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之子李敢,在漠北之战中,为大校(之一),当副将。军功为夺左大将旗鼓,封赏是关内侯。(李敢在之前两年夏的河西之战同时随李广出右北平,颇勇武)而漠北之战前,敢深入力战之士尽属去病。
李敢的封赏是比李广的强非常多,他的职位,是敢深入力战之士中,大校,副将,或而言之,敢深入力战之士尽属李敢了呢,当然是笑话,职位而已。这么一件极小的事,李敢当真是对不起这样一个职位,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他仅仅得到夺左大将旗鼓这样一个必得的小小的功绩。怎么就在大批勇将中,轮到他上位了呢,因为他有个好爹。
李广,那样的几十年如一日,沉默,喜与老兵演练战事,很年轻的时候就得到才气天下无双的赞誉,他的才气,就是战场上的大到战略布置,小到一招一式。可是,这些不是战功。但,这些甚至意味着战争能力的革命。当李敢得到机会把这些革命性的成果用于战场之时,李广自刎离世,巨星郧落,一军皆悲。
看到所谓六郡良家子共同的悲哀,看到李广好大的名气,怎么就有人以为这名气就只是名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