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种:对戏
人物:谢遇春[姒封袂] 陶珠[姒梨白]
梗:功成,名就?
须眉将军 谢遇春
弗顾风沙肃杀,掣宝剑当空,发号施令是我的职责。
巾帼不让须眉,我须眉将军今号令数十万大军破吴国边疆,庸夫俗子们——何以不服。
皎皎皓月当照我丹心,我摩挲着那把缀了珠玉的宝剑,痴恋这壮美河山一程程,风沙暴雪不掩我叱咤风云的气概。骑着的骏马为胜利嘶着喊,关山的雁群成群而归,我歔着碧空的雁群,笑得痴狂。
“雁归,我也要归了。桃树下烹茶论秦,师父——我归家了。”
赤焰滔天,我的铁靴踏上吴国的城墙,琤琤而响,配着烈焰平添几分悲凉。
远处熟悉的姝影,娉娉而立,对着那楚国的方向,我玉笋紧抠城墙粗砺的古砖,艳丽双靥提了讥笑。
“后悔吗,嫁昏君。”
珍夫人。陶珠
【终于,这一天到了。】
【城破那天,邶宫西北角升腾了影影焯焯的火龙霞光,于是,他们说这是天谴来了,吴国,亡国。】
【玩权弄术的的把式,可我竟有两分信了。只因那人还说:吴之所以不敌楚,皆是陶珍夫人之罪,美色误国,该是处以腰斩。】
【陶珍是有罪的。可他是如何说的,他让陶珍走,让陶珍一个人,出城,去找旧友,去。傻,真傻。】
【后悔?不,视线落在邶宫最高的翘檐上,艳红的唇笑的肆意张扬。】有人爱我宠我,终其所有博我一笑,我又为何要后悔。【所以我最对不起他。】
【渐收回目光,转而视她,自上而下的打量,乌鬓上簪环钗栉琅珰作响。】多年不见,你倒是愈发不像个女子了。这副架子在我面前仍收不住,在夫君哪儿是很不肖说了,【轻轻笑开,却是冷的,】或者,你是故意为之,已彰显须眉的威风?
须眉将军 谢遇春
卸下金甲,摒弃胡骑,我也曾想绾髻别钿,织虹为衣,却发觉画戟宝剑,我一触,便不愿舍弃。陶珠的甍骨华美,却经不住漫天的红炎,我脊上梅骨受住便是,陶珠犯的错,是她焚身万次都弥补不回的。
“你真甘为妲己妹喜一流,我亦不拦。遗臭万年与流芳百世这两条路,是你自选的。”
“只是你死时,别道是淮山李念的弟子,莫言是须眉师姐,这臭气我不想受,师父也是不愿的。”
我笑得那样欢快,不受闺秀之礼而拘,笑声荡于江山,不失豪宕。权术金钱,我无意,我爱的山河一程程,爱的淮山那个清心人,痴恋那个入墓的人。
“须眉的威风不用彰,自有世人传颂。你瞧,这万里内,谁不谢须眉吴国灭昏君降妖妃?”
珍夫人。陶珠
【邶宫的业火在我身后熊熊升腾,烧灼着陶珠那为数不多的柔情。尽数化为灰烬吧。】
淮山李念,楚国须眉,陶珍从未借过你们的光,更无须借。【陶珍所瞻仰的,唯他一人矣。】
【四顾萧条,城角边隅仍有废池乔木,破衣跛腿,他们的目光低垂眼中有的永远只是脚下的一寸地,国家战事,于他们,除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就只剩上位者借机信口而来的谎言。陶珍看了八年,于是有了今日。】陶珍如何从不肖你评说,是非功过,自有定数。【一晃似回到过去,拜别淮山时他也这样问过,功成与名就,陶珠早已抉择,纵是悔恨,也只怨晚见与他,早误与他。这般一想声儿也轻了,眼也弯了,通体肌骨都润了层溶光,俱都软了,陶珠又成了珍夫人,那个邶宫最是娇艳的女人。】楚国的须眉,大楚君王可曾告诉你,昏君妖妃,是一并绑了抛江还是火架祭天?
须眉将军 谢遇春
无一隅净白的邶宫,皆是吴民残尸,我敛了覆在眉梢眼角的嗤笑,静默着抚着残阳照着的金甲,释了入鬓的长眉,原来我和陶珠从一开始便择了不同的路。她慕的郎君,我恋的江山。
“未曾。吾王只道,有罪当诛。至于如何诛,只言提了吴王首级来见。”
多年来从未仔细端详过陶珠,稚时因惧,现时因恨,才发现其实是个极美的女子。我掷了伴我十年的长剑于她,上面还沾着吴王的血。
“师傅多恨你,临终时都留了这物给你。”
你又怎么忍心伤他。
我凑前去,取了她鬓畔正艳的魏紫,眉眼弯弯,笑得无瑕,似乎还是陶珠亲亲的师妹。“师姐,这花就赠我吧。黄泉路上的曼珠沙华,我想更适合你。”
不留一丝留念,带着仍有血腥味的风沙,提了空了的剑鞘,弃了束发的发冠,踏着铁靴飞奔下楼梯,脸上带着泪,似乎是脑子里一直紧绷着的弦在那一刹那断了,我滚下了城墙,满面血泪。手中还攥着魏紫。“师傅,师傅……”
珍夫人。陶珠
【极淡的浮了一抹笑,提吴王首级入耳时在笑,剑声哐当脆响时也在笑,耳鬓簪花被取仍在笑,目送她跌落城楼亦是笑。】
【顾目回视,邶宫已燃成灰烬,吴国王室,除陶珍,再无一人。】
“吾楚欲吞吴,卿有何策”
“臣有一徒,生如皎兔质润胜珠,可堪一用”
“善”
“珠珠,为师与吴,血海深仇,此生不报不死,不复不冥。”
“弟子知了”
“一旦功成…”
“陶珠,承万代臭名”
“唉…”
“珠珠儿,是孤误了你。”
“大王,贱妾有罪…”
“无妨。日中,孤亲梵业火,洗我半世罪孽。你…去吧,让孤留个念想。”
“诺”
人物:谢遇春[姒封袂] 陶珠[姒梨白]
梗:功成,名就?
须眉将军 谢遇春
弗顾风沙肃杀,掣宝剑当空,发号施令是我的职责。
巾帼不让须眉,我须眉将军今号令数十万大军破吴国边疆,庸夫俗子们——何以不服。
皎皎皓月当照我丹心,我摩挲着那把缀了珠玉的宝剑,痴恋这壮美河山一程程,风沙暴雪不掩我叱咤风云的气概。骑着的骏马为胜利嘶着喊,关山的雁群成群而归,我歔着碧空的雁群,笑得痴狂。
“雁归,我也要归了。桃树下烹茶论秦,师父——我归家了。”
赤焰滔天,我的铁靴踏上吴国的城墙,琤琤而响,配着烈焰平添几分悲凉。
远处熟悉的姝影,娉娉而立,对着那楚国的方向,我玉笋紧抠城墙粗砺的古砖,艳丽双靥提了讥笑。
“后悔吗,嫁昏君。”
珍夫人。陶珠
【终于,这一天到了。】
【城破那天,邶宫西北角升腾了影影焯焯的火龙霞光,于是,他们说这是天谴来了,吴国,亡国。】
【玩权弄术的的把式,可我竟有两分信了。只因那人还说:吴之所以不敌楚,皆是陶珍夫人之罪,美色误国,该是处以腰斩。】
【陶珍是有罪的。可他是如何说的,他让陶珍走,让陶珍一个人,出城,去找旧友,去。傻,真傻。】
【后悔?不,视线落在邶宫最高的翘檐上,艳红的唇笑的肆意张扬。】有人爱我宠我,终其所有博我一笑,我又为何要后悔。【所以我最对不起他。】
【渐收回目光,转而视她,自上而下的打量,乌鬓上簪环钗栉琅珰作响。】多年不见,你倒是愈发不像个女子了。这副架子在我面前仍收不住,在夫君哪儿是很不肖说了,【轻轻笑开,却是冷的,】或者,你是故意为之,已彰显须眉的威风?
须眉将军 谢遇春
卸下金甲,摒弃胡骑,我也曾想绾髻别钿,织虹为衣,却发觉画戟宝剑,我一触,便不愿舍弃。陶珠的甍骨华美,却经不住漫天的红炎,我脊上梅骨受住便是,陶珠犯的错,是她焚身万次都弥补不回的。
“你真甘为妲己妹喜一流,我亦不拦。遗臭万年与流芳百世这两条路,是你自选的。”
“只是你死时,别道是淮山李念的弟子,莫言是须眉师姐,这臭气我不想受,师父也是不愿的。”
我笑得那样欢快,不受闺秀之礼而拘,笑声荡于江山,不失豪宕。权术金钱,我无意,我爱的山河一程程,爱的淮山那个清心人,痴恋那个入墓的人。
“须眉的威风不用彰,自有世人传颂。你瞧,这万里内,谁不谢须眉吴国灭昏君降妖妃?”
珍夫人。陶珠
【邶宫的业火在我身后熊熊升腾,烧灼着陶珠那为数不多的柔情。尽数化为灰烬吧。】
淮山李念,楚国须眉,陶珍从未借过你们的光,更无须借。【陶珍所瞻仰的,唯他一人矣。】
【四顾萧条,城角边隅仍有废池乔木,破衣跛腿,他们的目光低垂眼中有的永远只是脚下的一寸地,国家战事,于他们,除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就只剩上位者借机信口而来的谎言。陶珍看了八年,于是有了今日。】陶珍如何从不肖你评说,是非功过,自有定数。【一晃似回到过去,拜别淮山时他也这样问过,功成与名就,陶珠早已抉择,纵是悔恨,也只怨晚见与他,早误与他。这般一想声儿也轻了,眼也弯了,通体肌骨都润了层溶光,俱都软了,陶珠又成了珍夫人,那个邶宫最是娇艳的女人。】楚国的须眉,大楚君王可曾告诉你,昏君妖妃,是一并绑了抛江还是火架祭天?
须眉将军 谢遇春
无一隅净白的邶宫,皆是吴民残尸,我敛了覆在眉梢眼角的嗤笑,静默着抚着残阳照着的金甲,释了入鬓的长眉,原来我和陶珠从一开始便择了不同的路。她慕的郎君,我恋的江山。
“未曾。吾王只道,有罪当诛。至于如何诛,只言提了吴王首级来见。”
多年来从未仔细端详过陶珠,稚时因惧,现时因恨,才发现其实是个极美的女子。我掷了伴我十年的长剑于她,上面还沾着吴王的血。
“师傅多恨你,临终时都留了这物给你。”
你又怎么忍心伤他。
我凑前去,取了她鬓畔正艳的魏紫,眉眼弯弯,笑得无瑕,似乎还是陶珠亲亲的师妹。“师姐,这花就赠我吧。黄泉路上的曼珠沙华,我想更适合你。”
不留一丝留念,带着仍有血腥味的风沙,提了空了的剑鞘,弃了束发的发冠,踏着铁靴飞奔下楼梯,脸上带着泪,似乎是脑子里一直紧绷着的弦在那一刹那断了,我滚下了城墙,满面血泪。手中还攥着魏紫。“师傅,师傅……”
珍夫人。陶珠
【极淡的浮了一抹笑,提吴王首级入耳时在笑,剑声哐当脆响时也在笑,耳鬓簪花被取仍在笑,目送她跌落城楼亦是笑。】
【顾目回视,邶宫已燃成灰烬,吴国王室,除陶珍,再无一人。】
“吾楚欲吞吴,卿有何策”
“臣有一徒,生如皎兔质润胜珠,可堪一用”
“善”
“珠珠,为师与吴,血海深仇,此生不报不死,不复不冥。”
“弟子知了”
“一旦功成…”
“陶珠,承万代臭名”
“唉…”
“珠珠儿,是孤误了你。”
“大王,贱妾有罪…”
“无妨。日中,孤亲梵业火,洗我半世罪孽。你…去吧,让孤留个念想。”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