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内的(尤其是这个吧里的)很多作品都已经出现那种“用套件简单的重复堆砌”的现象了,指标也都没有显著提高,一副“老东西玩腻了,新东西还没出来”的样子。然而与此同时,国外的业余电磁炮已经玩出了许多的花样,玩出了很高的指标。抛开应不应该和国外爱好者争个“高低先后”这个事不谈,相信国内“简单重复的堆砌”以及“没有新东西玩”的现象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很痛苦的。这篇帖子主要介绍国外的优秀作品,一来是给大家介绍点“新东西”玩玩,二来也是给大家“长一长心气”,希望大家多搞点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东西,毕竟反复的做简单的东西可以说是最无聊的事情了
_
国外的电磁炮爱好者做过的东西我肯定是无法一一列举,这里仅举几个个人感觉质量较高或者比较帅的例子。涉及到很多外文,请大家耐心的看……
另外,我没有整块的时间来一次性完成这篇帖子,所以本帖的内容会分块的贴上。
_
首先来几个大家喜闻乐见的磁阻式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
巧妙的实现高效率 (作者网名Yandersen,貌似是加拿大人,发现自4hv)
6级加速达到54m/s,总效率20.6%(包含连发用的预加速),总储能55J。注意效率的小数点位置……
遗憾的是我不能找到这个家伙发的关于这个作品的帖子(很认真的找过……),以下是他的一个回复里找到的图片,数据还算丰富。
这里他使用的弹丸直径是9.4mm。所用的线圈参数未知,不过从他见人就安利的方案来看,他的线圈几何外形应当是下图这样的,即线圈长度与线圈厚度均与炮管直径相同。
如图上的字所说,这种几何外形的线圈能在等线圈截面积,等电流密度下产生最强的磁场。(不是最优形状,因为靠外的匝要比靠内的匝更长,等匝数下电阻明显更大,所以更扁一点的线圈会更好)
他使用的功率回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注意奇数级和偶数级可控硅方向是相反的。这就是巧妙之处,利用LC谐振电流过零点让可控硅关断。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实现我们梦寐以求“能量回收”与“自动关断”。所以效率很高。鉴于近年来薄膜电容的价格“白菜化”,这种结构的耗资应该和普通的高压磁阻式差不了太多。推荐大家尝试一下
_
第二个例子
黑科技和高成本造就的轻小便携的高效磁阻式(作者网名DerAlbi,德国人,发现自4hv)
第一版 效率约27%,10级加速至约50m/s,弹丸动能约30J。
相关链接:htt(空格)p://4hv.org/e107_plugins/forum/forum_viewtopic.php?170489
(上面这个贴子仍在缓慢的更新)
说黑科技是因为,作者在这个作品里使用过类似“基于激光测距的位置检测”(原理不明),“高频感应弹丸检测”的技术,并且之后制作了仅重108g的350W平均功率的反激充电模块,并且宣称能达到93.5%的效率(另外这个电源是CPLD控制的)。并且他的磁阻式主功率回路使用的是“半桥拓扑”,如下图所示
可以实现受控的能量回收与关断。
_
说高成本是因为第一版使用了上百个IGBT,以及巨大的二极管……(当然,人力成本更高……)
_
说轻小便携是因为作者目前宣称能做到整机2kg……
_
作者已经开始用3D打印制作外壳了,不过只是用来感受手感的外壳,还没有整机的成品出来……作者的目标是把电磁炮做到商品化,所以他始终在追求操作简单,结构可靠,能连发,高速大动能,能单手握持等目标。(实际上他基本上都达到了)不过作为德国人,他在商品化道路上还是遇到了些来自法律的阻力。
_
另外这个作者还在研究磁阻式相关的仿真建模,详见该作者的这个帖子
htt(空格)p://4hv.org/e107_plugins/forum/forum_viewtopic.php?175359
(上面这个帖子也在缓慢更新)
表示说这个作者不论是理论水平,电路水平,还是相关工艺水平都很高。
_
国外的电磁炮爱好者做过的东西我肯定是无法一一列举,这里仅举几个个人感觉质量较高或者比较帅的例子。涉及到很多外文,请大家耐心的看……
另外,我没有整块的时间来一次性完成这篇帖子,所以本帖的内容会分块的贴上。
_
首先来几个大家喜闻乐见的磁阻式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
巧妙的实现高效率 (作者网名Yandersen,貌似是加拿大人,发现自4hv)
6级加速达到54m/s,总效率20.6%(包含连发用的预加速),总储能55J。注意效率的小数点位置……
遗憾的是我不能找到这个家伙发的关于这个作品的帖子(很认真的找过……),以下是他的一个回复里找到的图片,数据还算丰富。
这里他使用的弹丸直径是9.4mm。所用的线圈参数未知,不过从他见人就安利的方案来看,他的线圈几何外形应当是下图这样的,即线圈长度与线圈厚度均与炮管直径相同。
如图上的字所说,这种几何外形的线圈能在等线圈截面积,等电流密度下产生最强的磁场。(不是最优形状,因为靠外的匝要比靠内的匝更长,等匝数下电阻明显更大,所以更扁一点的线圈会更好)
他使用的功率回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注意奇数级和偶数级可控硅方向是相反的。这就是巧妙之处,利用LC谐振电流过零点让可控硅关断。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实现我们梦寐以求“能量回收”与“自动关断”。所以效率很高。鉴于近年来薄膜电容的价格“白菜化”,这种结构的耗资应该和普通的高压磁阻式差不了太多。推荐大家尝试一下
_
第二个例子
黑科技和高成本造就的轻小便携的高效磁阻式(作者网名DerAlbi,德国人,发现自4hv)
第一版 效率约27%,10级加速至约50m/s,弹丸动能约30J。
相关链接:htt(空格)p://4hv.org/e107_plugins/forum/forum_viewtopic.php?170489
(上面这个贴子仍在缓慢的更新)
说黑科技是因为,作者在这个作品里使用过类似“基于激光测距的位置检测”(原理不明),“高频感应弹丸检测”的技术,并且之后制作了仅重108g的350W平均功率的反激充电模块,并且宣称能达到93.5%的效率(另外这个电源是CPLD控制的)。并且他的磁阻式主功率回路使用的是“半桥拓扑”,如下图所示
可以实现受控的能量回收与关断。
_
说高成本是因为第一版使用了上百个IGBT,以及巨大的二极管……(当然,人力成本更高……)
_
说轻小便携是因为作者目前宣称能做到整机2kg……
_
作者已经开始用3D打印制作外壳了,不过只是用来感受手感的外壳,还没有整机的成品出来……作者的目标是把电磁炮做到商品化,所以他始终在追求操作简单,结构可靠,能连发,高速大动能,能单手握持等目标。(实际上他基本上都达到了)不过作为德国人,他在商品化道路上还是遇到了些来自法律的阻力。
_
另外这个作者还在研究磁阻式相关的仿真建模,详见该作者的这个帖子
htt(空格)p://4hv.org/e107_plugins/forum/forum_viewtopic.php?175359
(上面这个帖子也在缓慢更新)
表示说这个作者不论是理论水平,电路水平,还是相关工艺水平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