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8处26个点
1,汉楚王墓群
由楚王山汉墓群、狮子山楚王墓、北洞山楚王墓、驮篮山楚王夫妇墓、龟山楚王夫妇墓、东洞山楚王夫妇墓、南洞山楚王夫妇墓、卧牛山楚王夫妇墓、汉代采石厂遗址等组成。目前,在楚都彭城周围发现属于楚王陵墓区8处(暂将卧牛山与西卧牛山并为一处,统称为卧牛山),即楚王山、狮子山、驮篮山、北洞山、卧牛山、龟山、东洞山和南洞山,均为凿山为藏的横穴式岩洞墓,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
2,户部山古建筑群
由余家大院、翟家大院、崔焘故居、郑家大院、刘家院、魏家园、李蟠状元府、李家大楼、老盐店等组成,其中余家大院、翟家大院已成为今天的徐州市民俗博物馆。
3,徐州墓群
拉犁山东汉墓位于泉山区金山街道办事处屯里社区居委会南拉犁山西坡台地上,原有3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后有1座被破坏,现存2座。另在大墓的北边还发现多座小型墓。
白集汉画像石墓位于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白集村。整体结构由祠堂、墓垣和墓室 3部分组成。祠堂在前,墓室在后,两者在一条基本垂直的轴线上,所用的材料都是附近盛产的青石。该墓为徐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东汉祠画像石墓,而且祠堂与墓室均刻有画像。
茅村汉画像石墓位于茅村乡凤凰山的西麓。墓早年被盗,没有一件随葬器物,但完整的墓室、精美的雕刻,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茅村汉画像石墓全部用奇石砌成,由大小八个墓室组成,全长8米,最宽处7米,建筑面积达70余平方米,墓室中的汉画像石是该墓最精彩的部分。这个墓中前室、中室四壁都满刻画像,共有画像石18块。画像内容多表现神仙境界及墓主人生前奢华生活场景。所采用的雕刻技法都是减地浅浮雕。
4,大运河徐州段(210公里)
大运河在徐州境内近200公里,它北起微山湖南段蔺家坝,南至新沂窑湾的二湾,自北由沛县向南流经铜山县、贾汪区、邳州市、睢宁县、新沂市等六个市县区,连接的主要湖泊、河道有骆马湖、微山湖,中运河、不牢河、房亭河、徐洪河等,流域面积2000余平方公里。
5,花厅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新沂马陵山西麓。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1953~1989年先后三次发掘,已清理墓葬80多座,其中有大墓10座。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墓坑,大墓随葬品有多达上百件。在十八座墓葬发掘中,有八座墓有人殉现象。经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专家鉴定,是目前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人殉人祭现象。所有这些,为探索中国文明史的起源,研究黄淮河下游的史前文化,提供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和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花厅出土的文物论证,可以把我国奴隶制的发轫史向前推进2000年。
6,大墩子遗址
位于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东一里的高地上,方圆80余亩,高4.5米。根据底层堆积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下文化层为青莲岗文化早期的遗存。下层的陶器少数的泥质陶外施红色陶衣,发现很少的彩陶片,为钵和碗,是在砖黄色地上绘红色花纹,有直线、曲线、复道弧线等花纹,图案疏朗。
7,梁王城古遗址
位于邳州市北部约37公里处,京杭大运河傍依而过。经过多次考古发掘,表明该处遗址文化层堆积有四五米深,内涵丰富,地层堆积从早到晚依次为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周文化层、春秋战国文化层、北朝—隋文化层以及宋元文化层等,历史延续约5000年。经过钻探确定了梁王城城址的始建年代为时期,遗址面积共有100多万平方米,这里很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繁华闹市区域或政治经济中战国心。
8,刘林遗址
位于邳州市戴庄镇刘庄村西南,系国家级文物保护点。1957年中运河复堤取土时,初步暴露了文化层。1959-1960年,江苏省文物考古队两次调查、发掘,获得了大批珍贵资料。经研究确定为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造址。

1,汉楚王墓群
由楚王山汉墓群、狮子山楚王墓、北洞山楚王墓、驮篮山楚王夫妇墓、龟山楚王夫妇墓、东洞山楚王夫妇墓、南洞山楚王夫妇墓、卧牛山楚王夫妇墓、汉代采石厂遗址等组成。目前,在楚都彭城周围发现属于楚王陵墓区8处(暂将卧牛山与西卧牛山并为一处,统称为卧牛山),即楚王山、狮子山、驮篮山、北洞山、卧牛山、龟山、东洞山和南洞山,均为凿山为藏的横穴式岩洞墓,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
2,户部山古建筑群
由余家大院、翟家大院、崔焘故居、郑家大院、刘家院、魏家园、李蟠状元府、李家大楼、老盐店等组成,其中余家大院、翟家大院已成为今天的徐州市民俗博物馆。
3,徐州墓群
拉犁山东汉墓位于泉山区金山街道办事处屯里社区居委会南拉犁山西坡台地上,原有3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后有1座被破坏,现存2座。另在大墓的北边还发现多座小型墓。
白集汉画像石墓位于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白集村。整体结构由祠堂、墓垣和墓室 3部分组成。祠堂在前,墓室在后,两者在一条基本垂直的轴线上,所用的材料都是附近盛产的青石。该墓为徐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东汉祠画像石墓,而且祠堂与墓室均刻有画像。
茅村汉画像石墓位于茅村乡凤凰山的西麓。墓早年被盗,没有一件随葬器物,但完整的墓室、精美的雕刻,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茅村汉画像石墓全部用奇石砌成,由大小八个墓室组成,全长8米,最宽处7米,建筑面积达70余平方米,墓室中的汉画像石是该墓最精彩的部分。这个墓中前室、中室四壁都满刻画像,共有画像石18块。画像内容多表现神仙境界及墓主人生前奢华生活场景。所采用的雕刻技法都是减地浅浮雕。
4,大运河徐州段(210公里)
大运河在徐州境内近200公里,它北起微山湖南段蔺家坝,南至新沂窑湾的二湾,自北由沛县向南流经铜山县、贾汪区、邳州市、睢宁县、新沂市等六个市县区,连接的主要湖泊、河道有骆马湖、微山湖,中运河、不牢河、房亭河、徐洪河等,流域面积2000余平方公里。
5,花厅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新沂马陵山西麓。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1953~1989年先后三次发掘,已清理墓葬80多座,其中有大墓10座。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墓坑,大墓随葬品有多达上百件。在十八座墓葬发掘中,有八座墓有人殉现象。经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专家鉴定,是目前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人殉人祭现象。所有这些,为探索中国文明史的起源,研究黄淮河下游的史前文化,提供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和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花厅出土的文物论证,可以把我国奴隶制的发轫史向前推进2000年。
6,大墩子遗址
位于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东一里的高地上,方圆80余亩,高4.5米。根据底层堆积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下文化层为青莲岗文化早期的遗存。下层的陶器少数的泥质陶外施红色陶衣,发现很少的彩陶片,为钵和碗,是在砖黄色地上绘红色花纹,有直线、曲线、复道弧线等花纹,图案疏朗。
7,梁王城古遗址
位于邳州市北部约37公里处,京杭大运河傍依而过。经过多次考古发掘,表明该处遗址文化层堆积有四五米深,内涵丰富,地层堆积从早到晚依次为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周文化层、春秋战国文化层、北朝—隋文化层以及宋元文化层等,历史延续约5000年。经过钻探确定了梁王城城址的始建年代为时期,遗址面积共有100多万平方米,这里很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繁华闹市区域或政治经济中战国心。
8,刘林遗址
位于邳州市戴庄镇刘庄村西南,系国家级文物保护点。1957年中运河复堤取土时,初步暴露了文化层。1959-1960年,江苏省文物考古队两次调查、发掘,获得了大批珍贵资料。经研究确定为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造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