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
何德章
据《崔玄伯传》,拓跋政权定国号是发生在东晋皇帝“司马德宗遣使来朝,太祖将报之”的时候。这是东晋与重建的拓跋政权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当拓跋珪在塞北重建代政权时,中原有鲜卑慕容部的西燕和后燕政权,关中有羌族的后秦,使东晋对塞北情势所知甚少。拓跋鲜卑灭掉后燕,占有中原,东晋雍州刺史杨佺契期竟向北魏问询魏“治在何城”。(《魏书》)
《魏书》卷三二《崔逞传》:“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是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号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逞)死。”据《晋书》卷六七《郗鉴传郗恢附传》,郗恢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中代朱序镇襄阳。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二年,即魏天兴元年,即魏天兴元年,桓玄、王恭、殷仲堪等举兵东下建康,恢与朝廷为犄角以击桓玄等,晋以杨佺期为雍州刺史。九月,桓玄等退守寻阳,“以恢为尚书,将家还都。”作者根据以上两则史料判断,郗恢于天兴初向魏冀州牧常山王拓跋遵请求援助,必在天兴元年九月以前,和同年六月拓跋政权因晋使“来朝”而议定国号为同一事。
由于西晋末年鲜卑拓跋部曾与晋保持了一段和好的关系,其首领曾被晋封为代王,东晋立国之初,亦以联合鲜卑拓跋等部抗衡匈奴刘渊、羯人石勒为基本国策,这是郗恢在受到羌人后秦进攻时求救于拓跋遵,并称拓跋珪为“贤兄”的历史背景。但其时的拓跋政权已从塞北扩张到中原,不再是“统御幽都,控制遐国”的胡族小邦,对于江南以正统王朝相号召、中原士大夫以为正朔所在的东晋政权,必须作出新的姿态。因而拓跋珪要“贬其主号”。以“魏”为国号报书于晋,等于宣称:北魏政权才是曹魏政权的合法继承者,而僭取“魏”的晋政权是非法的。改国号为魏,实际上使拓跋政权卷入了一场旨在争取汉族士大夫的正朔之争。
何德章
据《崔玄伯传》,拓跋政权定国号是发生在东晋皇帝“司马德宗遣使来朝,太祖将报之”的时候。这是东晋与重建的拓跋政权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当拓跋珪在塞北重建代政权时,中原有鲜卑慕容部的西燕和后燕政权,关中有羌族的后秦,使东晋对塞北情势所知甚少。拓跋鲜卑灭掉后燕,占有中原,东晋雍州刺史杨佺契期竟向北魏问询魏“治在何城”。(《魏书》)
《魏书》卷三二《崔逞传》:“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是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号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逞)死。”据《晋书》卷六七《郗鉴传郗恢附传》,郗恢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中代朱序镇襄阳。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二年,即魏天兴元年,即魏天兴元年,桓玄、王恭、殷仲堪等举兵东下建康,恢与朝廷为犄角以击桓玄等,晋以杨佺期为雍州刺史。九月,桓玄等退守寻阳,“以恢为尚书,将家还都。”作者根据以上两则史料判断,郗恢于天兴初向魏冀州牧常山王拓跋遵请求援助,必在天兴元年九月以前,和同年六月拓跋政权因晋使“来朝”而议定国号为同一事。
由于西晋末年鲜卑拓跋部曾与晋保持了一段和好的关系,其首领曾被晋封为代王,东晋立国之初,亦以联合鲜卑拓跋等部抗衡匈奴刘渊、羯人石勒为基本国策,这是郗恢在受到羌人后秦进攻时求救于拓跋遵,并称拓跋珪为“贤兄”的历史背景。但其时的拓跋政权已从塞北扩张到中原,不再是“统御幽都,控制遐国”的胡族小邦,对于江南以正统王朝相号召、中原士大夫以为正朔所在的东晋政权,必须作出新的姿态。因而拓跋珪要“贬其主号”。以“魏”为国号报书于晋,等于宣称:北魏政权才是曹魏政权的合法继承者,而僭取“魏”的晋政权是非法的。改国号为魏,实际上使拓跋政权卷入了一场旨在争取汉族士大夫的正朔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