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d949b88fcf2b211e42e8546fa816511/4fed3530e924b89914ad84c369061d95087bf68a.jpg)
夏目漱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则天去私”,就是顺从自然的人生观。虽然这个境界让人望尘莫及,但假使在我短短的人生中,也有个最高思想的话,那就是“半农半X”吧,一种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和理想工作齐头并进的生活方式。
——盐见直纪
两年前偶然听闻“半农半X”,现今这种追求生命意义大过于物质满足的生活方式也正被很多青年人实践着。从城市回归农村,一方面自己亲手栽种稻米、蔬菜等农作物,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粮食,另一方面,从事自我雇佣的工作,用自身特长换得固定的收入,身体力行平衡生活,不再被金钱或时间逼迫。
从事创作的艺术工作者,用多姿多彩的作品为这个地方带来一片新样貌;热爱电影的字幕翻译人员,运用自己的语言专长为这个地方的孩子教导英文;关心环境问题的人,则细心的为这个地方做着环保工作……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呈现着各种“半农半X”的人生形态,而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的共同点,就是满足与肯定。
每个人都梦想生活在一个能够以兴趣维生的社会里,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你身边的人一定会感叹一声,然后纠正你,严肃又认真的说着社会是现实的。然而,现实是很多人已经找到了自己属于自己的X,正过着自己为主角的新生活。
日本作家兼翻译家星川纯在《何为生态学》一书中,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形容为“半农半著”,用一半的工作时间栽种自家粮食,过着自然生态的生活,另一半时间用写作向社会传达正面理念。
其实那样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个意外的机会,我与阿顓也体验了半农半X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寻找到的X是“记录”,用影像与文字去记录与传播这个地方的美好。
在距离上海人民广场65.5KM的偏远郊区,有个左林右田,傍湖环水的农家村落,它依旧存留着江南水乡的旧韵,东临淀山湖,南边是花木遍地的大观园,向西通往古镇同里,北去接近古镇周庄。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雪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