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后吧 关注:1,359贴子:36,808
  • 46回复贴,共1

来,小钳子语死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我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08 16:17回复
    乾隆的语文老师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4-08 16:18
    收起回复
      2025-07-17 00:34:49
      广告
      福康安前在台湾、廓尔喀等处军前甚属奋勉,即应照军功出力之员,准其世袭罔替。但福康安系孝贤皇后之侄,究非宗室可比,其贝子爵著承袭三世后,再行照例降等,列为不入八分公,令其世袭罔替。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4-08 16:18
      回复
        这本来是个加官进爵的好事,被乾隆说的简直让人高兴不起来。
        这段圣旨主要说福康安军功很高,应该因功准他世袭罔替。
        然后正常人应该这样写:
        因为他不是宗室,所以不能一直世袭贝子,要世袭三代,再降到不入八分公,再世袭罔替。
        啰嗦鬼这样写:
        因为他是富察氏,不能和宗室一样,所以……
        脑残老乾这样写:
        因为他是孝贤皇后的侄子,他不能和宗室一样,所以……
        其实这事真心跟孝贤皇后没有关系啊,只要不姓爱新觉罗都是要这样办的啊。人家孩子辛辛苦苦打仗,你在圣旨里莫名奇妙的加一个孝贤皇后之侄,搞得你好像照顾他了啊喂……
        简直不知道怎样吐槽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4-08 17:36
        收起回复
          他的语文水平一直都那样。嘉妃升贵妃时那道让某粉特high的什么初封贵妃的旨意也是一例。明明所有没能赶上立后庆贺典礼的贵妃都没有搭顺风车接受命妇行礼的可能性,他偏要扯什么“初封即是贵妃”要“加崇”,平白打了嘉贵妃一巴掌。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4-09 19:09
          收起回复
            ○又谕曰。皇贵妃、嘉贵妃、令妃、舒妃、婉嫔、初五日进册宝仪注。内开初六日行谢恩礼。著传与总管太监、初六日不必行礼。初五日接册宝毕。即诣皇太后前行礼。还宫诣朕前行礼。初五日王妃命妇诣皇太后前、皇贵妃前行礼、俱免。再仪注内开、有王妃命妇与嘉贵妃行礼。乾隆十年娴贵妃、纯贵妃、进册宝。王妃命妇俱未行礼。今嘉贵妃前。亦不必行礼。此次皇贵妃等进册宝。俱著照十年之例行。初八日恭上皇太后徽号。初九日行庆贺礼。俱照元旦行礼之例办理。
            会典记录: ○十四年。册封摄六宫事皇贵妃。同日。嘉妃晋封贵妃。孝仪纯皇后以令嫔晋封妃。舒嫔晋封妃。暨册封婉嫔。高宗纯皇帝礼服御太和殿。阅册宝印。王公百官咸朝服侍班。乃宣
            制。命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充正副使。持节行册封礼。翼日。应行庆贺及颁诏典礼。奉旨。统於恭上皇太后徽号次日举行。○又
            谕。礼部所进册封皇贵妃摄六宫事。及晋封贵妃仪注。内称公主福晋命妇。俱诣皇贵妃贵妃宫行礼等语。从前皇考时。册封敦肃皇贵妃为贵妃。公主福晋命妇等俱曾行礼。乾隆二年册封慧贤皇贵妃为贵妃。亦照例行礼。乾隆十年今皇贵妃及纯贵妃晋封贵妃时。则未经行礼。朕意初封即系贵妃者。公主福晋命妇。自应行礼。若由妃晋封者。仪节较当酌减。此一定之差等。且今皇贵妃及嘉贵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福晋命妇行礼。略无区别。於仪制亦未允协。嘉贵妃前。著照纯贵妃之例。不必行礼。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10 20:35
            收起回复
              插个楼,突然发现不用写了,这个世界上语死早的人原来那么多,啰嗦和表意不明也绝不是语死早的重度症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4-11 10:52
              收起回复
                对,张爱玲那句话,我的意思就是:那拉确实犯了错,结局很不好。但犯错的确切原因目前没有人知道,在这个情况下很难判定她和乾隆谁是谁非。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她的结局不好而去否定她之前拥有的地位和感情。她最后触怒了皇帝,下场很悲惨,你可以认为她自讨苦吃、自作自受,可以不同情她,可以嘲笑她愚蠢,这些都没问题。但她还是个人,不是陪葬品,不要自我代入皇帝角色去侮辱这个女人。她是做错了,但跟惇妃不同,她伤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4-17 20:36
                收起回复
                  2025-07-17 00:28:49
                  广告
                  鲁迅那段,我是针对后妃圈相互踩人有感而发:喜欢或粉哪个历史人物都没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喜欢就是缘分。与此同时,尽量不要去踩其他人物,如果是事实倒也无所谓,历史人物嘛,千秋功过任人评。但是对史实故意曲解误读,为踩而踩,就不厚道了。最不堪的是,用完全无辜的幼儿、残疾和弱势群体作武器去踩人,比为之争斗的历史人物还要狠,这就演变成意气之争,跟历史已经没啥关系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4-17 20: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