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出:《天女祥降混世中,未试尘寰询祭翁》
祭祀求得天上仙,再续前缘,思远阁上思远,清子济世,梦知未来事,点破戚娘,病骨风情难描,偏作施夷光。
————。〖一枝雪·演绎〗。————
时间 一个冬天
地点 思远阁
人物 裕昭仪·天清子 宁嫔·柳矜
剧情 思远阁偶遇,谈谈人生
————。〖一枝雪·开戏〗。————
宁嫔·柳矜
北风啸然,吹落满地红蕊。
我踏着冬日古寺的撞钟声,拖着沉重的步履独登高阁。举目远望昔日的蓬莱园风华不再,惟有茫茫无际的苍凉。
我的目光停驻在那座高伫的玲珑宝塔之上,把玩着手心的玉佩悄声嗫嚅:“清子……”
悠悠几载年华东逝,犹记窥天女当初下界真容,冰肌玉骨,熠生莲辉。我因请仙而名于世,却亦不知仙何处来。
“天地清明,众生却迷惘。天降清子,可是来救世?”
裕昭仪·天清子
荷袂染湘波斑斓清波,枯瘦尽一江潋滟秋色。提笔浸月华研磨,诗笺长留春秋遗录一笔,鬓畔玉璧琢钗衬她仙姿姑射。
“清子倘不救世,是否也该伴郎君千岁,同看日升月落?”
蟾宫仙官赴宴赐赏美酒时呀,独遗她一人于天地沧茫间,换得乱世清明。
“若我非清娘,不做祥瑞天女,是否也该纵享安乐?”
“您呀,能不能告诉我——”
潋滟春水要漾起涟漪,西洲灯火已灭,花灼曾谢尽呀。
“我的家呀,那个凡世向往的仙宫——是什么模样?”
她极轻地扬起明艳如灼灼桃花的娇靥,眼中是对故乡的思慕与渴望,珠翠泠泠碰撞出一幅豁然模样。
宁嫔·柳矜
清铛微动,缟衣轻羽。
她呀,并承了金乌灼眼的韵致,双足踏过半池红蕖绿沼的残影,纳了一段长风别样细腻的媚骨而来。我捏着暗哑的嗓子,低低地唤出了声:“清娘。”
雾霭沉郁笼罩了世间万物,一行归雁就此不知路途,落下几串凄清的哀吭。“虽为国之黔首,亦须心怀天下。你不当这样想。”
我侧耳听她说人间安乐,听她说飘渺仙家。终久是喟叹着淡淡地一挥衣袖,试图拂去天边扰人的浮云。
“该是通和景明之盛世。”
裕昭仪·天清子
花愁蓄满一池春水拂琼枝,她遥望万里迤逦河山尽头,那有金戈铁马常驻封疆城域,有长存明灭不尽红蕊艳骨的远方,眉间的哀愁拟明月微瑕,连灼眼桃夭酿作酒也饮不尽的一腔情肠。
“我终是明白,戚娘常对楚地的念想。”
“梦中似她白鸽传一封信笺八百里加急而往楚地去,我记不清明了。”
泪光闪现如夜空一颗星烁辉耀,她轻轻摆了摆手,眼底藏过万邦来朝兴盛模样,长安都城通明灯火。
“我要将这人间悲戚尝尽,这样…是否就能安稳常伴君旁?”
眼睑低垂。睫羽纤长,她沉吟一句。
“世人皆有存在的理由,清娘亦是,那我来济世,她来……”
她扬起脸,含糊一句,却是连星光也拟不过她眉间的希望呀,看透她渴慕的人间烟火的琳琅模样。
“你说,是也不是?”
宁嫔·柳矜
应怜娇娥忘前尘,何时还续按仙乐?
我依着她的清明眉目描摹着远山的模样,又攀抚过她鬓畔春幡的娉娜遐想。几番思量过后,着眼落花尽随潺潺流水飘逝而去,轻诵成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怀想人世不堪回首日,姑以锦绢拭珠泪“也罢,无须尝尽悲戚,你若愿常留君侧,我不妨你。”
我小心地敛起细碎的墨丝,略蹙起一双深致的眉宇,与子沉说:“为人臣则躬身为疆土,为天女则渡人于混沌。是与不是,你只莫添乱绪。”
昭仪·天清子
她撑开史书画卷一幅梨花卷遍淡粉春光的袖,堆金垒银般映出万家灯火通明的光亮,千盏画满鱼戏莲叶间的灯照不尽通往前尘的梦呀——绵延而悠长,千载无绝期。
“我能不能食得人间烟火,抛这仙子姑射,再不将长生不老镌刻于琼枝,尝一尝轮回之道?”
她笑尽了浮生能偷几世书,哭碎了人间沧桑尽离合,却也触不到斑驳了玉桃仙圃的宫室如故,永无追忆,只念得来年花事当初。
“也罢,勿让我记起呀,让我常伴他旁,生生世世,无论生老病死,永不相忘。”
宁嫔·柳矜
莺落树底,燕归南国。
她执意以萎谢舀尽了繁华,以碧落修作来世缘。我笑点她眉心“走罢,走罢,你既心已有决,何必寻我问卦。”
我欲将仙鹤护她离去,却奉天命留她历尽桃花命劫。我只手遮过乾坤日月的沉浮,掠过四时流转的凄清,向着故里归去。
“天女祥降混世中,未试尘寰询祭翁。柳女未解先辞去,今日事事归一空。”
结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