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童年·落日
我在已故的二十年光阴中,没有福气见过一次日出。不过作为补偿,在我生命的最初十年里,我却见过无数次的落日。地点无一例外都是在我的故乡。
城市是没有落日的。这是我在离开故乡很多年以后才明白的。高楼大厦将我们隔成井底之蛙,连太阳也少见。所以我总潜意识地认为,只有在我的故乡,才能看见真正的落日。在其他地方,落日只能算是死掉的太阳。这种意识一直伴随我到现在,并且毫无疑问将继续伴随下去。这是那片土地留给我的胎记,我洗不掉。
山里的孩子大多数时候是很闲的,尤其是在还没有多少力气的年龄。偏偏又找不到什么可以打发时间的玩物。于是只好整日整日地游荡在田间地头,直到傍晚才跟在父母身后回家。以至于现在一回忆起故乡,一回忆起童年,一回忆起落日,我的脑中都只剩一幅画面:一个黑黝黝的少年坐在田埂上,背后是几个稀稀落落的农人在耕种,面前是一轮橘黄的落日嵌在一片连山的阙口处。
我一直遗憾自己在小时候没有读过几本像样的书,否则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干不成几件像样的事。我又一直庆幸自己在那些没有书的日子里读过太多的落日。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是在那个穷困的年代里一种富足的精神对另一种贫瘠的精神的接济。
现在情形颠倒了。离开故乡后,我读过太多的书,却再也没有见过一次落日。更痛苦的事,我突然发现,在那个穷困的年代,一种富足的精神尚能完成对另一种贫瘠的精神的接济;而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富足着的精神却无法偿还对贫瘠着的精神欠下的债务!
是的,故乡的落日太过娇贵,更何况还是存在于我的童年里呢?我离开了故乡,告别了童年,又还怎么能够厚颜无耻地要求再见一次那轮橘黄的落日呢?
我只能在另一个年龄里,另一片土地上,望着天上的另一轮太阳,用最虔诚的语言,祈祷它的永生。
我在已故的二十年光阴中,没有福气见过一次日出。不过作为补偿,在我生命的最初十年里,我却见过无数次的落日。地点无一例外都是在我的故乡。
城市是没有落日的。这是我在离开故乡很多年以后才明白的。高楼大厦将我们隔成井底之蛙,连太阳也少见。所以我总潜意识地认为,只有在我的故乡,才能看见真正的落日。在其他地方,落日只能算是死掉的太阳。这种意识一直伴随我到现在,并且毫无疑问将继续伴随下去。这是那片土地留给我的胎记,我洗不掉。
山里的孩子大多数时候是很闲的,尤其是在还没有多少力气的年龄。偏偏又找不到什么可以打发时间的玩物。于是只好整日整日地游荡在田间地头,直到傍晚才跟在父母身后回家。以至于现在一回忆起故乡,一回忆起童年,一回忆起落日,我的脑中都只剩一幅画面:一个黑黝黝的少年坐在田埂上,背后是几个稀稀落落的农人在耕种,面前是一轮橘黄的落日嵌在一片连山的阙口处。
我一直遗憾自己在小时候没有读过几本像样的书,否则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干不成几件像样的事。我又一直庆幸自己在那些没有书的日子里读过太多的落日。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是在那个穷困的年代里一种富足的精神对另一种贫瘠的精神的接济。
现在情形颠倒了。离开故乡后,我读过太多的书,却再也没有见过一次落日。更痛苦的事,我突然发现,在那个穷困的年代,一种富足的精神尚能完成对另一种贫瘠的精神的接济;而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富足着的精神却无法偿还对贫瘠着的精神欠下的债务!
是的,故乡的落日太过娇贵,更何况还是存在于我的童年里呢?我离开了故乡,告别了童年,又还怎么能够厚颜无耻地要求再见一次那轮橘黄的落日呢?
我只能在另一个年龄里,另一片土地上,望着天上的另一轮太阳,用最虔诚的语言,祈祷它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