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27/歼-11的航电升级,扒拉点扬基的老资料
背景:2000年以后,随着周边国家空军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数量的激增,而我空军除苏-30之外的其他苏-27/歼-11受落后的火控系统限制却不具备发射这类导弹的能力。

由于我军苏-27/歼-11装备规模较大,经费还需要用来采购歼-10等新一代战机和价格昂贵的特种飞机,因此改装升级立足在“实用、足够”上。具体说是在雷达前端部件不大动的基础上,在后端更换了处理能力更强的火控计算机,并增加一个信息处理通道。

该通道处理雷达新增的TWS功能和使用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能力。改进后的歼-11可以同时使用两枚R-77打击两个目标。由于空军并不要求歼-11机队具备精确对地打击能力,因此改进后的N001E雷达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缺少对地工作模式的N001VE,也就是苏-30MKK使用的雷达。

R-27系列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是苏-27超视距空战的主战武器,其中的R-27ET增程红外末制导型号因为在攻击末端不会主动发出信号而颇具特点,但原装苏-27只能在翼下挂载一对R-27ET,机身下不行。经过我军科技人员的攻关,破解了苏-27火控软件,实现了R-27系列导弹任意混装。

目前,空军绝大多数苏-27/歼-11均经过了升级,
初步具备了现代战争条件下的的超视距空战能力。从00批到04批,歼-11共经5个组装批次组装105架,不断提高国产化率,在充实了空军一线力量的同时,也锻炼了沈飞的生产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