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吧 关注:49,344贴子:1,682,598

回复:江湖难题续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加工环节,程序本身的问题是不可能的。而刀具,更不可能。我干数控之前的工作,就是专业挖薄板,3个厚的薄板,最小我挖过内孔37的。刀具后面有一点点干涉都不可能挖进去。那么问题只能出在工艺安排上。我中午突然想到一种可能,就是丝杠的间隙。由于刀子要沿着z向反复移动,所以,丝杠间隙的影响不可忽略。想到这一点,我顿时兴奋起来了。还是用一把刀加工。但是,建立两组刀补,刀补的z向值相同,而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x刀补参数。一个是由外圆向内孔车削之后,量取外圆确定。而另一个x向刀补是由内孔向外圆车削端面,量取留下的内孔台阶来确定。工艺安排是,永远让刀具向着z值减小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刀具定位到某段的最高点,然后向着最低点车,到达最低之后,快速定位到下一个最高点,再向着最低点车。从内孔开始,这样单段车出来,换刀补不换刀,再从外圆车到内孔。顺着这个思路重新编制了程序,然后再次开车了。经过俩小时奋战,不断调整刀补,成了!哈哈哈。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4-10 08:17
回复
    最终的结论就是,问题正是出在丝杠间隙上面。干普车的都知道,如果对刀时摇过了头,那么只有反转摇过间隙之后,才能重新进刀。有些床子,甚至重复定位精度都不够,只能向着一个方向进刀,试车,测量,再进刀。如果你摇过头,哈哈,那你只有重新试车,再测量了。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4-10 08:29
    回复
      楼上说我敬业,得了吧,噢。我执意要破解这个工件,我只是为了争口气。领导把我当小孩训斥,我能忍。怀疑我0203不分,我也忍。当我怀疑他的时候,他就不乐意了。比如,当我动了他安装好的刀具,使工作角度发生改变,他就开始大声说话了。但是他不以为然,总用大师傅对待小学徒的态度对待我。每次遇到疑难问题,他也是一次次尝试经历反复失败才把问题解决。只有这次,他也被卡住了。甚至他觉得已经加工好了,只能到这种程度了,但是送过去,下道工序不认帐的。所以,我才花如此大的力气,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如果这次又是他解决问题,那我在他眼里,就不可能有地位。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6-04-10 08:49
      收起回复
        如果昨天下午的尝试依旧没有成功,那么我还有最后的杀手锏。我会把我车出的模具,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绘描点,与标准图纸进行比对。眼睛会看花,经验也会有不够用的时候,但是数据永远不会骗人。怀疑什么都是猜测,数据才会告诉你真相。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如此精细的测绘,我永远不会当着我的领导去做。他看到了,只会觉得我在做无用功。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4-10 08:57
        回复
          多谢各位吧友的关注,为了报答吧友,现在奉上成品图。这是图纸上的Ⅰ波成品图。完了还有两副模具。是dn45的还有一副Ⅱ波的。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4-10 19:08
          回复
            刀具图。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6-04-10 19:15
            回复
              这是上模的程序。就是内孔凹进去的那个。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6-04-10 1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