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是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一所乡镇小学的教师。她还记得,3月3日,下午5点下班后,她就回县城的家去吃饭了,没想到晚上7点被到校督查的暗访组认定为脱岗。
前几天,在《关于西林县教育系统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暗访督查情况的通报》中,李红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个人违纪现象的名单中。
今年3月初,西林县的每个教师都签了一份师德师风承诺书。其中第一条要求教师“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前必须留在学校”,这并不是指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时间要留在学校,而是从周一上班至周五下班的全部时间都要留在学校。
“我家虽然在县城,但距离学校才几公里,何况学生也不上晚自习,为什么下班时间也不让回家?”李红感到不理解。
这条新规实行后,李红的家庭生活就被打乱了,不但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得不到她的照顾,而且连家务都做不了。
在接受采访时,西林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黄有志说:“我们确实出台了这样的规定不让农村教师‘走教’,是为了把之前懒散的风气整治好。”
现在西林县有一些教师虽然在农村工作,但家却安在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县城。此次通报提到的几所乡镇学校离县城有10多公里,学生早上7:30开始进教室,老师如果从县城赶过去的话,起码要提前1个半小时出发,这样来回奔波老师还有多少精力应付教学?
黄有志表示,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平时对教学纪律敬畏心不强。比如,本来星期五他还有课,可为了提前回县城的家就私下跟别的老师换课。还有的老师因为家离得远,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教学质量下滑,导致有的学生家长都跑到教育局来告状了。
此外,工作日把教师留在学校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把更多时间花在教学研究、备课上。目前西林县正在大力推广“5+1”有效合作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教育部门希望能借此提升教学质量。
西林县教育局纪检监察室主任拿来两份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一份是2015年9月16日下发的《百色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方案》,另一份是201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坚决纠正基层领导干部“走读”问题的通知》,其中均提到要查处整治干部“来去匆匆”的“走读”问题。
“我们根据这个,对教师的‘走教’行为进行规范。”该主任表示,上级下发的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走教,但两种行为的性质是一样的。
前几天,在《关于西林县教育系统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暗访督查情况的通报》中,李红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个人违纪现象的名单中。
今年3月初,西林县的每个教师都签了一份师德师风承诺书。其中第一条要求教师“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前必须留在学校”,这并不是指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时间要留在学校,而是从周一上班至周五下班的全部时间都要留在学校。
“我家虽然在县城,但距离学校才几公里,何况学生也不上晚自习,为什么下班时间也不让回家?”李红感到不理解。
这条新规实行后,李红的家庭生活就被打乱了,不但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得不到她的照顾,而且连家务都做不了。
在接受采访时,西林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黄有志说:“我们确实出台了这样的规定不让农村教师‘走教’,是为了把之前懒散的风气整治好。”
现在西林县有一些教师虽然在农村工作,但家却安在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县城。此次通报提到的几所乡镇学校离县城有10多公里,学生早上7:30开始进教室,老师如果从县城赶过去的话,起码要提前1个半小时出发,这样来回奔波老师还有多少精力应付教学?
黄有志表示,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平时对教学纪律敬畏心不强。比如,本来星期五他还有课,可为了提前回县城的家就私下跟别的老师换课。还有的老师因为家离得远,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教学质量下滑,导致有的学生家长都跑到教育局来告状了。
此外,工作日把教师留在学校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把更多时间花在教学研究、备课上。目前西林县正在大力推广“5+1”有效合作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教育部门希望能借此提升教学质量。
西林县教育局纪检监察室主任拿来两份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一份是2015年9月16日下发的《百色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方案》,另一份是201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坚决纠正基层领导干部“走读”问题的通知》,其中均提到要查处整治干部“来去匆匆”的“走读”问题。
“我们根据这个,对教师的‘走教’行为进行规范。”该主任表示,上级下发的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走教,但两种行为的性质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