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36贴子:657,857

兴城祖氏石牌坊及祖大寿安葬处(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兴城祖氏石牌坊(转自新浪博客)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6-03-30 10:24回复
    祖大寿、祖大乐石牌坊(见下图)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6-03-30 10:26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6-03-30 10:27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6-03-30 10:27
        回复
          在兴城古城南大街矗立着两座雄伟壮观的石牌坊,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表彰镇守辽西大将祖大寿、祖大乐兄弟卫明抗清的功劳,建立的旌功牌坊。两座石坊相距84米,均为岩石料雕琢而成,造型都是仿木结构牌坊,四柱三间五楼式,单檐庑殿顶,结构严谨,气势磅礴。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6-03-30 10:28
          回复
            祖大寿石坊,处于南面,俗称“头道牌楼”。建于崇祯四年(1631年),系用灰白花岗岩筑造,高约11米,宽15米。正楼下横额三重,上层南面刻有“忠贞胆智”四个大字,大意是称赞祖大寿忠心耿耿,智勇兼备;北面有“廓清之烈”四个大字,大意是称赞祖大寿为明朝镇守边疆、保境安民立下了显赫战功;中层南北两面刻字相同“四世元戎少傅”,四世元戎是指祖家四世为将,即祖镇、祖仁、祖承训及祖大寿四代。少傅,古时候官名,明清时为大官司的加衔,无实职。下层在大小额枋之间写有小字:诰赠曾祖荣禄大夫提督辽东左都督少傅祖镇;祖父荣禄大夫提督辽东左都督少傅祖仁;父荣禄大夫提督辽东左都督少傅原任辽阳协守副总兵左军都督佥事祖承训;钦差敬礼辽东挂征辽前锋将军印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少傅祖大寿。荣禄大夫,是明清时封赐的爵位,无实职,说明祖氏四代都担任主将少傅的官司职。其石坊题字均为明末大学士孙承宗所题。石坊上还刻有浮雕双龙、骑马出征图、侍从图和各种海兽、莲波花纹等,整个石坊结构、造型、雕刻,显得十分精美,雄浑厚重。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6-03-30 10:29
            回复
              两座石坊中柱下端南北两面均有抱柱大石狮。而祖大乐石坊的边柱下端南北两面的夹柱石上端各雕小石狮子一个,造型生动逼真,弓背昂首,双微作互相欲视态。然而那四尊小石狮子有二个为后配之物,原有的二个小石狮在2004年初竟被人盗走,即使是这样当地人仍把这些石狮子看成遇难呈祥、逢凶化吉的象征。几百年来,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全城的男女老幼聚拥到石狮旁,以求摸到石狮的哪一部位,自己身体中那一部分的疾病就会痊愈。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6-03-30 10:32
              收起回复
                祖氏石牌坊宏伟壮观,雕刻工艺精美、手法细腻逼真。虽已经受370余年的风雨剥蚀,但仍保存完整,这不仅对于研究明清以来劳动人民创造的石刻艺术和研究明清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更成为兴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犹如一首凝固的音乐,其优美的旋律时刻回荡在古城上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6-03-30 10:32
                回复
                  遗骨被子孙迁移到加拿大了


                  IP属地:广东10楼2016-03-30 10:36
                  收起回复
                    祖大寿比明末那些不干活,只害人的庞大集团强的太多


                    IP属地:广东11楼2016-03-30 10:37
                    回复
                      雷:对于祖大寿的墓葬到底在哪里,外界一直有着不同的声音,作为久居兴城的祖氏后人,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祖:我可以负责任并肯定地说,祖大寿的墓葬在宁远(今兴城)西河右岸的“镇国将军祖公茔”。我打小记事就知道这事。兴城的一些健在的高龄老人,如赵序初老先生等都能见证祖大寿的陵墓。
                      雷:你有哪些能让世人信服的事实依据呢?
                      祖:当然有啦,我认为主要有五条依据:其一是据清康熙刻本《祖氏家谱》记载:祖大寿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四月十五日申时,寿七十有八,葬于宁远西河右岸新茔,即“镇国将军祖公茔”。其二是清顺治十三年,祖大寿于北京西城区祖家街“祖府”病故后,诰赠祖大寿为镇国将军。并遵顺治帝旨意,遣永平府知府罗廷玙为钦差,千里护送祖大寿灵柩回归故里。于宁远西河右岸建“镇国将军祖公茔”,并按一品大臣例隆重祭祀安葬。三年后,于顺治十六年(1659)三月吉日立81字龟趺碑。三是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户部尚书兼国史馆总裁张玉书在为《祖氏家谱》所作的序中说:“而宁远祖氏尤为诸望族之冠。曩余扈从,至陪京过明东协副总戎祖公墓道,驻马肃入,抚碑拂藓,则其子大将军兄弟之名在焉。”自述在祖大寿故去42年后,曾前往宁远“镇国将军祖公茔”墓地,“抚碑拂藓”,祭祀祖大寿陵墓。其四,“镇国将军祖公茔”占地约30亩,座北朝南,采用倒葬法。此茔地以祖大寿父亲、东协副总戎祖承训为祖坟(虚坟)。而实际,祖承训墓葬在外护城河岸“都督府祖公之先茔”。《祖氏家谱》记载:“祖承训、祖承教兄弟二人又于祖茔,立春秋二祭法,以睦宗族,各房遵之,遂为定例。”其五是“镇国将军祖公茔”地的首排坟为祖承训的虚祖坟,第二横排是“大”字辈坟墓。祖承训坟墓的左下方是祖大寿的墓葬,其下方是祖大弼的墓葬,其右下方是祖大成的墓葬。按家谱辈分的排序,茔地内安葬着承、大、泽、建、应、尚、学、裔、祯、章、云等先祖的墓葬。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6-03-30 10:46
                      回复
                        雷: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等媒体曾经爆料,祖大寿的墓葬飘扬过海,放置在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里。还说是英国商人克罗夫茨于1919年从京郊运往加拿大的。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祖:我们已经知道,这不可能是祖大寿的墓葬。从我们《祖氏家谱》记载来看,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溥葬于京郊右安门外草桥;祖大寿的继子祖泽润葬于京郊清河永泰庄;祖大定的长子祖泽洪葬于京郊东直门外霸河;祖大定的三子祖泽远葬于京郊左安门外。由此可以推测:英国商人克罗夫茨当年从北京郊外运往加拿大的墓葬可能是祖大寿哪位子侄的墓葬。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6-03-30 10:46
                        收起回复
                          雷:听说兴城两处祖氏先茔都曾遭受厄运,这是怎么回事?
                          祖:确有其事。那是1962年春,当时的兴城镇南关大队为了平坟造地,将位于城西护城河岸50米处的西园子“都督府祖公之先莹”进行平毁。只有祖承教三子祖大勇一支后裔的坟墓,由其后人将各自的近祖坟墓迁往“镇国将军祖公茔”,其余均被平毁。在挖开祖承训、祖承教两座坟墓时,很多人看见这两座坟墓均为石板起劵式的双层墓葬,即由石板组成墓室。石板厚约0.2米。墓室长约2.5米,宽约2.5米,高约1.5米。拆墓时,围观众人看见墓室的四壁有油彩绘画。每座墓室内有二副棺椁,棺内除有遗骨外,还有金银等随葬物品。茔地平毁后,成为兴城镇南关大队十一生产队园田, 1983年又成为居民区。该茔地虽是葬有祖承训、祖承教兄弟,但祖承训的后人祖大寿等并未葬于此,而是葬在 “镇国将军祖公茔”。
                          平毁祖大寿坟墓发生在1974年春。当时,兴城镇农机站出动一台推土机,将祖大寿墓——“镇国将军祖公茔”推为平地。那天,围观的群众很多,其中包括我们祖氏家族人在内。参与平坟的是西一大队的社员,他们用重锤将石制祭器砸坏,化整为小块,再用拖拉机、马车将其碎块运往西河。在我的记忆中,刻有81字的龟趺碑高大而厚重,很难砸碎,似乎损坏的程度不大,被扔在西河铁路桥附近的河岸边。
                          当推开祖大寿的墓葬时,在场群众看见其墓葬除棺椁内的遗骨外,还有墓志铭、铜制牙牌及其它一些物品。这些珍贵遗物被人们拿走后至今下落不明。算起来,“镇国将军祖公茔”自建成至平毁,历时320年。如果保留到现在,那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古迹了。一想起祖坟被平,我们就感到痛心和愧疚。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6-03-30 10:48
                          回复
                            雷:有报道说,“祖氏先莹”里的石坊横额和碑刻后来在兴城西关一带被发现。现在,这些文物在什么地方?
                            祖:那是1985年11月,人们发现了“祖氏先莹”墓地前面石坊上的横额。这块横额长约2.2米,宽0.51米,厚0.15米,上面刻着“都督府祖公之先茔”八个大字。其中“茔”字已经残损。去年10月,又在兴城西河大坝底下,发现几块灰白色的巨型残损碑石,经专家考证,此残碑为祖大寿的墓碑。这两件失而复得的先祖墓碑,都收藏在兴城文庙内。(转载)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6-03-30 10:52
                            回复
                              不错的科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3-30 13: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