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于1932年的哈尔滨而言,那年的八月并不算明丽甘爽,不见了夏日煦柔的风,取而代之的是摧枯拉朽般的劲厉呼号,远处尼古拉大教堂的钟声低哑无力,像是垂暮老人临死前最深重的叹息,浓云积聚在城市上方,雨下得猛烈,好似松花江水翻腾而下。
城市已不复从前的热烈活跃,浑浊的河水猛兽般蛰伏于大街小巷,竟可通船,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歇了业,只余了一家半开着门,是家饭馆,名曰两角钱,不上档次,然店主为人纯厚,风雨晦暗的天气里还坚持营业,借以接济逃难受阻的过路人,他在柜台后头打算盘,忽的眼前一暗,觉得是又有客人来了,头也不抬招呼道,“客官您来点啥,今天老天爷撒泼小店也没弄吃的,要不来点疙瘩汤暖肚子?”
半晌来人才徐徐回应,调子沙哑没力气,尾音轻的像踩在棉花上,“行,来小碗的。”
老板瞳孔微微一缩,面上却笑意不减,还是热忱的,他停了手中打算盘的动作,伸出手同眼前人交握,看上去只是段取钱和递钱的过程,带有温度的皱巴巴的三角钱到了老板手里,却还有一张字条,纸被手心的汗濡湿,他紧紧攥住,“得嘞客官您请坐,咱先歇息歇息一会儿就好!”
他转身就往后院跑,跑得急了些步子调换不过来,一个趔趄扑在地上,外面店里坐着特务,也不敢大喊,扒拉扒拉草灰站起来,压低了声叫人,“小蓓你快出来,外面来了位客人,可是你一直叨咕的那位呀?”
孟小蓓板板正正的坐在窗前,豆大的雨珠哗啦啦的往地上洒,像要把人整个裹住,粘腻腻凉丝丝的,特别闷人,此刻她在记日记,坐姿标准正规,钢笔在手中胡乱转——连着几天下暴雨,松花江水淹了半座城,她父亲禁她出门,因此除了读书练字外有趣的事再无他有,她写了好几日的洪水,今天终于写烦了,就随手默几句诗,默了整一首李白的春歌,未及写下夏歌的题目,就听见外面表哥压着声喊她出来,她自是求之不得,合上笔帽就跑出去,“哥怎么了?”
表哥咳嗽起来,跑得急又想说话,声音像被撕裂了,“你出去看看,那一位是不是......姓李的.....哎小蓓你小心外面那几个人!”
在表哥眼里,孟小蓓是一阵风一般旋出去的,而在她自己看来,似乎这段狭小的石子路被拉扯得无限延长,她急着走到头。
终于她看见浓云散漫的尽头,洪水无声的涨起来,悄悄漫进这间狭窄的店铺,而青年人坐在桌前归然不动,他穿着青灰色的中山装,捧了一杯热茶暖手,脊背挺得直,同四年前离开时并无多大变化,只是眉眼更为沉稳,容纳山河。
好像又回到了十六岁那年的春天,春树暮云的好时节,松花江水波澹澹,她目送青年人登上那条载满离乡求学人的白船,自己空荡荡的心被江风吹起,又随暗浑的天色一点点沉入水底。
昔别春风起,今还夏云浮。
青年也看见了她,那双注视着她的眸子很静,甚至过于静,眼里没有什么纷扬的思绪,只是很亮,儿时她可以盯着这双眼睛看上一整天,如今她却怯于此——有亮度的眼神像是鞘中寒剑,过于刺眼。
他站起来,凳子在水泥地面划出沉闷的声响,他一步步朝她走来,她看见他的影子在脚步声里轻轻摇曳。
那双干燥的手覆在孟小蓓头顶,带来似玉般冰凉的温度,四年里他拔节似的蹿高,下颌轮廓亦更加清晰分明,声音却还是清泉泠泠,与她的记忆相叠重合。
他压低了脸,轻轻捋了捋她濡湿的发旋,低笑两声,“长高了,小贝壳。”
于1932年的哈尔滨而言,那年的八月并不算明丽甘爽,不见了夏日煦柔的风,取而代之的是摧枯拉朽般的劲厉呼号,远处尼古拉大教堂的钟声低哑无力,像是垂暮老人临死前最深重的叹息,浓云积聚在城市上方,雨下得猛烈,好似松花江水翻腾而下。
城市已不复从前的热烈活跃,浑浊的河水猛兽般蛰伏于大街小巷,竟可通船,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歇了业,只余了一家半开着门,是家饭馆,名曰两角钱,不上档次,然店主为人纯厚,风雨晦暗的天气里还坚持营业,借以接济逃难受阻的过路人,他在柜台后头打算盘,忽的眼前一暗,觉得是又有客人来了,头也不抬招呼道,“客官您来点啥,今天老天爷撒泼小店也没弄吃的,要不来点疙瘩汤暖肚子?”
半晌来人才徐徐回应,调子沙哑没力气,尾音轻的像踩在棉花上,“行,来小碗的。”
老板瞳孔微微一缩,面上却笑意不减,还是热忱的,他停了手中打算盘的动作,伸出手同眼前人交握,看上去只是段取钱和递钱的过程,带有温度的皱巴巴的三角钱到了老板手里,却还有一张字条,纸被手心的汗濡湿,他紧紧攥住,“得嘞客官您请坐,咱先歇息歇息一会儿就好!”
他转身就往后院跑,跑得急了些步子调换不过来,一个趔趄扑在地上,外面店里坐着特务,也不敢大喊,扒拉扒拉草灰站起来,压低了声叫人,“小蓓你快出来,外面来了位客人,可是你一直叨咕的那位呀?”
孟小蓓板板正正的坐在窗前,豆大的雨珠哗啦啦的往地上洒,像要把人整个裹住,粘腻腻凉丝丝的,特别闷人,此刻她在记日记,坐姿标准正规,钢笔在手中胡乱转——连着几天下暴雨,松花江水淹了半座城,她父亲禁她出门,因此除了读书练字外有趣的事再无他有,她写了好几日的洪水,今天终于写烦了,就随手默几句诗,默了整一首李白的春歌,未及写下夏歌的题目,就听见外面表哥压着声喊她出来,她自是求之不得,合上笔帽就跑出去,“哥怎么了?”
表哥咳嗽起来,跑得急又想说话,声音像被撕裂了,“你出去看看,那一位是不是......姓李的.....哎小蓓你小心外面那几个人!”
在表哥眼里,孟小蓓是一阵风一般旋出去的,而在她自己看来,似乎这段狭小的石子路被拉扯得无限延长,她急着走到头。
终于她看见浓云散漫的尽头,洪水无声的涨起来,悄悄漫进这间狭窄的店铺,而青年人坐在桌前归然不动,他穿着青灰色的中山装,捧了一杯热茶暖手,脊背挺得直,同四年前离开时并无多大变化,只是眉眼更为沉稳,容纳山河。
好像又回到了十六岁那年的春天,春树暮云的好时节,松花江水波澹澹,她目送青年人登上那条载满离乡求学人的白船,自己空荡荡的心被江风吹起,又随暗浑的天色一点点沉入水底。
昔别春风起,今还夏云浮。
青年也看见了她,那双注视着她的眸子很静,甚至过于静,眼里没有什么纷扬的思绪,只是很亮,儿时她可以盯着这双眼睛看上一整天,如今她却怯于此——有亮度的眼神像是鞘中寒剑,过于刺眼。
他站起来,凳子在水泥地面划出沉闷的声响,他一步步朝她走来,她看见他的影子在脚步声里轻轻摇曳。
那双干燥的手覆在孟小蓓头顶,带来似玉般冰凉的温度,四年里他拔节似的蹿高,下颌轮廓亦更加清晰分明,声音却还是清泉泠泠,与她的记忆相叠重合。
他压低了脸,轻轻捋了捋她濡湿的发旋,低笑两声,“长高了,小贝壳。”