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7日漏签0天
重庆教师资格吧 关注:6,015贴子:72,84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重庆教师资格吧
>0< 加载中...

重庆市2016年“特岗计划”教师招聘简章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佑殇玥无痕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全市14个区县公开招聘名额为1410名


  • 佑殇玥无痕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五)面试(100分)
各区县教委、人力社保局组织面试。经资格复审合格的人员,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于2016年6月25日8︰30到报考区县指定地点参加面试。面试成绩由各区县公布。
面试考官对考生面试成绩评定在60分以下的,须在评分表中说明理由;考生面试最后结果在60分以下的,该区县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理由并报市级相关部门备案。
(六)体检
各区县负责组织体检。根据笔试、面试总成绩(专业素质+教育理论)÷2×50%+面试×50%,四舍五入法保留二位小数),由高分到低分,按各招聘岗位名额等额确定并公布参加体检人员名单。面试成绩未达到60分的考生,不能进入体检。总成绩末名并列时,依次按笔试成绩、专业素质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体检参照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总体要求,以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的通知》(渝教师发〔2016〕9号)进行。
2016年6月26日至28日,在县级以上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若招聘单位或参加体检人员对体检结论有异议,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区县教委提出复检申请,经区县教委、县人力社保局同意后到指定医院进行一次性复检,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因体检不合格或经确认自愿放弃资格出现的缺额,由区县根据笔试、面试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
(七)考察
各区县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并再次审核其报考资格,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八)公示
各区县将体检、考察合格人员名单报市教委,经汇总后在市教委公众信息网和市人力社保局公众信息网上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拟聘用人员姓名、性别、学历、专业、毕业院校、毕业时间、考试考核总成绩、拟聘区县及任教学科等。
(九)岗前培训
各区县教委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特岗教师培训,尤其是针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做好新教师入职前的师德教育与教学培训工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严格执行。
(十)完善手续
各区县要根据学校需求以及岗位空缺情况,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特岗计划”考生,按照教师〔2006〕2号号文件精神,落实相关政策,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自愿留在本地的特岗教师,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任教服务期满考核登记表》(附件4),予以落实工作岗位,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
(十一)缺额调剂
根据缺额和当地实际,由各区县教委、人力社保局根据“特岗计划”教师公开招聘报考情况,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研究制定调剂方案,进行一次性补缺调剂。调剂人员名单分别报市级相关部门备案。
四、招聘纪律
“特岗计划”教师招聘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应严格执行招聘政策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若违纪、违规或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其他事项
(一)咨询电话:各区县教委联系电话见附件1,报名系统联系电话为86380492、86380052。
(二)各区县教委、人力社保局、编办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在招聘工作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协商、妥善处理;特殊情形应及时向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和市编办汇报,确保招聘工作顺利实施。
本招聘简章由市教委和市人力社保局负责解释。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重庆教师资格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