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归长安吧 关注:82贴子:2,505

回复:【醉安|资料】鬼爷存大纲和资料的地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证据的取得
1痕迹理论
2地毯理论
证据的运用
1过滤理论
2拼图理论
3对比理论


23楼2016-04-11 20:12
回复
    陶鲁密谋尽擒贼。侦查不公开
    【原文】
    天顺七年,(陶鲁)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板渡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
    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


    24楼2016-04-11 20:42
    回复
      “侦查不公开”原则:
      1侦查犯罪之人员非经所属机关授权,不得对外发言
      2侦查犯罪之人员即因职务上知悉案情之人员对于具体案情、侦查方向均应严守秘密。
      3对于被害人检举人之姓名、年籍、住址均应予以保密。
      “秘密原则”
      1侦查秘密:侦查不公开之谓
      2案情秘密:侦查刑案,必须严守案情秘密,谨言慎行,以免影响侦查工作
      3身份秘密:对于检举犯罪或提供破案线索之人应保守其身份秘密,不得损害其名誉与信用
      4名誉秘密:保全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他关系人之名誉,维护人民权益;尤应慎重处理新闻,以符侦查不公开原则,避免发言不当,并兼顾犯罪嫌疑人及相关人士之隐私与名誉,以便利新闻记者之采访
      5回避原则:执行侦查任务人员如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关系人,具有亲属关系或与其执行职务有偏颇之虞时,应予回避
      侦查不公开可以达到的效果有:
      1保护被告人权
      2保护被害人、证人及其他关系人
      3确保审判的公平性


      25楼2016-04-11 20:57
      回复
        第二章:现场调查
        前言:
        首先侦破案件既需要实物证据,又需要言辞证据。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是发现和蒐集实物证据的手段,现场访问时发现蒐集言词证据的方法。三项活动同时进行,才能全民蒐集案件证据,准确认定案情。其次,现场访问的对象一般为报案人、在场人、知情人。在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之时,案件刚刚发生,证人记忆犹新。此时进行现场访问,可以为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提供宝贵的案情线索,便于勘验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侦查人员通过现场访问还可以发现和蒐集相关证据,了解案发过程和返修嫌疑人特征等等,为破获案件创造条件。
        现场实证可以风味物证、事证、痕迹证据、人证。一找他们对现场重建所能发挥的功能,可以分成六种迹证:
        1时间性证据:时间在犯罪之过程上占有很重要之地位,知道时间即可了解先后次序
        2次序性证据:所谓次序性证据即说明犯罪行为先后关系,籍以推定案件发生的次序,进而推演出犯罪之过程
        3方向性证据:方向性证据可以显示物移动时之方向或由何处所来
        4位置性证据:位置性证据可以显示被害人与加害人之位置,并可推定有无共犯。而往往行事案件中,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相关距离、位置即属现场重建不可或缺之因素
        5范围性证据:范围性证据可提供侦查人员正常蒐证的范围。而若有发现新证据,则必须缩小或扩大搜查境界,若有必要,甚且改变搜查地区
        6情况证据:所谓情况证据乃为不一定是依科学鉴定所得,却对案情研判有相当帮助之证据,通常由侦查人员查访得来,例如:被害人的生活习惯、癖好,案发时附近居民听到的声响等。


        26楼2016-04-11 21:16
        回复
            明察暗访刺套骗。证人访查
            目击证人的可信度
            【原文】
            (邓廷桢)尤精于吏治,有神明称。其守西安也,有汉中营卒郑魁坐置砒馍中杀人论死。卖砒者、卖馍者及邻妇为之左验者皆具,狱成。
            公疑之,乃密呼卖馍者前,曰:“汝卖馍日几何枚?”曰:“二、三百。”“一人约卖几何?”曰:“三、四枚。”“然则汝日阅百余人矣?”曰:“然。”“百余人形状、名姓、日月,汝皆识之耶?”曰:“不能。”曰:“然则汝何以独识郑魁以某日买汝馍也?”其人愕然。固问之,曰:“我不知也。县役来告曰:‘官讯杀人者,已服矣,惟少一卖馍者,尔盍为之证。’”讯邻妇,言为役所使如前言;惟卖砒者为真。盖死者尝与郑魁有违言,以疯犬死,其唇青;而魁买砒实以毒鼠也。


          29楼2016-04-16 13:38
          回复
              疯子口供的可信度
              【原文】
              罕(宋王罕)知潭州,州有妇病狂,数诣守诉事,出语无章,却之则悖骂,前守屡叱逐。罕至,独引令前,委曲问之,良久,语渐有次第,盖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遂逐而据其赀,以屡诉不得直,愤恚发狂也,罕为治妾,而反其赀,妇寻愈。


            30楼2016-04-16 13:38
            回复
                怕事的目击证人
                【原文】
                北宋向(向敏中)相在西京,有僧暮过村民家求寄止,主人不许,僧求寝于门外车箱中,许之。夜中有盗入其家,自墙上扶一妇人并囊衣而出。僧适不寐,见之。自念不为主人所纳而强求宿,而主人亡其妇及财,明日必执我诣县矣,因夜亡去。不敢循故道,走荒草中,忽堕眢井,则妇人已为人所杀,先在其中矣。明日,主人搜访亡僧并子妇尸,得之井中,执以诣县,掠治,僧自诬云:“与子妇奸,诱与俱亡,恐为人所得,因杀之投井中,暮夜不觉失足,亦坠其中。赃在井傍亡失,不知何人所取。”
                狱成,诣府,府皆不以为疑,独敏中以赃不获疑之。引僧诘问数四,僧服罪,但言:“某前生当负此人死,无可言者。”敏中固问之,僧乃以实对。敏中因密使吏访其贼。吏食于村店,店妪闻其自府中来,不知其吏也,问之曰:“僧某者,其狱如何?”吏绐之曰:“昨日已笞死于市矣。”妪叹息曰:“今若获贼,则何如?”吏曰:“府已误决此狱矣,虽获贼,亦不敢问也。”妪曰:“然则言之无伤矣。妇人者,乃此村少年某甲所杀也。”吏曰:“其人安在?”妪指示其舍,吏就舍中掩捕,获之。案问具服,并得其赃。一府咸以为神。


              31楼2016-04-16 13:39
              回复
                  凶手就在围观人群中
                  【原文】
                  贞观中,卫州板桥店主张迪妻归宁。有卫州三卫杨真等三人投宿。五更早发。夜有人取三卫刀杀张迪,其刀却内鞘中,真等不之知。至明,店人追真等,视刀有血痕,囚禁拷讯。真等苦毒,遂自诬。上疑之,差御史蒋常复推。至,总追店人十五以上集,为人不足,且散。惟留一老妪八十已上,晚放出。令狱吏密觇之,曰:“妪出,当有一人与语者,即记取姓名。”令勿漏泄。果有一人共语,即记之。明日复尔,其人又问妪:“使人作何推勘?”如是者三,并是此人。常总追集男女三百余人,就中唤与老妪语者一人出,余并放散。问之,具伏,云与迪妻奸杀有实。


                32楼2016-04-16 13:42
                回复
                    【犯罪侦查原理简析】
                    人证风味在场目击、场外目击或路过目击、预知犯罪者、闻知犯罪者、犯罪鉴定者、秘密证人等。人证的查访,其目的在找寻人证、发掘破案线索;蒐集案发前后,为人所发觉知种种异常情况及有关本案发生经过的事证。查访之对象主要还是以人为主,包括被害人之亲属、邻居、现场附近之摊贩、和目睹或知情之证人等到,从这些人之访问,取得旁言参证,确定嫌疑人,从而得到破案的线索。任何资料、线索或情报有时值得查访,甚或可能常温侦查之方向,而大部分之侦查活动都是与人谈话和蒐集记录资料有关。查访目的期在与人谈天之情况下取得线索。
                    一般而言,与被害的时间及地点越接近的场所与活动状态的资讯,越容易发现被害人的生活形态及交往情况,且与案件的关系也越深;刑案现场任何看到、听到、闻到、感觉到、知道刑案发生的人,都是查访对象。一般使用公开访查:询问主题一侦查人员的身份,直接的、公开的就与案件的事实和清洁询问被询问对象。公开调查的特点是公开侦查人员身份和询问意图公开询问的对象多为被害人和与犯罪嫌疑人没有密切关系的人。
                    人证查访要领如下:现场访问要争取时效,凡能把握时效,因记忆新颖,所得即为侦破刑案之基础;访问现场邻居必须注意礼貌。态度和谈话技术;访问时对自己身份,应适时采用秘密或公开的方法,必能获得资料之真实性;访问时应有耐心、有毅力,决不因一时无效果而放弃,在方法上宜采取个别访问之方式;不得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以致影响侦查方向,或遗漏有关征候资料。


                  33楼2016-04-16 13:58
                  回复
                      廷瑶留心年月日。时间重建
                      【原文】
                      嘉庆十二年,霍邱县令以民妇范顾氏商同jian夫杨三等,谋死亲夫范寿子,烧尸灭迹。事上诸西司,证以血衣、残骨、凶器。既成谳矣,廉使夏邑李书年先生虑其冤也,檄余与某令研讯,供相符。
                      廉使隔屏谛听曰:“狱其情乎?”某令曰:“供甚坚,衣、骨、凶器固在,乌得不情?”余曰:“未也。”廉使曰:“何言之?”余曰:“范寿子赘于岳,岳故村居。正月十三夜偕妻弟入城观灯,灯散回村。间虽无刻漏,应直二更际矣;又他往六博而返,是三更矣。返后范顾氏与杨三及母弟等始械杀之,则是四更也;又支解而烹之,臡其肉、灰其骨,然后弃埋诸地,四更达曙,为时几何?何从容若是?此不确之大端也。况村中前后左右各有比邻,死者被殴,岂无声息?焚骨臭味岂无腥闻?此理之易明而势所必无者也!乌乎情?”廉使曰:“然!”明日且细鞫之,次日复讯,某令称病不至。
                      寿子之父,讼主也。余先令至前曰:“汝子妇罪拟大辟,杨三弃市妇之弟及顾工三人皆拟绞戮,冤乎不冤?”父曰:“无冤。”余曰:“于法,诬人者坐以所诬之罪,若子妇等正法后,或汝子复出,则五人之命应坐汝偿,汝敢署诺乎?”父曰:“始我以子不归,故讼;讼而得因奸谋死之情,则长官所听也,我何与焉?”
                      余沈吟久之,因株连五命,哀矜之心不觉见于颜色。范顾氏及其弟顾三麻子忽呼冤。余曰:“是何冤哉?使寿子而生也,冤固可伸;即寿子死而存其全尸,犹云可伸也。今既未有尸,汝曹又未闻他说,渺无端倪,谁为汝雪冤者?”顾三麻子曰:“冤实甚,里胥知之,请讯里胥。”余曰:“里胥昨既讯矣,果有冤,胡不闻?”曰:“吾侪之被逮也,隶役谆谓:‘法司决狱,敢有辨者,法当髌。’此里胥所以不言耳。”
                      即质里胥,里胥曰:“寿子之父四月初来县伸诉,役卒李遥与小人实充访缉。”余曰:“访之何如?”里胥神色惊惧,嗫嚅而不敢言,掌责之乃曰:“小人吐实,五月初旬间,小人同李遥访至寿子姨父陈大凤家。大凤外出,其妻指东厢云:‘此寿子正月十五来贺年宿处也,迨十六早餐始去。’余曰:‘如汝言,曾白官乎?’曰:‘未见官,何自而白?’”但不知李遥能白否?也因按李遥。
                      遥初亦嗫嚅,里胥曰:“我已吐矣。”遥乃供如里胥言,且曰:“是狱也,县尉实主之比。小人访回,则尉己锻炼成狱,小人固不敢言宰官,亦不问也。”于是覆按杨三,杨三曰:“小人固未杀范寿子也。”初妇与杨三俱不承,尉刑胁之恐,乃皆承尉则。急索尸,尸固无有,诈指三、四处既皆不验,复峻刑胁之。杨三等不堪其苦,乃涂猪血为血衣,取厨下刀为凶器,掘无主残骸为毁骨,遂诬服。具狱顾氏,一如杨三言状。
                      余思:寿子既十五尚在,则十三之未死可知。述诸廉使,请以五人颂系俟,逮大凤及寻寿子踪迹,时嘉庆十二年十月也。十三年十二月,范寿子自河南回而五人之奇冤始雪。


                    34楼2016-04-16 14:20
                    回复
                        【犯罪侦查原理简析】
                        今日犯罪侦查归纳出对于相关之时日之决定要素有:
                        1日期之决定
                        ——某某案件于何年何月何日法术,通常的情形,都是依循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记忆,因期间杂有很多错误。最好参考日历、日记、簿册文书。社会发生的显著事项、当日气象等。
                        2时间之决定
                        ——时间推定,较日期决定,更为困难。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习惯上,一日三餐,只能就大概情形说出时间,初步犯罪侦查时,能获得这种程度的记忆,亦可满足。唯独对于命案、性=侵案、纵火案等犯罪,因与时间具有极微妙的关系,故需要确定时间正确时刻,此时最好能经实验或科学鉴定。
                        对于命案:
                        1用餐时间:从用餐状况推定,如胃内容物、餐具状况等。其消化情形只供参考之用,因为食物在人体内之消化情形,常常因人而异,个人之体质均不相同。
                        2广播电视节目时间
                        3公共运输时间
                        4定时配送货物时间
                        5例行活动时间
                        6现场损害的计时设备


                      35楼2016-04-16 14:33
                      回复
                          许进墨衣明冤情。空间重建
                          【原文】
                          单县有田作者,其妇饷之,食毕死。翁故曰:“妇意也。”陈于官,不胜箠楚,遂诬服。自是天久不雨。许襄毅公时官山东,曰:“狱其有冤乎?”乃亲历其地,出狱囚遍审之。至饷妇,乃曰:“夫妇相守,人之至愿;鸩毒杀人,计之至密者也。焉有自饷于田而鸩之者哉?”遂询其所馈饮食,所经道路,妇曰:“鱼汤米饭,度自荆林,无他异也。”公乃买鱼作饭,投荆花于中,试之狗彘,无不死者。妇冤遂白,即日大雨如注。


                        36楼2016-04-16 14:39
                        回复
                            【犯罪侦查原理简析】
                            1犯罪现场的分类
                            ——第一现场,第二现场
                            ——室内现场,室外现场
                            ——单一现场,多重宣传
                            【绘图原则:
                            ——所有测绘工作必须在进行任何物证蒐集之前
                            ——测绘顺序:所在位置,现场全面景象,现场主要迹证的相关位置记录
                            ——有数个不同地方,要分别测绘,并在目图标识关系位置
                            ——并没移动现场任何物件
                            ——附加足以辨识现场中物体和物品的说明
                            ——注明案类、案号、发生时间、比例、方向、名字和时间
                            ——要校对,离开后不可更改,永久保留】
                            2实施现场重建的过程
                            ——资讯及证物蒐集
                            ——案情研判和臆测
                            ——形成假设
                            ——进行验证
                            ——形成理论


                          37楼2016-04-16 14:49
                          回复
                              胡质侧写得嫌犯。犯罪剖绘
                              【原文】
                              黄初中,(胡质)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盧顯為人所殺,質曰:「此士無讎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見其比居年少,書吏李若見問而色動,遂窮詰情狀。若即自首,罪人斯得。


                            38楼2016-04-16 14:53
                            回复
                                【原理简析】
                                1心理剖绘
                                ——概念
                                ——基本假设
                                ————个体犯罪行为,反应犯罪人的人格
                                ————犯罪者的核心人格是独特的,可用于辨识个人身份
                                ————犯罪者的人格难以改变
                                ————犯罪现场反应人格
                                ————作案手法都恨类似
                                ————签名特征将会维持不变
                                ——心理剖绘技术适用范围
                                ————性犯罪
                                ————连续杀人
                                ————无合理动机纵火
                                ————宗教性或狂热分子
                                ——目的
                                ————提供形式司法体系对犯罪人的社会心理评鉴
                                ————提供形式司法体系对犯罪人自我控制的心理评估
                                ————提供对犯罪者实行聊天的建议及策略
                                2地缘剖绘
                                ——犯案手法剖绘
                                ——犯案工具剖绘


                              39楼2016-04-17 2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