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1日漏签0天
美术教育吧 关注:3,196贴子:4,27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美术教育吧
>0< 加载中...

校考必修:一篇搞定色彩的构图及配色~转~学艺~宝宝~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破碎的扣子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美术高考中色彩几乎是所有院校的必考项目,色彩的考查形式大多集中于色彩静物、色彩风景以及色彩人物。以下是美考老师为考生提供的色彩学习的八大法则,在很多考生色彩学习的提高上都得到了验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的学习并非考生所想象中的那么的难甚至是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系统的学习方法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


  • 破碎的扣子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法:色调统一冷暖明确,色相统一
  要提升画面的第一直观美感,色调是关键。一张色彩非常统一的画面,会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和谐。


2025-05-21 18:18:14
广告
  • 破碎的扣子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三法:中心的塑造—明确主体,中心深入
  在默写中,不同位置的物体必须有主次区分,在深入刻画阶段,首先确立画面物体的主次顺序,找到第一主物体,第二、第三主物体及陪衬物。明确表现第一主物体,这也是整个画面的中心塑求点,除此之外其他任何物体不能超过主题的塑造程度,让画面的趣味中心偏移到主物体上,画面的视觉中心集中在主物体周围,避免面面俱到,从整体出发,从主体中心出发,才能营造一个完整、整体、和谐的画面。


  • 破碎的扣子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四法:质感的表现—把握细微变化,强调肌理
  在默写中,表现物体的质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们在平时留意身边事物表象特征的同时,要多分析物体表面肌理的构成特点,才有可能使物体更真实、更生动。区分质感,得注意观察不同质感表面明暗的反差度、高光及反光的强弱度、环境色的明显度等,只有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才能把物体的质感充分表现出来。


  • 破碎的扣子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五法:虚实的处理—前实后虚,近实远虚
  虚实关系的表现尤为重要,而这一点更是初学者最难理解和把握的问题。我们在作画时,可以主观处理画面的前后虚实对比关系,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 破碎的扣子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六法:灵动的笔触—胆大心细,灵活用笔,宁松勿紧
  松动的笔触能有助提升画面的品味。随和的用笔,可是使整幅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流动的颜色伴随着灵动的笔触,可以更好的表现物体的质感,胆大而心细,随心所欲。如在较短的时间内作画,不可能让你有过多深入的刻画,要想提升绘画感,增强画面的情趣,不妨多试试松动的用笔。


  • 破碎的扣子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七法:高级灰的应用—复色并置,多而不乱
  市面上的颜料种类越来越多灰色系多大十种之多,这为画面的处理带来不少便捷。应注意高级灰的运用非常重要。高级灰,是画面丰富而微妙的色彩变化的统称,这一次源于央美,正是所谓真正的色彩的含义精髓所在。为了统一色调,在变化反差较大的色彩环境中,一方面保留色彩的区别,另一方面运用高级灰的构成实现其微妙的变化,使画面变化而统一,微妙而丰富。一笔一色,笔笔是复色,却整体统一,没有大面积的纯色。画面通透、自然、微妙、丰富。


  • 破碎的扣子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希望对美术生们有帮助~~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美术教育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