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谷吧 关注:13贴子:64
  • 13回复贴,共1

活久见,现代人尽然用这种方法发泄感情!你中枪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些事情. 即使明不可为也得去做。 因为那是一生中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心灵寄托。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心灵寄托。 那么一生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 也没有什么可以回忆了。 忧伤纵使人心痛。 但那也同样令人难忘。 很多时候在得不到最好的结局。 即使是一场回忆,一场梦。也是值得珍藏。 不是吗?
我看过一个美丽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脾气狠坏,爱发火,他问父亲:“怎么改掉坏脾气?"父亲说:"没次发火之前再木板上钉子.钉完以后来找我."就这样,他听父亲的话,没次要发火时,就去钉钉子,钉玩木板上的钉子以后,找父亲,父亲说:"在发火时,就把木板上的钉子拔下来."过了一段时间,男孩高兴地跑来对父亲说;"木板上的钉子都拔掉了"父亲说"木板上有什么?""有钉子眼儿"孩子,你对别人的伤害永远去不掉."
那么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宣泄自己的感情的了?吟诗作对,还是对着山谷大喊,或是找一个犹如仙境的深山,坐在山巅弹一曲自己最爱的“东风破!”正如李煜的《虞美人》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正如柳永的《蝶恋花》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这不正是古时候的大诗人们发泄感情的用语吗?他们把自己的悲愤化在了诗词里面,赢的万人传颂。但是,古时候的诗人有那么多吗?其他人是怎么发泄自己的感情的了?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工人通过怒吼,富家人通过自己的圈子,政府人员通过批评下属,女人通过抱怨或者是哭泣,他们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的情感,需要发泄自己的情感,而找到自己的发泄的对象却是很难。


1楼2016-05-07 18:45回复
    那么现代人了?发泄感情的方式每个人都不同。
    第一种:卡拉OK镇魂曲型,唱歌的人逼着陪着他,倾听他发自心灵的声音。然后就有了KTV午夜镇魂曲的诞生。
    第二种:话唠型,当你被第一种折磨的“欲罢不能”的时候,出去透个气,你的朋友会跟着你,然后再次倾听他用正常语言表达出来的牢骚,他这样没完没了地聊个不停,对方不同意他就无法快慰,甚至觉得对方故意跟他过不去。他们不在意对方的真实想法如何,也不给对方任何发言权,就为了发泄自己的感情理所当然地利用别人。
    第三种:放在心里发芽型,这种人敢于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任何小秘密只有他一人知道,也就是常说的嘴巴严实。但是一经过爆发,就会成为第二种,内心的小秘密发芽长成大树,然后结果,砸死了一大片人。
    第四种:“奇葩型”以物思人,通过某一种物品代替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像一个人养了一盆芦荟,从种下种子那一刻,细心的培养了三年,发现一串美好的花朵正在盛开,就像对待自己的宝宝一样。


    2楼2016-05-07 18:45
    回复
      那么,现代人为什么需要用这种睹物思人的方法了?他们内心的空虚需要一种物品填充起来,从而达到自己的内心充实的目的,让自己每天都可以有事可做,自己的生活得到了满足,或者说把这样一株芦荟当做倾诉的对象,让它来听自己的心里的话,不会说话的物品总要比人类更可靠,不是吗?它就像黑夜里你的圣光一样,开花的那一刻,你会看见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你心里最深处的东西。


      3楼2016-05-07 18:47
      回复
        都是心声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5-09 23:40
        回复
          心好累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18 18:1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5-18 18:1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5-18 18:51
              回复
                老师别看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5-18 18:5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5-18 18:5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5-18 18:5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5-18 18:5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5-18 18:5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5-18 18: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