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品个中滋味
许多触动人心弦的事情,总能让我感动。看过新版《鹿鼎记》之后,让我印象最深,也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段玄桂情。第45-50集我觉得几乎是康熙与小宝情感间得得失失、合合分分的过程,如果不是删了太多雅克萨之战、签订和呈献《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戏,这最后的6集实是最精彩的,与第39-41集一样。
所谓物极必反,第40-41集里,康熙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完全掌控了韦小宝,小宝对其准备将天地会一网打尽的事情已经无能为力了。康熙为了今后能让小宝继续呆在身边,而没有点破他的身份,也没有公开囚禁他,只是软禁他,让多隆寸步不离看管他,这样反倒让多隆对小宝失了戒心。康熙恐怕也没想到小宝能为了天地会而杀了多隆。其实小宝已经杀过不少人,包括从小就杀过清廷的一个军官和真正的小桂子。凡是挡在他前面的人无论多无辜,小宝也可以下决心杀死他。我觉得这一点小宝与康熙倒有异曲同工之处。康熙恐怕是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才导致了失败。康熙对小宝就是不能忍得住,因为他太重视小宝,太希望小宝只一心一意效忠于他了。否则他大可先炮轰灭了天地会后,再来拆穿小宝的身份,这样小宝也没机会再脚踏两只船了。
所以后面康熙得知小宝带天地会人逃跑之后,那种震怒和挫败感噬咬着他,使得他下达了对小宝全剧中最严厉的指令:“命九门提督领兵三千,务必把韦小宝给朕抓回来!”这个命令一下达,恐怕抓到韦小宝的人亦或杀死他,都没人有异议,因为能让康熙下达这样的命令,证明韦小宝在皇帝眼里已是公然反叛了。所以当韦小宝被洪教主抓住后,都跪地求赵良栋和王进宝将他带走了,这稀里胡涂不知小宝何意的俩人居然拍马走了,还自作聪明地以为救了小宝一命。如果小宝不是福大命大,恐怕会死在洪教主手上了。小宝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去见康熙,证明他也是很自信康熙不会杀了他,顶多是吓唬吓唬他。记得看过弦筝的文,大意是说康熙有多自信小宝不会听从天地会的话刺杀自己,小宝就有多自信康熙不会真的杀了他。因此我很是埋怨赵良栋和王进宝这两个愣头青,总觉得他俩是康熙与小宝分离了六年的罪魁祸首。后来想想,以韦小宝骗死人不偿命的三寸不烂之舌,如果赵良栋和王进宝真的将他带走,他也会设法逃脱。看来康熙与小宝注定要分离多年啊。
第45集里,小宝一听到“小桂子,你在哪儿,小玄子来找你了”的喊声,就以为是小玄子的灵魂在喊他,要把他带走,一向怕死的他却想也没想便跳出来说:“小玄子来接我了!”然后径自奔到海边,一声声地呼喊小玄子。当他终于看清原来是大批人马来到岛上时,他还叫着完了完了,扭头便跑,他以为这些人是奉旨来杀他的。证明他时时想着小玄子来接他回去,可又惧怕康熙会派人来杀他的矛盾心情。但当传旨太监说这是只给他一人看的密旨,让他不必跪着接旨,也不必自称奴才时,小宝疑惑之间,还是将双手往身上的衣服上蹭了蹭,觉得干净了才敢双手捧过小皇帝的密旨。当他打开密旨一看,原来是康熙亲手画的六幅记载他六件功劳的图时,他呆住了。原来小玄子不仅不会杀他,还原谅了他,仍然惦记着他的功劳,他的友情。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把小玄子画的六幅画在沙地上铺开,一边流泪一边不停地吹着落在画上的沙子。当一幅画被风吹走时,他一边呼喊着小玄子,一边跪爬着跌跌撞撞去追赶。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康熙的圣旨中最后那句还要小宝铲除天地会的话,小宝会立刻毫不犹豫地奔到康熙身边。康熙虽然用少时情谊感动了小宝,但是却没算到小宝因为康熙没有逼他回去,没有说到他不回去就杀头之类的话,小宝竟然抗旨不归。早知这样康熙就应该威胁小宝不回去就砍了他的头,呵呵。那也是因为康熙太想用情谊来打动小宝,让他心甘情愿地回到自己身边了。不过康熙原谅了小宝之前救天地会成员、背叛自己的行为,而且画了六幅情真意切的图,写了一篇怨念又充满深厚兄弟感情的圣旨,这应该都是出于真感情。
弦筝的那篇文里,说新版把原著中的“小玄子来找我了”改成“小玄子来接我了”,表现了韦小宝对康熙内疚,以致时时想着小玄子的鬼魂会不会来找他,如果来找他,他就会跟小玄子走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在通吃岛上小宝一定也时时思念康熙,当他呆腻了通吃岛上的生活时,恐怕也常常想着康熙是不是原谅他了,总盼望着康熙来接他回去。
新版中往往把台词一字之改,表现的兄弟情谊就更加深厚,更加让人品味不已。比如第34集里,就把康熙说的“我做六十年皇帝,你就做六十年大官,咱们君臣有恩有义,有始有终”改成“我做六十年皇帝,你就做六十年大臣,咱们两君臣有恩有情,有始有终”。
许多触动人心弦的事情,总能让我感动。看过新版《鹿鼎记》之后,让我印象最深,也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段玄桂情。第45-50集我觉得几乎是康熙与小宝情感间得得失失、合合分分的过程,如果不是删了太多雅克萨之战、签订和呈献《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戏,这最后的6集实是最精彩的,与第39-41集一样。
所谓物极必反,第40-41集里,康熙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完全掌控了韦小宝,小宝对其准备将天地会一网打尽的事情已经无能为力了。康熙为了今后能让小宝继续呆在身边,而没有点破他的身份,也没有公开囚禁他,只是软禁他,让多隆寸步不离看管他,这样反倒让多隆对小宝失了戒心。康熙恐怕也没想到小宝能为了天地会而杀了多隆。其实小宝已经杀过不少人,包括从小就杀过清廷的一个军官和真正的小桂子。凡是挡在他前面的人无论多无辜,小宝也可以下决心杀死他。我觉得这一点小宝与康熙倒有异曲同工之处。康熙恐怕是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才导致了失败。康熙对小宝就是不能忍得住,因为他太重视小宝,太希望小宝只一心一意效忠于他了。否则他大可先炮轰灭了天地会后,再来拆穿小宝的身份,这样小宝也没机会再脚踏两只船了。
所以后面康熙得知小宝带天地会人逃跑之后,那种震怒和挫败感噬咬着他,使得他下达了对小宝全剧中最严厉的指令:“命九门提督领兵三千,务必把韦小宝给朕抓回来!”这个命令一下达,恐怕抓到韦小宝的人亦或杀死他,都没人有异议,因为能让康熙下达这样的命令,证明韦小宝在皇帝眼里已是公然反叛了。所以当韦小宝被洪教主抓住后,都跪地求赵良栋和王进宝将他带走了,这稀里胡涂不知小宝何意的俩人居然拍马走了,还自作聪明地以为救了小宝一命。如果小宝不是福大命大,恐怕会死在洪教主手上了。小宝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去见康熙,证明他也是很自信康熙不会杀了他,顶多是吓唬吓唬他。记得看过弦筝的文,大意是说康熙有多自信小宝不会听从天地会的话刺杀自己,小宝就有多自信康熙不会真的杀了他。因此我很是埋怨赵良栋和王进宝这两个愣头青,总觉得他俩是康熙与小宝分离了六年的罪魁祸首。后来想想,以韦小宝骗死人不偿命的三寸不烂之舌,如果赵良栋和王进宝真的将他带走,他也会设法逃脱。看来康熙与小宝注定要分离多年啊。
第45集里,小宝一听到“小桂子,你在哪儿,小玄子来找你了”的喊声,就以为是小玄子的灵魂在喊他,要把他带走,一向怕死的他却想也没想便跳出来说:“小玄子来接我了!”然后径自奔到海边,一声声地呼喊小玄子。当他终于看清原来是大批人马来到岛上时,他还叫着完了完了,扭头便跑,他以为这些人是奉旨来杀他的。证明他时时想着小玄子来接他回去,可又惧怕康熙会派人来杀他的矛盾心情。但当传旨太监说这是只给他一人看的密旨,让他不必跪着接旨,也不必自称奴才时,小宝疑惑之间,还是将双手往身上的衣服上蹭了蹭,觉得干净了才敢双手捧过小皇帝的密旨。当他打开密旨一看,原来是康熙亲手画的六幅记载他六件功劳的图时,他呆住了。原来小玄子不仅不会杀他,还原谅了他,仍然惦记着他的功劳,他的友情。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把小玄子画的六幅画在沙地上铺开,一边流泪一边不停地吹着落在画上的沙子。当一幅画被风吹走时,他一边呼喊着小玄子,一边跪爬着跌跌撞撞去追赶。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康熙的圣旨中最后那句还要小宝铲除天地会的话,小宝会立刻毫不犹豫地奔到康熙身边。康熙虽然用少时情谊感动了小宝,但是却没算到小宝因为康熙没有逼他回去,没有说到他不回去就杀头之类的话,小宝竟然抗旨不归。早知这样康熙就应该威胁小宝不回去就砍了他的头,呵呵。那也是因为康熙太想用情谊来打动小宝,让他心甘情愿地回到自己身边了。不过康熙原谅了小宝之前救天地会成员、背叛自己的行为,而且画了六幅情真意切的图,写了一篇怨念又充满深厚兄弟感情的圣旨,这应该都是出于真感情。
弦筝的那篇文里,说新版把原著中的“小玄子来找我了”改成“小玄子来接我了”,表现了韦小宝对康熙内疚,以致时时想着小玄子的鬼魂会不会来找他,如果来找他,他就会跟小玄子走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在通吃岛上小宝一定也时时思念康熙,当他呆腻了通吃岛上的生活时,恐怕也常常想着康熙是不是原谅他了,总盼望着康熙来接他回去。
新版中往往把台词一字之改,表现的兄弟情谊就更加深厚,更加让人品味不已。比如第34集里,就把康熙说的“我做六十年皇帝,你就做六十年大官,咱们君臣有恩有义,有始有终”改成“我做六十年皇帝,你就做六十年大臣,咱们两君臣有恩有情,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