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伴随着兴平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消费支出温和上涨,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一、可支配收入增长及影响因素 2013年上半年,兴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37元,同比增长10.3%。比全咸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高515元。与咸阳市的十三个区县相比较,兴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数位居第三位,增幅位居第七位。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全面增长推动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一)工资性收入是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半年兴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102.6元,同比增长10.31%,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79.8%。其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绩效工资、生活补贴全面提高。(1)财政供养的义务阶段教师为8900人,绩效工资全部补发到位,人均月增加620元(2)2013年3182名公务员津贴,人均月增加580元。(3)其他事业人员6036人,人均月增加600元左右。城市低保人员8000人,人均增加70元,(4)根据人社发(2013)114号,机关事业单位在今年工资上涨的基础上,人均增资300元左右。二是今年是两年一度工资普调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普遍上涨,且从今年元月份起补发,人均月增加幅度为620元左右。三是随着经济的全面回升,兴平市国有、私营工商企业今年效益普遍提升,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带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性晋级,多数企业发放节日奖金,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较去年都有所提高。四是政府采取的多种增加就业措施见效,就业人数增加,新就业人员工资性收入也同步增长。 (二)投资渠道拓宽,财产性收入提高。一是随着经济回暖、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开发热度不减。各种投资渠道的成熟,居民将手中的闲钱投资于如购房倒房、股市、合伙开店等增加个人收入的投资。二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的购买力增强,全市各种名牌专业服装店、饮食连锁店遍布,城区内大街小巷的沿街门面房、出租房出租金自去年以来大幅提高,最高的达每间十二万元以上,背街门面房都在一万以上,拉动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上半年兴平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477.5元,同比增长26.99%。 (三)经营性收入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各项鼓励、扶持、工商税收减免等政策的实施,兴平市 的私营、个体经济较为活跃。在职、下岗、离退休人员经商办企业的热情高涨。加之经济回暖,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各种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都有很大的提高。经营户利润大幅提高,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上半年人均经营性收入737.6元,同比上涨30.78%。 (四)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随着政府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险制度今年再次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标准,企业离退休金发放标准平均提高10%左右。行政事业离退休人员由在职人员津贴的 60%提高到了70%,人均月增加180元,从2013年元月补发,于年终前全额发放到位。政府转移性支付力度加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社保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的提高,增加了医疗救助、大病救助,对无收入、无社保群体的救助范围和力度。上半年兴平市城镇人均转移性收入1584.3元,同比增长5.0%。 二、消费支出增长特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平稳,上半年兴平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599.45元,同比增长4.56%。各类消费支出各有升降,呈现不同特点。
(一)饮食讲究营养。饮食结构日趋合理,食品消费追求高档,在外饮食增加。上半年兴平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3281.2元,同比增长14.13%。居民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膳食结构更趋合理。主要体现在:1、副食品消费增速趋快。上半年居民人均肉禽蛋水产品类支出同比增长15.3%;蔬菜类支出同比增长9.7%;糕点、奶及奶制品同比增长8.2%。2、食品消费追求高档。高档粗粮、特级水产品、绿色天然食品、高档进口水果等食品受到更多市民欢迎。3、在外饮食成为时尚。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的氛围和饮食文化,越来越多的各类聚餐从家庭转向社会,在外饮食支出增长迅猛,上半年人均在外饮食同比增长 12.6%。(二)穿着追求时尚。衣着消费档次提升,品牌服装消费看好。居民上半年人均衣着支出1037元,同比增长6.6%。成为仅次于食品的第二大消费项目。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用于衣着的消费支出快速增长,高档化、时装化、品牌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服装消费的一种潮流。 (三)文教愈受重视。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一直是百姓的消费热点。随着居民口袋里的钱不断增多,在满足吃、穿、住的基本生活需求后,文教娱乐的消费不断增加。居民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868.9元,同比增长3.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81.32元,同比增长3.6%。周末与家人朋友一起“进山”感受大自然、或者成为“背包客”的一员已经是人们很习以为常的休闲方式,文娱活动日渐丰富,生活更加多彩。 (四)居民注重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自身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平安是福,健康是金”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各类医疗保健器材、滋补保健品以及医疗服务走入居民家庭,居民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13年上半年,兴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类支出累计达677.08元,同比增长22.4%。 (五)耐用消费品更新进入尾声。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家庭设备已由更新换代期进入了饱和期。城镇居民上半年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较上年略有增长。百姓对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放缓,要保持其稳定增长,正常更新、购房带动、新婚添置和升级换代等因素将会对消费品市场有所推动。 (六)交通和通讯为沟通提供方便。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通讯业的快速发展,居民信息意识和时效意识不断增强,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迅速走进居民家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城市居民之间沟通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780.29,同比增长36.41%。 (七)注重享受生活。享受型的服务消费已成为居民的时尚选择。随着服务业的新发展,为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领域分流,作为享受型的服务性消费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明显。上半年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较上年增长 6.3%。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1、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从调查可知,工资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体,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重高达79.8%。转移性收入占到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也达到11.4%。而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5.3%、3.5%,所占份额和比例偏小。这表明了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收入、养老金和退休金为主,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收入结构不尽合理。 2、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多数居民消费更趋于谨慎,不少消费者又回到捂紧钱包、精打细算的日子,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4.56%,远低于收入10.0%的增幅,居民消费潜力未得到完全释放。四、意见和建议1、拓宽收入渠道,优化收入结构。引导居民树立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增强居民理财意识,引导居民逐步从存款保值向投资生财转变,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优化居民收入结构。
2、关注低收入群体,减轻其生活压力。虽然近年来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相比而言,仍属于较贫困阶层。其收入状况决定了其消费行为比较谨慎,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虽有消费愿望和要求,但往往力不从心。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大,由于收入水平低,制约了潜在消费的实现,因而增加这部分人的收入,对促进消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饮食讲究营养。饮食结构日趋合理,食品消费追求高档,在外饮食增加。上半年兴平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3281.2元,同比增长14.13%。居民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膳食结构更趋合理。主要体现在:1、副食品消费增速趋快。上半年居民人均肉禽蛋水产品类支出同比增长15.3%;蔬菜类支出同比增长9.7%;糕点、奶及奶制品同比增长8.2%。2、食品消费追求高档。高档粗粮、特级水产品、绿色天然食品、高档进口水果等食品受到更多市民欢迎。3、在外饮食成为时尚。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的氛围和饮食文化,越来越多的各类聚餐从家庭转向社会,在外饮食支出增长迅猛,上半年人均在外饮食同比增长 12.6%。(二)穿着追求时尚。衣着消费档次提升,品牌服装消费看好。居民上半年人均衣着支出1037元,同比增长6.6%。成为仅次于食品的第二大消费项目。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用于衣着的消费支出快速增长,高档化、时装化、品牌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服装消费的一种潮流。 (三)文教愈受重视。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一直是百姓的消费热点。随着居民口袋里的钱不断增多,在满足吃、穿、住的基本生活需求后,文教娱乐的消费不断增加。居民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868.9元,同比增长3.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81.32元,同比增长3.6%。周末与家人朋友一起“进山”感受大自然、或者成为“背包客”的一员已经是人们很习以为常的休闲方式,文娱活动日渐丰富,生活更加多彩。 (四)居民注重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自身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平安是福,健康是金”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各类医疗保健器材、滋补保健品以及医疗服务走入居民家庭,居民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13年上半年,兴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类支出累计达677.08元,同比增长22.4%。 (五)耐用消费品更新进入尾声。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家庭设备已由更新换代期进入了饱和期。城镇居民上半年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较上年略有增长。百姓对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放缓,要保持其稳定增长,正常更新、购房带动、新婚添置和升级换代等因素将会对消费品市场有所推动。 (六)交通和通讯为沟通提供方便。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通讯业的快速发展,居民信息意识和时效意识不断增强,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迅速走进居民家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城市居民之间沟通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780.29,同比增长36.41%。 (七)注重享受生活。享受型的服务消费已成为居民的时尚选择。随着服务业的新发展,为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领域分流,作为享受型的服务性消费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明显。上半年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较上年增长 6.3%。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1、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从调查可知,工资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体,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重高达79.8%。转移性收入占到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也达到11.4%。而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5.3%、3.5%,所占份额和比例偏小。这表明了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收入、养老金和退休金为主,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收入结构不尽合理。 2、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多数居民消费更趋于谨慎,不少消费者又回到捂紧钱包、精打细算的日子,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4.56%,远低于收入10.0%的增幅,居民消费潜力未得到完全释放。四、意见和建议1、拓宽收入渠道,优化收入结构。引导居民树立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增强居民理财意识,引导居民逐步从存款保值向投资生财转变,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优化居民收入结构。
2、关注低收入群体,减轻其生活压力。虽然近年来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相比而言,仍属于较贫困阶层。其收入状况决定了其消费行为比较谨慎,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虽有消费愿望和要求,但往往力不从心。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大,由于收入水平低,制约了潜在消费的实现,因而增加这部分人的收入,对促进消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