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三堂吧 关注:53贴子:3,452
  • 3回复贴,共1

法门寺之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法门寺之佛
作者:阿莹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5日 13版)

裂塌的法门寺塔。

复建后的法门寺塔。
我已经记不清最早是哪一年踏进过那个青砖铺就的古禅院的,只记得那座被杂乱的土坯农舍包裹的塔寺,没有巍峨辉煌的大雄宝殿,也没有多少青衣布衫的僧侣,就是那座被奉为圣物的古塔,可以毫无顾忌地依偎在塔下吃食玩耍,还可以随意拉住小沙弥聊聊禅院里的念经生涯。
  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那座古塔突然从中劈裂塌下一半来,而另一半却岿然屹立,恰似一把宝剑直刺云天。很快便有消息传来,人们在重修宝塔时发现了藏满宝物的地宫,于是全世界的目光一下子聚焦过来,这的确是一个难以用言词形容的20世纪的伟大发现,2499件国宝级文物整齐亮相,尤其那传承有序的真身佛指舍利让亿万信徒泪流满面,也给我们的世界带来迷人的遐想,从此这个古老而又残破的寺院又焕发出久违的精彩来。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4-19 12:31回复
     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明代的重建是在唐塔原址上进行的,因此地基必须要处理得更为坚实才能承重砖塔。所以,修塔的工匠们当时一定发现了藏埋塔下的地宫,那地宫的入口和拱顶大概已经剥露到人们面前了,而且当时距离皇家最后的礼佛大典仅仅过去了七百多年,那两位乡绅如果想揭开古塔下的秘密易如反掌。但是后来我们发现,那些供养在地宫里的宝物从来没有被扰动过,依旧是严格的密宗格局,这足以证明万历年间重建砖塔时,皇皇地宫没人敢揭也没人进去,想想这该是多大的慈悲胸怀啊!
      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那明代勒刻的有关重建宝塔的四块石碑和众多砖刻,洋洋洒洒累计两三千字,记载了重修宝塔的艰辛和过程,连谁捐过几升麦谷几块方砖都记载得清晰翔实,却没有关于地宫的只言片语。我在那几块明碑前沉默良久,忽然明白了,当时人们一定知道地宫的供奉物价值连城,但没有一个乡人工匠动过邪念,而且为了避免以后有人搜寻盗掘,有意在重建宝塔的碑文中遗漏了发现塔下地宫的情形,使得以后的岁月多少次狼烟四起兵燹匪患而没有招致黑手,为后代留下了人类文明的顶级珍品,也让现代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大唐的魅力。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遗漏”!
     


    IP属地:山东3楼2016-04-19 12: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但是,当时间跌跌撞撞地扑进20世纪,地宫珍宝圣物又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危机,那惊险程度让所有的知情者倒吸一口气。那是20世纪30年代末,中华大地烽火连天,日寇飞机已经多次深入到法门寺上空盘旋,然而就是在这个动荡的时候,一位将军来到陕西赈灾,他姓朱字子桥,对积淀着传统文化的古刹一往情深,即使在颠沛流离的岁月,依然走到哪里都要进寺拜佛,终于他走进了古风浓郁的扶风县。但是,当他把目光久久停留在法门寺斑驳的山门上,这座盛唐时曾经七千僧侣的佛门圣地,此时此刻只剩一座歪扭的青砖古塔和一个残垣断壁的二进院落了,而且寻遍古刹角落竟无一僧人值守香火,这让走南闯北的将军不禁怆然泪下。他挺身而出号召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修复颓败的佛像和塔刹。朱将军调来一个连负责寺院的维修,一群身上沾满硝烟的士兵开始了修复渭河北岸古刹的“战略工程”。
        这些在前线听惯了枪炮声的战士们,又听到沉稳悠扬的晨钟暮鼓,心灵便像接受了和平与慈善的洗礼,他们砌好了残墙,补好了漏房,又搬开塔边石板灌下灰浆,试图以此阻止古塔继续倾斜。然而,几天以后在塔基忙碌的士兵们发现了一个石砌的洞口,犹如张开的幽深喉咙,可窥一条石板铺就的阶梯缓缓伸向漆黑的塔底。朱子桥闻讯后当即赶到塔下,他手持电筒深入塔底细细观察,就见迎面一道石门,从那门缝朝里窥望,隐约可见影影绰绰的黄斑,似有硕大的佛案支在里面。他顿时明白了,那年唐僖宗敬奉的几千件绝世珍宝和那护国真身舍利就在这道石门的后面,只要撬开来就会是一个惊世的发现。但是,这位深明大义的将军果断地返回地面,他明白这些宝物足以让贪婪的冒险家发动一场战争了,而现在日本人就在黄河对岸觊觎徘徊,随时可能踏进关中决战。况且在这兵荒马乱之时,要保住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物,需要大量的军警夙夜护卫,国难当头我们的战士更应该坚守在抗日的战场上!


      IP属地:山东4楼2016-04-19 12:33
      回复
        至今让目睹者难忘而又叹服的是,良卿法师在熊熊烈火中竟然双手合十神态安详,直到被烧成炭人,仍保持着坐禅涅槃的姿势。“小将”们哪里见过这般情形,一伙人撒腿跑出了法门寺山门。毫无疑问是良卿法师驱走了地宫珍宝的又一次劫难,难以想象如果那些“小将”们当时掘开地宫,用镢头砸烂那些精美绝伦的“封建残余”,捣碎凝结着信徒梦想的真身佛指舍利,多少辉煌和秘密将会随着“小将”们的亢奋而毁于一旦,会给今天留下多少扼腕长叹的遗憾。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良卿法师用肉身化解了,他用生命捍卫了国家宝藏和佛界尊严。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涅槃”。
          当中华大地终于迎来改革开放,国家重修法门寺宝塔,使得那些稀世国宝和真身舍利轰然面世。那位佛学造诣深厚的赵朴初先生闻讯赶到塔下,感叹有生之年能瞻拜到真身舍利,惊呼这将是盛世来临的吉兆。而那些稀世珍宝更令人们大开眼界,有位毕生研究古瓷的老专家只用手摸了一下秘瓷果盘,就激动得泪如雨下,连呼此生足矣。随后人们投入巨资对法门寺进行扩建,按佛法僧三界进行规划,形成了一个恢宏的佛教文化景区,此乃佛门祥瑞国之幸事矣。
          当历史又昂首挺进2014年,全世界的高僧大德齐聚法门寺,可谓:法门逢盛世,敬佛拜舍利,慈善为主题,诵声贯天地。尤其那些高僧们虔诚得令人感动,一边合十祈祷和平安泰,一边称颂法门寺所在的宝鸡就是今日中国的美丽缩影!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平心静气地回首往昔了,我站在修葺一新的宝塔下,望着古香古色的珍宝馆,眼前豁然开朗,其实法门寺这个唐朝皇家的外道场,从封闭地宫的那一刻起就不断有黑手企图染指,连做梦都想把国宝盗掘出来据为己有,但是古寺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砥砺,凋敝到只剩下一塔一院,荒凉到没有一个僧侣,地宫依然能够安然无恙,这归根结底是这里的百姓护宝之心古已风行,那几近天真的“遗漏”和“谎言”,黎民百姓绝对心知肚明,只是良心驱使不愿揭穿罢了。所以,法门寺能有今天的辉煌,绝对是有真“佛”在佑护,而这个真“佛”就是世代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那乡绅那将军那法师正是他们虔诚的代表!
          也正是他们,用生命和赤诚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根脉!
          (作者为剧作家、散文家)


        IP属地:山东6楼2016-04-19 1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