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出家吧 关注:20贴子:110
  • 1回复贴,共1

南怀瑾老师讲“如何对付妄念”:用功最好最快的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对付自己的妄念?如何制心?如何去妄想?如何除杂念?世界上学佛学道的人都想除忘想,我不是一再告诉你们,妄想不要你去除它的呀!你去除它干什么?我以前作了一首诗,讲一般人学佛学道去妄想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了,这首诗怎么说呢?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妄想就好像秋风落叶一样,扫了一次,又来一次,而且是在秋风里扫,越扫越多。老子懒得扫了,哈哈一笑,算了,不去扫它。落叶掉下来,自然会变成灰,自然就空掉了,你去扫它干什么?任它着地自成灰。这些道理我都说过了,妄念不要去除它,你去除妄念那个心,也是妄念。忘念本来是空的,本来就是虚妄的,所以才叫妄念。你除它干什么?我一直叫你们去体会“那个能知道妄念来去的心”,那个心不是妄念,那个并没有动过。你既然知道是妄念,妄念早就跑了。你还想办法去除妄念,那不是吃饱饭没事干吗?
  《圆觉经》的几句话,对于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线,也是最难的: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在任何时间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顿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么叫做不起妄念?如果一个人没有妄念,什么念都不起,完全像木头一样,也并不是佛道。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对于自然来的妄想,并不勉强用个方法加以息灭,如果对于自然来的思想,想个方法加以灭除,这个加以灭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灭的话,自然就清净了。
  所以再进一步告诉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做功夫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对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学佛有一点基础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后拼命想办法除妄念,统统在了知的阶段。其实那个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个大妄念,所以佛告诉我们: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来的,会自然而去。
  最后一句话,佛告诉我们: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假定我们到了无了知,明明了了都没有了,寂灭了,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到了这样境界,就不必要自寻烦恼,不要再自问这个对不对?或怕大概是顽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别。
 还有一个重点:【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当你知道是幻想,那个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个方法,如观想啦、炼气啦等等,去除那个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为什么?因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没有,所以是靠不住的。【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这中间再不必加一点,不增不减,那个寂灭清净同觉性。这里头没有初地、二地、初禅、二禅之分,把这个认识清楚就好办了。
  真的认识清楚了这个,或者稍稍有点见地的人,悟后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
《如何修证佛法》《习禅录影》
  注意《圆觉经》十二位菩萨报告的修行经验,尤其中间有两段最好,是大家用得到的;“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都看过吧?(答:看过)记得吗?(答:记得)好好去体会。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不起分别,不起妄想,“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但是妄想起来,不要压制,也不要切断,它本空的嘛,它自己会跑掉,谁能把一个妄念永远留住啊?留不住的。“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增不减,妄想过了它本空,就没有了。本空的那个心境界,就不要再怀疑,“哎!这个对了没有?”这就完了,这又在妄想;所以不要再起妄想,清清楚楚。平常如此用心,再加上修禅定,就会到家了。
  《圆觉经》上还有个很重要的句子,关于妄想的问题,佛经都告诉我们了。“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妄想一起来,你知道是妄想,妄想就已经跑掉了,还要你去灭它吗?不需要借用另外一个方法。“离幻即觉”,没有妄想,自己本来见闻觉知清清净净的,“亦无渐次”,这个里头没有什么次第。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能这样就对了。“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当下圆成,也就是“圆成实性”。
  修行不是一天两天,如何把这个父母所生的身体,修证成果,那是一步一步的功夫了。那必须是四禅八定的路线,除此以外,没有第二条路了。也就是《楞严经》上两句话:“方便有多门”,方法很多;“归元无二路”,回家只有这一条路。(文章摘自博客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老师)


1楼2016-05-15 17:04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2楼2016-05-16 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