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什么是理学而不是经学呢?
我们都知道真正称得上经学的时代只有汉代(哪怕到了唐朝都沦落了),经过唐朝的“三教争鸣”与五代十国的乱,宋初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百废待兴。物质上的东西好重建,但精神上的失落却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再加上精神的东西足够复杂,所以反复也在所难免。但我们可喜地看到了宋朝士大夫在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支配下真的开创了一个儒学的新时代,后世将之与汉唐儒学区分,称之为“新儒学”。那它新在哪呢?首先,新儒学重新审定了一个道统,认为上至尧舜之间的传心(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下至孔孟之间的接续,在孟子之后是后继无人的,幸赖河南程氏找到了“千载不传之绪”,于是“斯道大明”。那后来干脆就把孟子之后的道统接到了河南二程那里。再经过南宋朱子的发扬光大,这一儒学系统重获新命。而因为这一支儒学传统是对之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有深远影响的,乃至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都受到了它的浸润。所以真正意义上现在对我们而言的儒学的传统在这里,而经学相对而言,则与我们隔了一层。
我们都知道真正称得上经学的时代只有汉代(哪怕到了唐朝都沦落了),经过唐朝的“三教争鸣”与五代十国的乱,宋初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百废待兴。物质上的东西好重建,但精神上的失落却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再加上精神的东西足够复杂,所以反复也在所难免。但我们可喜地看到了宋朝士大夫在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支配下真的开创了一个儒学的新时代,后世将之与汉唐儒学区分,称之为“新儒学”。那它新在哪呢?首先,新儒学重新审定了一个道统,认为上至尧舜之间的传心(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下至孔孟之间的接续,在孟子之后是后继无人的,幸赖河南程氏找到了“千载不传之绪”,于是“斯道大明”。那后来干脆就把孟子之后的道统接到了河南二程那里。再经过南宋朱子的发扬光大,这一儒学系统重获新命。而因为这一支儒学传统是对之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有深远影响的,乃至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都受到了它的浸润。所以真正意义上现在对我们而言的儒学的传统在这里,而经学相对而言,则与我们隔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