中一个,另一口大钟则应声而和。现如今寺院已毁,仅存钟架、残垣、断碑。岛上还留有“洄源亭”遗址。洄源亭是唐朝著名诗人,东平郡太守苏源明所建。建成之后,他曾邀请濮阳太守、鲁郡太守、济南太守、济阳太守一同来洄源亭饮酒赏景,他们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就把东平湖誉为“小洞庭”,吟诗作对中苏源明这样说到:“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意思是说船随纤绳驶进“小洞庭”,轻柔的风吹拂在水面上,淡淡的白云连着岸边的绝壁形成一幅壮观的图画。宋代文学家苏辙夜过东平湖(梁山泊),为“小洞庭”美妙的夜色所陶醉,也留下了“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声”的美好诗句。


东平湖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全部湖泊水面176940.5亩,折合117.94平方公里,占东平县总面积的8.8%。
东平湖风景区,三面环山,景色优美,素有“小洞庭”之称。东平湖中的小岛叫“聚义岛”,岛呈椭圆形,据说历史上曾是九省御道,设有重兵把守,历代都是军事要塞,更是水浒传中水浒英雄出没之地,传说“智取生辰纲”之后,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七个水浒头领为了躲避官府缉拿,便来到此岛寺院聚义,所以也称“聚义岛”。晁盖死后,就葬于此岛,岛上原有一寺庙叫“观音堂”,由于晁盖生前喜爱梅花,为纪念晁盖,后人便把观音堂改称为“藏梅寺”。寺内原有口大钟,与东平府院内的大钟合称为“姊妹钟”,撞击其中一个,另一口大钟则应声而和。现如今寺院已毁,仅存钟架、残垣、断碑。岛上还留有“洄源亭”遗址。洄源亭是唐朝著名诗人,东平郡太守苏源明所建。建成之后,他曾邀请濮阳太守、鲁郡太守、济南太守、济阳太守一同来洄源亭饮酒赏景,他们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就把东平湖誉为“小洞庭”,吟诗作对中苏源明这样说到:“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意思是说船随纤绳驶进“小洞庭”,轻柔的风吹拂在水面上,淡淡的白云连着岸边的绝壁形成一幅壮观的图画。宋代文学家苏辙夜过东平湖(梁山泊),为“小洞庭”美妙的夜色所陶醉,也留下了“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声”的美好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