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5日漏签0天
深圳基哥吧 关注:566贴子:16,92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2回复贴,共1页
<<返回深圳基哥吧
>0< 加载中...

Intel核显进化史:何时吊打APU?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曾经很早的时候,集成显卡给人的印象只是能提供图像输出,玩游戏什么的就别想了,然后过了些年,NVIDIA和AMD相继推出了高性能集显芯片组,也就是C61与690G这类经典产品,让大家见识到集显也是能玩大型游戏的,也就是这些高性能集显成就了当时AMD在低端平台的高性价比,随后这些iGP就被直接整合到CPU里面了,现在整合显卡的主板已经很稀有了。

第二代到第五代酷睿处理器内部核显大小变化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AMD在收购ATI后,首先提出了CPU与GPU融合的概念,然而第一个把实际产品做出来的却是老对手Intel,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第一款整合GPU的CPU,随后Intel的核显每年都会随酷睿系列处理器一同升级一次,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GPU的规模越长越大,以前是买CPU送GPU,现在都快成买GPU送CPU了。

从第一代酷睿处理器Clarkdale到今天的第六代酷睿处理器Skylake,可见整合核显的规模正在不断的增大,性能也是以倍数增加,而CPU每次升级都是以提高能耗比为主,说真的从Sandy Bridge到Skylake CPU的性能提升幅度并不算太突出,GPU性能反而成了每代处理器的性能提升重点,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Intel的核显进化历程。


2025-07-25 23:28: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首款整合GPU的CPU:Clarkdale

虽然说Intel的做法有点狡猾,但是2010年推出的Clarkdale处理器确实首款整合GPU的CPU,这款处理器由32nm制程CPU Die和45nm的GPU Die共同封装在一块PCB上组成,两颗芯片使用QPI总线相连,通俗点来讲Intel把CPU和北桥芯片用胶水粘在了一起。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Clarkdale内核结构图,GPU Die上包含了PCI-E控制器和内存控制器,其实就是一个北桥芯片
Clarkdale系列处理器只有双核的型号,有Core i5-600和Core i3-500两个型号,在LGA 1156时代四核处理器是没有整合GPU的。
当时的Intel把Clarkdale上的GPU统称为“Intel HD Graphics”,这名字一直用到现在。而这个GPU其实就是G45上的X4500 HD的升级版,EU增加了两个达到了12个,核心频率最高可以到900MHz,支持Hierarchical Z(层次Z缓存算法)与Fast Z Clear(快速Z清除)技术,支持DX10、SM4.0,支持OpenGL 2.1,移动版处理器的GPU可以通过Turbo Boost动态调整频率,而桌面版不行。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Sandy Bridge核心图
正在把CPU和GPU做到同一块芯片上的是在2011年上推出的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CPU、GPU、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全部整合到一个核心里面,它的最大改进在于三级缓存改用了环形总线设计,并且其核心、GFX以及显示/媒体控制器可共享L3高速缓存。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Sandy Bridge的GPU主要包含了指令流处理器、媒体处理器、多格式媒体解码器、执行单元、统一执行单元阵列、媒体取样器、纹理采样器以及指令缓冲等等,架构与上一代相比有了较大修改。
Sandy Bridge按照型号划分了标准版以及“K”系倍频解锁版本,标准版本GFX命名为HD Graphics 2000,而唯独K系列所拥有的GFX为等级更高的HD Graphics 3000,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拥有6个EU,而后者则达到了12个,全面支持Turbo Boost动态调整频率,最高频率可达1350MHz,支持DX10.1、SM4.1,支持OpenGL 3.0,性能上HD Graphics 3000比上一代有了翻倍的增长。
此外这一代核显还增加了Quick Sync转码加速技术,利用内置的编码器可以支持MPEG2、VC1和H.264视频各种的硬件编码,Sandy Bridge所整合的图形核心已实现了视频解码和编码两部分的硬件加速功能,可为用户在视频转码时节省更多的时间。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迎来DX11时代:Ivy Bridge

Ivy Bridge架构图
在Ivy Bridge上Intel针对核显的改进还是两个方向,首先是进一步提高GPU的性能,并且让其支持DX11,第二点则是继续提高核显的功能,多屏输出、高分辨率支持等。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锐炬”登场:Haswell

Haswell架构图
Haswell采用的是Gen7.5核显,这一代开始Intel的核显开始了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Haswell的显示核心采用两级EU团簇结构设计,上级的叫Slice,下级的叫Subslice,每个Subslice拥有10个EU,2组Subslice单元组成了1组Slice单元,这一代在GT1和GT2两个级别之上又诞生了GT3核心,从此Intel就走上了暴力堆砌核显规格的道路。


2025-07-25 23:22: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强桌面核显:Broadwell

Broadwell-H内部结构
Broadwell主要都是面向移动市场,在桌面零售市场上其实就只有两个CPU,Core i7-5775C和Core i5-5675C,配备Intel目前最强的Iris Pro 6200核显,拥有128MB的eDRAM缓存,另外倍频无锁,可进行超频。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Broadwell上的Gen8 GPU架构示意图
Broadwell上使用的是Gen8图形核心,Intel重新设计了Subslice单元,每组的EU单元从之前的10个下降到了8个,在同样的采样器及调度器下这意味着每个EU单元的效率提升了,而弥补EU数量可以通过提升Subslice单元 总数来完成,所以Broadwell的1组Slice单元有3组Subslice单元,EU单元总数是24个,Broadwell的GT1、GT2、GT3核显分别拥有12个、24个和48个EU单元。
桌面零售版那两个配备的Iris Pro 6200属于带eDRAM的GT3e核心,得益于核心规模的大幅提升,Core i7-5775C的核显性能较上一代Core i7-4790K提升了将近80%,而已由于现在的Skylake桌面版只有GT2核心,所以Broadwell架构的这两款处理器成为目前拥有最强核显的桌面级处理器,然而这两个处理器在国内根本没有正式上市,要买的话比较难找。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越堆越大的GPU:Skylake

Skylake处理器核心
Skylake使用的Gen9代GPU其实与Gen8有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每组Subslice单元依旧是24个EU,但是最多可以扩展到3组Slice单元,也就是说最多会配备72个EU单元,因此Skylake也多出GT4这个级别的核显。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Skylake处理器上启用全新的核显命名
然而GT3/GT3e/GT4e这样的高性能核显只使用在移动版处理器上,桌面版的Skylake处理器基本上都是使用只有24EU的GT2,虽然较桌面版Haswell来说性能还是有所提升,但是幅度只有20%。另外还有两个“P”后续的处理器用的是GT1核显。


  • 深圳基哥2号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Gen1到Gen9,Intel的图形核心性能有上百倍的提升
Intel这些年来在核显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性能提升幅度相当的大,入门级显卡基本上都被核显赶尽杀绝了, 而反观CPU,性能提升幅度就没那么明显了,降低功耗反而成了重点,低功耗的处理器造就了现在超级本和各种Windows平板的盛行,而这些年来移动设备都上高分辨率屏幕,这对核显又有了性能上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影响了Intel近年来的处理器改进方向,未来Intel CPU也是以提升核显性能并降低整体功耗为主。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2回复贴,共1页
<<返回深圳基哥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